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1月,簡稱“國機集團”,2013年7月與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重組,成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世界五百強企業。國機集團是中國機械工業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業務鏈最完善、研發能力最強的大型中央企業集團。擁有近50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10家上市公司,140多家海外服務機構,全球員工總數近10萬人。國機集團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2012年營業收入達2142億元;連續多年位居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百強榜首、國資委中央企業業績考核A級企業 。2017年7月12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國資委2016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256名。

基本信息

業務領域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圍繞裝備製造業、現代製造服務業兩大領域,著力打造機械裝備研發與製造、工程承包、貿易與服務三大主業,服務領域覆蓋了工業、農業、交通、能源、建築、輕工、汽車、船舶、礦山、冶金、航空航天等國民經濟重要產業領域,為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專業化服務。國機集團具有較強的資源集成和運用能力。雄厚的研發實力、廣泛的全球行銷網路、強大的資金實力和項目融資能力,形成了涵蓋設計、研發、製造、工程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完整產業鏈,具備獨特的產業價值和市場競爭優勢。

在機械裝備研發與製造業務領域,國機集團是中國最大的農業機械、林業機械、地質裝備製造企業,以及最重要的工程機械製造企業之一,眾多市場領先的優秀產品遠銷世界各地。同時擁有在重型機械、電站設備、石化通用、工具機工具、汽車工程、機械基礎件、儀器儀表及環保設備等領域強大的研發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向國內外市場提供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裝備和技術。

在國際工程承包業務領域,作為全球知名的國際工程承包商,國機集團連續多年入選(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承包商”前50強、“全球200強工程諮詢設計企業”前100強,在業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在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的工程市場具有重要的市場地位。2012年,國機集團名列(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第24位、“國際工程設計企業200強”第77位。

在貿易與服務業務方面,國機集團是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和國外先進技術和產品引進的重要視窗,是中國最大的汽車貿易和服務商,是中國機械工業最大的進出口貿易企業。

2013年7月18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實施聯合重組,重組後的新集團沿用“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名稱,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不再作為我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

裝備製造與研發

機械裝備研發與製造是國機集團重點發展的主體業務。深厚的行業背景和豐富的行業資源,獨具特色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使國機集團擁有在眾多領域的科研開發和產品競爭優勢,成為中國機械工業最重要的科研開發與裝備製造企業之一,是推動中國機械工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的中堅力量。
國機集團具有雄厚的科研開發實力,旗下28家國家骨幹研究院所,擁有眾多領域的一流研發機構和科技人才,累計獲得國家級獎項5400餘項,獲得國家專利3800多項,承擔國家或行業標準編制上千項。科研成果已廣泛套用於國民經濟建設的眾多領域。

工程承包

作為全球極富競爭力的國際工程承包商,國機集團多年入選(ENR)“全球225家最大國際承包商”前50強、“全球200強工程諮詢設計企業”前100強,在國內企業中更是名列前茅。廣泛的市場網路,成熟而專業的大型工程管理經驗,雄厚的工程設計能力,強大的融資能力,以及在品質、安全、環保等方面的不懈努力,使國機集團成為海內外眾多工程領域和系統集成項目的合作夥伴。

國內外貿易

國機集團是我國機械工業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及設備,並把我國優質的機電產品推向國際市場的重要視窗。作為國機集團的傳統主業,國機集團擁有完善的行銷體系、廣闊的市場範圍、通暢的貿易渠道,已基本形成了以機電設備為主導的貿易產品多元化、貿易方式多樣化和貿易市場全球化的格局。貿易與服務業務具有相當規模,在中國進出口500強企業排名中始終名列前茅。

管理團隊

張曉侖:黨委書記、董事長

宋欣:黨委副書記

曾祥東: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鄔小蕙:黨委常委、副總經理總會計師

高建設: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白紹桐: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丁宏祥: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雷光華: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組織機構

董事會辦公室、綜合管理部、戰略規劃部(企業文化部)、人力資源部(黨委幹部部)、資產財務部、改革發展部、投資管理部、審計稽查部、法律事務部、黨群工作部(工會辦公室)、紀律檢查辦公室(監察室)、經營發展部(安全生產部)、科技發展部(軍工管理辦公室)。

組織架構 組織架構

旗下公司包括裝備製造企業、工貿企業、科研院所、汽車企業、財務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

成員企業

裝備企業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福馬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地質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機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工貿企業

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海洋航空集團公司、江蘇蘇美達集團公司、中國機械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具機總公司、中國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中國通用機械工程有限公司、中國自動化控制系統總公司、中國成套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浦發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磨料磨具進出口公司。

科研院所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起重運輸機械設計研究院、中國聯合工程公司、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長春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瀋陽儀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通用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洛陽軸承研究所有限公司、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電氣傳動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濟南鑄造鍛壓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重慶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蘇州電加工工具機研究所有限公司、桂林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車企業

國機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業進出口總公司、中國汽車工業國際合作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業工程公司。

其他企業

國機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國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資質榮譽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256名。

2013年“世界500強”第326位。

2011年“中國建築500強”第9位。

2011年“世界500強”第435位。

2010年“中國建築500強”第四位。

2009年中國企業500強第59位。

2009年“ENR國際工程承包商225強”第28位。

2009年“ENR 國際工程設計企業200強”第77位。

“2008年全國進出口額最大的500家企業”第22位。

“2008年全國出口額最大的200家企業”第12位。

2008年中國機械工業500強第1位。

2008年中國企業500強第67位。

2008年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第28位。

2008年“全球225家最大國際工程承包商”第48位。

2008年“全球200強工程設計公司”第87位。

2008年中國進出口500強第21位。

2008年中國出口200強第11位。

2008年中華慈善獎。

2018年12月,新一批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兩類公司)11家試點企業名單公布,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其中 。

上市公司

(SH600710)蘇美達股份

(SH600335)國機汽車

(SZ002051)中工國際

(HK00038) 第一拖拉機

(SH601038) 一拖股份

(SH600444)國機通用

(HK01829)中國機械工程

(SH600099)林海股份

(SZ002046)軸研科技

(SH601798)藍科高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