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動力航母

中國核動力航母

中國官方確認核動力船舶相關技術項目已經正式立項。核動力裝置為船舶提供了幾乎無限制的航行能力,成為航母、戰略飛彈潛艇等大型戰艦的理想動力源。分析稱,核動力船舶將使中國海軍具備真正的戰略核威懾和核打擊能力。

基本信息

官方證實

里根號核動力航母里根號核動力航母
核動力航空母艦,簡稱核航母,是以核反應堆為動力裝置的航空母艦。它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依靠核動力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靠當地機場情況下對別國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當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海軍發展核動力航空母艦。除美國外,只有法國擁有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
中國核動力船舶研製已獲官方證實。20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網站發布訊息稱,國家科技部“核動力船舶關鍵技術及安全研究”863項目和“小型核反應堆發電技術及其示範套用”科技支撐項目已正式立項。業內人士猜測,這意味著中國很可能正著手研究核動力航母或類似的大型船隻,核動力航母概念股受到市場追捧。
中國官方確認核動力船舶相關技術項目已經正式立項。核動力裝置為船舶提供了幾乎無限制的航行能力,成為航母、戰略飛彈潛艇等大型戰艦的理想動力源。有分析稱,核動力船舶將令中國海軍具備真正的戰略核威懾和核打擊能力。

比較

分析人士曾指出,中國在航母戰略上先發展常規動力航母,在技術成熟後向核動力方向發展。即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交付海軍入列、服役後,中國將著手建造核動力航母。事實上,核動力船舶技術與核動力航母密不可分。

據介紹,核動力航母比常規航母擁有航程上的優越性,一般核動力航母三十年內不用更換核燃料。加之核動力航母在動力設計上不需要占用太大空間,節省了大量甲板空間,可以停放更多艦載機,相比普通航母有巨大優勢。

合作建造

軍工行業分析人士建議,船體建造方面關注中船股份中國船舶、中原特鋼、撫順特鋼、中國重工等;動力方面有自儀股份、中國一重、科新機電等;彈射系統涉及中航精機;艦載直升機方面有哈飛股份等。

發展方向

外界一直對中國國產航母的建設高度關注,中國國防部也多次表示,中國不可能只擁有一艘航母。由於遼寧艦是從舊航母改裝而成,李傑表示,中國改裝航母,既有創新,也有對過去理念和設計的延續,在仿製和修復等過程中,逐漸掌握航母建造與運用的規律特點,充分借鑑他國理念和工藝,然後構建中國自己未來的航母,將各個方面的優勢都集中到下一代新型航母上。
具體而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核動力應該是中國未來航母的重要發展方向;同時,航母噸位也將會朝著比較大的方向發展。

國產航母建造

航母規模

中國適合發展中型以上的航母。將來需要維護海上權益,不僅在近海海域,中遠海海域也是需要的。按照現實需求,首艘國產航母應與遼寧艦體態差不多,噸位可能略大一些。遼寧艦標準排水量5.5萬噸,滿載排水量6.75萬噸,新的航母有望被劃入7萬噸到9萬噸這個行列。

航母配置

國產航母與遼寧艦結構相似就意味著也會採用滑躍起飛的方式,安裝彈射器的可能性不大。動力方面,全世界範圍內只有美國和法國的航母採用核動力。中國在第三艘上採用彈射起飛的可能性比較大。軍事專家杜文龍也指出,考慮到是第一艘國產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比核動力更保險,建造起來也更容易。

發展規劃

未來中國擁有三艘航母是形成初級基礎作戰能力的保障。一艘作戰、一艘訓練、一艘在維護,這樣一旦有事,能夠保證最少有一艘航母能夠在應該出現的地區出現。中國至少要形成有兩個航母為組群的航母戰鬥群,這樣才可以應對一些中度規模以上的作戰行動。此外,中國已經擁有青島和三亞兩個可使用的航母基地,可滿足航母停泊需求。
對於中國的第三艘航母的發展方向,噸位會大一些,有助裝置彈射器,可能甲板距離要長;如果說動力要改進,動力裝置設定空間要大;此外,艦載機數量要多一些。因此,吃水可能會深一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