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典庫漢曹全碑

內容介紹

《漢曹全碑》講述了:曹全碑,全稱“漢合陽令曹全碑氣”,中國束漢時期重要的碑刻,立於東漢中平二年《一八五年》。碑高約一點七米,寬約零點八六米,長方形,無額,石質堅細。碑身兩面均刻有隸書銘文。碑陽二十行,滿行四十五字;碑陰分五列,每列行數字數均不等。明萬曆初年,該碑在陝西合陽縣舊城出土。在明代末年,相傳碑石斷裂,人們通常所見到的多是斷裂後的拓本。一九五六年移入陝西省西安博物館碑林保存。
曹全碑系晉王敞等紀念曹全功績而立,是漢代隸書的重要代表作品。文字清晰,結構舒展,字型秀美飛動,書法工整精細,秀麗而有骨力,風格秀逸多姿,充分展顯了漢隸的成熟與風格。它以風格秀逸多姿和結體勻整著稱於世,因此歷來為書家所重。清萬經評此碑曰:“秀美生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其結構特點主要表現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橫勢,間有長、方結體,橫向開張流暢,縱向含蓄穩健,從而使結構顯得雍容大度、飄逸多姿。《曹全碑》結體之舒展、用筆之放縱、意態之醇美,體現了書家於動盪中求穩定,於自由中見奔放的藝術匠心和創作自信,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氣。此碑碑石精細,碑身完整,實為漠碑、漢隸之精品,也是目前我國漢代石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型比較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