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宮殿故宮之謎

中國歷史宮殿故宮之謎

故宮的設計師們如何用亭台樓閣烘托天子的威嚴,置身於其中的帝王,又用怎樣的心態面對此間的一草一木,深鎖的宮門內,究竟隱藏了多少秘密?君臣們指點江山的大殿內,又蘊藏著多少殺機?中國古代最引人注目的舞台在故宮,最隱秘無聞的戰場也在故宮。故宮是中國建築藝術的樣本,也是一座皇家藝術寶庫;故宮是中國宮殿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一段段歷史的見證者;故宮是一座充滿權謀與暗算的城堡,也是無數宮廷謎案發生的現場。

基本信息

概述

作者

洪釗

ISBN

10位[7806999337]13位[9787806999332]

出版社

哈爾濱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05

定價

¥29.80元

目錄

紫禁城——六百年帝都之謎
◆故宮建造中的創新
◆宮門:解讀故宮之謎的鑰匙
◆故宮特色設施之謎
國家禮儀的象徵——故宮三大殿之謎
◆“奉天承運”:太和殿緣何如此神聖
……

書摘

◆宮門:解讀故宮之謎的鑰匙
在皇權時代,蔦禁城是四面紅牆圍起來的一座孤城,裡面的人想出去,但是出不去,秘密只能靠一代代人口耳相傳。唯一的信息通道,就是宮門,而體現著皇宮威嚴的,也正是宮門。
了解了故宮的宮門,就相當於拿到了打開故宮之謎的鑰匙。紫禁城有四個城門: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神武門。
午門是正門,位置在紫禁城南面城牆的正中。北面的神武門位置在紫禁城北面城牆的正中。南北兩門在一條直線上,與紫禁城外門端門、皇城正門天安門、京城正門正陽門、南外城正門永定門都是正對著,都位於北京城的南北中軸線上。午門的奇特之處還在於正面開三個門洞,左右建兩樊式城牆,當中即闕的空間是午門外廣場。雙觀城牆上建聯檐通脊廊廡,南北兩端各建崇樓一座,為闕上兩觀,又與午門正樓合為五座,因而俗稱五鳳樓。兩觀的北端東西相向各開一個隨牆的門洞,東觀下的洞口名左掖門,西觀下的洞口為右掖門。進掖門洞口折而北轉出口處,與午門正面三個門洞出口處平行。所以午門的門洞從正面看是三個洞口,從後面出口看是五個門洞。這種作法稱為“明三暗五”。這樣處理是由於有東西兩觀城牆,不能像承天門和端門那樣,在正面開闢五個平行門洞口,而用左右掖門補足。這樣既達到五個洞口,又在使用上符合等級制度上的要求,外觀靈活而不呆板,整個年門城台有加一個U字形。午門門樓高達35米。其建築面積為6583平方米。從古代建築角度看,午門城闕是唐宋以來阜宮正門形式的延續,兩翼合抱。是出自防禦更加嚴密的需要;而從設計上看,是為了突出皇宮的尊嚴。進承天門以後,又經一道端門,夾道兩旁是較低的朝房,到午門前再出現一個豁然開朗的空間。此闕形成三面包圍的封閉性的廣場,顯得城樓格外莊嚴和高大,門禁也更加森嚴。這是作為皇宮的正門要比其他城門顯出更為高貴和尊嚴的氣勢。雄偉的午門城樓和兩觀樓上的廊廡亭閣是一組完整的建築群。四座亭閣式崇樓各有一個鎦金的金頂,因此午門又帶有華貴氣息。它是皇宮乾門萬戶中第一個“高峰”,名義上是正門,實際上並不是專為出入而設,而是兼有朝堂的作用,所以也叫午朝門。午門前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舉行“獻俘”儀式的場所,明清兩代自不例外。從歷史上看封建社會後期,無論是“盛明”,還是清代乾嘉盛世,農民起義及少數民族的反抗,一直是此伏彼起。反動的封建統治階級在鎮壓和殺戮農民(或少數民族)之後,總要把一部。。。。。。<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