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哲理小品選

或借人以醒世,勸勵人們修身養德,助人為樂,向善而去惡,樹立健康、美好的人生觀。 本書選錄的小品短小精練,文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使人於一言一笑之中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既可以作為文學作品欣賞,也可以從中獲得智慧的啟迪,提高自身的哲學思辨能力。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本書從歷代文人筆記、文集及有關史籍中,選輯了哲理性小品文
220餘篇,加以注釋,並譯成流暢的白話文。編者廣搜博引,選文上起
先秦,下至明清,基本上囊括了我國古代哲理小品的精華。這些小品寓
意深刻,富涵哲理。或借人以醒世,勸勵人們修身養德,助人為樂,向善
而去惡,樹立健康、美好的人生觀。或借事以喻人,要求人們尊重客觀
事物的發展規律,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運用辯證的思維方式和
正確的思想方法來分析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或針對貪婪、驕躁、偏
頗、固執、膽怯、目光短淺等某些人性中的弱點和缺陷,予以揭露和辛辣
的諷刺,警告人們避禍而遠害,勿入迷途。哲理小品是我國傳統文化寶
庫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本書選錄的小品短小精練,文字生動活潑,
妙趣橫生,使人於一言一笑之中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既可以作為文
學作品欣賞,也可以從中獲得智慧的啟迪,提高自身的哲學思辨能力。
本書可供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和文史愛好者閱讀。

作品目錄

目錄
理之光(前言)
先秦篇
狗惡酒酸
近朱則赤
楚王好細腰
忌日不出門
言多何益
拔苗助長
好心幹了壞事
臧谷丟羊
醜女效顰
望洋興嘆
淺井之蛙
邯鄲學步
物極必反
騰猿處勢
魯國少儒
學屠龍
圖名失實
違名求實
野雞充鳳凰
無知受騙
名同物異
顧名思義
惡名拒客
巢築在蘆葦上
疑心生鬼
詹何猜牛
唇亡齒寒
到越國賣鞋
毀樹容易栽樹難
教女攢私房
雕刻的道理
三虱爭吵
買櫝還珠
畫鬼最易
郢書燕說
鄭人買履
心急失智
鄒君割帽帶
曾子殺豬
擊鼓戲民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直躬盜名
割肉自食
朝令夕改
竭池求珠
楚軍涉?
刻舟求劍
其父善游
愛聽假話的懲罰
回生之術
扁鵲摔針
流言可畏
畫蛇添足
兩敗俱傷
亡羊補牢
伯樂惜馬
斷爪全身
文侯守約
三人成虎
南轅北轍
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
話說得太早
兩漢魏晉篇
朝天射遠
掩耳盜鐘
以轂為棟
各用所長
陽虎“傷”恩人
愛而害之
從過失中看本質
塞翁失馬 焉知禍福
生木造屋
勞民邀功
慢中有快
與盜談仁
防此失彼
說話要看對象
偃王空談仁義
透過現象看本質
誤食猴肉
以玉為石
皮之不存 毛將焉附
抄襲丟官
用其所長
撤玉像 杜喪志
義不返顧
據理折辱
周處自新
團結共榮
唐代篇
高官未必賢
吉祥在於得賢
富不易妻
捨身護法
貴在奉行
“天下無馬’
重賦毒於蛇
不用手中箭 終成羆口糧
??傳
要錢不要命
認敵為友
縱鼠為患
黔驢技窮
宋金篇
人甚於蛇鼠
豈能武力治天下
忠諫善納
用長護短
仁宗忍餓
橫豎評中丞
諱死而好色
人事天命
智勇雙全 臨危不懼
人才是國寶
犧牲小利 放眼未來
立足長遠
不以親疏定是非
大未必強 小未必弱
重典肅綱紀
省儉防奢
貪杯戀色辱使命
救難非圖報
困獸猶鬥
防微杜漸
患難才知耕種艱難
明代篇
厚古非今
獻馬招禍
八哥盲從
扮虎逞威
僧侶救虎
愛蜂蜜多
許金不酬
鬥牛廢耕
主死狗烹
宋王好非楚
猴公餓死
商陵君養“龍”
貪心不足 自嘗酸果
警惕是非人
舍雞滅鼠
不知冬春 何談百年
強令求秦醫
九頭鳥爭食自殘
虎死撤防
貪慾忘死
貪利必敗
飲漆止渴
小人得志 不可一世
逞強自困
主次分明 不失分寸
吉凶在人為
耕種不當怪種子
跳崖追鹿
輸棋憤咬棋子
怕鬼是非顛
偷酒糟
臨陣解甲
方鈍拒賄
賣狗嫁女
呂蒙正拒收古鏡
從諫則明
貪杯被擒
以癭為美
獻媚殺虎
靠人不如靠己
無新哪有舊
彭祖面長
仙福
輪迴報應
忌諱庭中樹
請僧住院
紅米飯
死後一定好
人人都是要死的
不做守財奴
講真話無罪
攻大奸 容小過
同為朝廷 何必攀援
冷眼看世界
欲蓋彌彰
貨足價降
為民獲罪 義不容辭
務實用 戒空談
功過分明
飲貪泉不貪
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為
貪者上鉤
嫁娶豈能索重禮
清代篇
古人怎么騙我
富不凌弱
孝廉愛財 六親不認
施恩不圖報
逼供生冤屈
田不滿斥髑髏
少年和尚想“老虎”
死了還要做官
樵夫毀山神
尊敬人 人敬己
三狗協力能殺虎
有志竟成
池魚盲跳
病梅館記
上之所好 下之所諛
閒中思過
法不阿貴
貓娘扮靚
智力相當多者勝
殘民自肥
鬥智不鬥力
聾子詭騙
乘時就勢
木炭比銀貴
卻美色
升天非福
喜諛受騙
推卸責任 自食苦果
非分之財不可得
雄絕雌亡
強中還有強中手
見義勇為
遇難相助
拜神求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