中國民主同盟合肥市委員會

1980年6月,召開第三次盟員大會,選舉產生由15名委員、5名候補委員組成的第三屆民盟合肥市委員會,王鑄之當選為主委,徐雲青、馮紀雲當選為副主委。 1992年元月,民盟合肥市第六次盟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由23名委員、5名候補委員組成的第五屆民盟合肥市委員會。 2006年12月,民盟合肥市第九次盟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由33名委員組成的第九屆民盟合肥市委員會,張雪平當選為主委,周吉人、李廣海、唐小平當選為副主委,13人當選為常委。

民盟在合肥地區的活動始於1946年(民國35年)。1946年8月,受民盟總部的委派,李湘若以“安徽盟務聯絡員”的身份來到合肥,先後發展了郭崇毅、童車五、吳伯敏、劉乾、周介如、於介藩、鄭震、彭拜、龔兆慶、龔衡軍、項有群、劉芳松、董光升、竇白萍、張百川、倪學淵、殷乘興、楊亞威、哈庸凡、周蕪等人入盟,並在合肥城中周介如家建立秘密聯絡站,開展活動。1948年冬,合肥盟組織利用地方勢力舉薦盟員龔兆慶出任合肥縣縣長,盟員殷乘興任縣政府主任秘書,盟員哈庸凡任秘書,盟員董光升任民政科長,盟員項有群任特務連連長,合肥地方政權實際上被民盟掌握。在解放軍皖西軍區三分區的指導下,民盟營救被關押的中共黨員十餘人,先後護送一二百名進步青年到解放區。1949年1月,國民黨軍隊南撤時,合肥民盟挫敗了國民黨軍隊在合肥地區補充軍糧和兵員的企圖,保護了合肥火車站以及六百餘萬斤糧食、可裝備4個連的武器裝備、萬餘件公用家具等大量物資,使解放軍於1月21日不費一槍一彈和平解放合肥。合肥民盟這一歷史性功績已載入史冊,並編入安徽省鄉土教材。
合肥解放後,民盟總部華東執行部於1949年7月批准成立中國民主同盟合肥市分部臨時工作委員會,指派郭崇毅、童車五、李春舫為委員,郭崇毅為主任委員,並指示分部整理合肥盟務。這是民盟在安徽地區成立的第一個市級組織。1951年3月,民盟皖北支部臨時工作委員會在合肥市成立,合肥分部臨工委併入皖北支部。
1959年6月14日,合肥市召開第一次盟員大會,選舉產生了由10名委員、2名候補委員組成的民盟合肥市第一屆委員會。王鑄之任主任委員,梁慧德(女)、徐雲青任副主任委員。民盟第一屆市委會下轄4個支部,10個小組,共有盟員113人。1962年7月,召開第二次盟員大會,選舉產生由12名委員、2名候補委員組成的第二屆委員會。王鑄之任主任委員,梁慧德(女)、徐雲青任副主任委員。
在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民盟合肥市委機關停止工作,人員下放,民盟組織停止活動。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民盟開始恢復活動,合肥市民盟成立臨時領導小組,對盟員進行重新登記,協助中共合肥市委解決盟員的歷史遺留問題和蒙受的冤假錯案,著手重建基層組織。
1980年6月,召開第三次盟員大會,選舉產生由15名委員、5名候補委員組成的第三屆民盟合肥市委員會,王鑄之當選為主委,徐雲青、馮紀雲當選為副主委。是時,合肥市民盟有10個基層綜合支部,130多名盟員。
1984年10月,召開第四次盟員大會,選舉產生由23名委員、5名候補委員組成的第四屆民盟合肥市委員會,王鑄之當選為主委,馮紀雲、徐雲青、郭鑫、許有為當選為副主委,郭鑫兼任秘書長,11人當選為常委,決定梁慧德、王道平為顧問。全市有12個基層支部、7個直屬小組,168名盟員。盟員中有1人任省政協常委,市、區人大代表11人,其中1人為市人大常委,市、區政協委員38人,其中市政協副主席1人,區政協副主席2人。
1988年6月,民盟合肥市第五次盟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由23名委員、5名候補委員組成的第五屆民盟合肥市委員會,王鑄之被推選為名譽主委,馮紀雲當選為主委,徐雲青、郭鑫、許有為、陶鑒如當選為副主委,郭鑫兼任秘書長,9人當選為常委,決定王道平、洪莘農、朱蔚如、嚴時超、馮遠泉、張文瀾為顧問。全市有25個基層組織,330名盟員。盟員中有12人擔任人大代表,其中1人為市人大常委,42人擔任各級政協委員,其中省政協常委1人,市、區政協副主席3人。
1992年元月,民盟合肥市第六次盟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由23名委員、5名候補委員組成的第五屆民盟合肥市委員會。馮紀雲當選為主委,郭鑫、陶鑒如、劉愛友當選為副主委,9人當選為常委,決定徐雲青為顧問。全市有25個基層支部、2個直屬小組,394名盟員。盟員中擔任各級人大代表10人,其中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6人,各級政協委員35人,其中省政協委員4人,1人擔任市政協副主席,2人擔任區政協副主席。
1996年9月,民盟合肥市第七次盟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由26名委員組成的第七屆民盟合肥市委員會,馮紀雲被推選為名譽主委,李少聰當選為主委,陶鑒如、劉愛友、譚福翰當選為副主委,陳族發當選為秘書長,周吉人當選為副秘書長,9人當選為常委,決定徐雲青為顧問。全市有25個基層支部,1個總支部,2個直屬小組,424名盟員。1998年人大、政府、政協換屆,盟員中1人當選省人大代表,4人當選為市人大代表,其中1人當選市人大常委,3人當選區人大代表;1人當選為市政府副市長;2人為省政協委員,26人為市政協委員,其中1人為市政協副主席,1人為市政協副秘書長,7人為市政協常委;9人為區政協委員,其中3人為區政協常委。2000年4月,七屆六次全委會增選張雪平為副主委。
2001年9月,民盟合肥市第八次盟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由26名委員組成的第八屆民盟合肥市委員會,馮紀雲被推選為名譽主委,李少聰當選為主委,張雪平、譚福翰當選為副主委,11人當選為常委,任命周吉人為秘書長。全市有個32個基層支部,1個總支部,484名盟員。2003年人大、政府、政協換屆,盟員中有2人當選為省人大代表,3人當選為市人大代表,其中1人當選市人大常委,1人當選為區人大代表;1人當選為市政府副市長;2人為省政協委員,27人為市政協委員,其中1人為市政協副主席,1人為市政協副秘書長,5人為市政協常委,9人為區政協委員,其中1人為區政協副主席,3人為區政協常委。
2006年12月,民盟合肥市第九次盟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由33名委員組成的第九屆民盟合肥市委員會,張雪平當選為主委,周吉人、李廣海、唐小平當選為副主委,13人當選為常委。全市現有基層組織41個,其中3個總支部,36個支部,2個直屬小組。
合肥民盟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而成長。5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合肥市民盟繼承和發揚盟的光榮傳統,在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推進合肥市的各項改革事業和民主政治進程,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和祖國統一事業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在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逐步完善參政議政工作機制,為把民盟建設成高素質的參政黨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