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旱災史

中國自古經常飽受天災、旱災、水災、瘟疫襲擾。鄧拓編著的《中國救荒史》中介紹:“中國歷史上水、旱、蝗、雹、風、疫、地震、霜、雪等災害,自商湯十八年(前1766年)至紀元後1937年止,計3703年間,共達5258次,平均約每6個月強便有災荒一次。”李約瑟統計,在過去的2100多年間,中國共有1600多次大水災和1300多次大旱災。陳達在《人口問題》中統計,自漢初到1936年的2142年間,水災年份達1031年,旱災年份達1060年。旱災(drought)其實即是缺乏水,農產品因此而枯萎,導致饑荒。乾旱大部分發生在中國北方地區。水災則多在江南地區。

 介紹

中國自古經常飽受天災、旱災、水災、瘟疫襲擾。鄧拓編著的《中國救荒史》中介紹:“中國歷史上水、旱、蝗、雹、風、疫、地震、霜、雪等災害,自商湯十八年(前1766年)至紀元後1937年止,計3703年間,共達5258次,平均約每6個月強便有災荒一次。”李約瑟統計,在過去的2100多年間,中國共有1600多次大水災和1300多次大旱災。陳達在《人口問題》中統計,自漢初到1936年的2142年間,水災年份達1031年,旱災年份達1060年。旱災(drought)其實即是缺乏水,農產品因此而枯萎,導致饑荒。乾旱大部分發生在中國北方地區。水災則多在江南地區。
[編輯本段]商朝
成湯十八年至二十四年(前1766-1760年間),曾有連續七年的大旱,《管子·輕重篇》曰:“湯七年旱,民有無子者。”

周朝

厲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853年),連續六年大旱。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大飢”

漢朝

《鹽鐵論·水旱》:“六歲一飢,十二歲一荒。”
《前漢書·武帝本紀》載,(前114年),“四月,關東旱,郡國四十餘飢,人相食”。
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發生大旱災。
大業八年(612年)大旱,“時發四海兵,帝親征高麗,六軍凍餒,死者十八九。”
大業十三年(617年)大旱,“時郡縣鄉邑,悉遣築城,發男女,無少長,皆就役。”
[編輯本段]明朝
嘉靖元年、十年、十一年、十七年、二十四年、二十九年、三十四年陝西連年大旱。
崇禎十三年(1640年),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獸皮蟲蠅皆食盡,人多飢死,餓殍載道,地大荒”。河南內黃縣蘇王尉村發現的《荒年志》碑記崇禎十三年時“斗麥價錢六百文,斗米價七百文,斗豆價四百文”。

清朝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有13省受旱,“草根樹皮,搜拾殆盡,流民載道,餓殍盈野,死者枕藉”。
清光緒三年(1877年),“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無收,赤地千里,大飢,人相食。”山西境內“無處不旱”,“河東兩熟之地,災者八十餘區,飢口入冊者不下四五百萬”(王錫倫《丁丑奇荒記》)。是年8月1日,山西巡撫曾國荃奏摺曰:晉省報災州已有57處,饑民200餘萬。據12月10日奏報統計,全省被旱10分(顆粒無收)者16個州縣;被旱9分者13個縣;被旱8分者30個縣;被旱7分至5分以下者還有9個縣(《山西通志》86卷)。
[編輯本段]中華民國
1929年,陝西大旱,80%的縣受災,估計死亡加逃亡人數達300萬。

中華人民共和國

至今中國依舊是旱災頻仍,幾乎是無年不荒,缺水成為中國全國境內最迫切的問題。2006年內蒙古蘇尼特草原持續旱災,受災草場面積23186.7平方公里[6]。2006年5月中旬以來,重慶市遭遇大旱災。2009春,乾旱波及中國12個省份,河北南部、山西東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一度達到特旱。2010年初,雲南、貴州為中心的五個省份已達到特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