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長征

中國新長征

《中國新長征》是2012年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青島出版集團,澳大利亞威爾頓國際有限公司。該書主要講中國現代新長征路上的巨大變化向世界展示。

基本信息

[開本] 8開

[字數] 400000

定 價:510.00元

內容簡介

攝影畫冊《中國——新長征》中英版在倫敦書展亮相時,反響熱烈,海外訂單已達25000千冊,並將在未來兩年繼續出版日、俄、西、法等多種語言版本,被海外出版社盛讚為“了解中國西部社會形態和中國人精神世界的視窗”。

一、 中外攝影家有名、圖片精彩絕倫

本書由中國鼎鼎有名的攝影家王文瀾、馮建國、劉英毅、黑明、李泛、梁達明、石永亭、宋剛明、劉少寧、惠懷傑,以及國際著名攝影大師理察?邁克勞倫、利奧?邁耶、塞巴斯蒂?邁克、大紅袍攝影攝像。國際著名撰稿人安東尼?保羅、布羅迪?保羅主筆。可謂是群星璀璨。照片是自10萬張照片中精選的,每一張都可以足以獲得各種攝影獎項,其中的優秀者,甚至獲得普利茲大獎也不為過。無論是色彩、構圖、意境都堪稱絕佳。

二、 外國人眼中看中國的獨特角度

本書的敘述角度完全是西方的風格,讀者會領略自己所“不認識”的祖國,翻開這本書,讓你接觸到新鮮的、獨特的閱讀感覺。

三、 全球同步發行,當代中國西部的最新完美詮釋,國際化的視角觀賞國際水平的作品。

本書將以中、英、德、法、西、俄、日等8種語言出版,全球發行。來自美國、瑞士、法國和澳大利亞的4名外國攝影師和中國攝影家協會推薦的王文瀾、黑明等10名中國攝影師,以及《中國-新長征》系列出版物的文字作者安東尼?保羅從北京出發,分赴長征沿線地區,用手中的鏡頭和筆墨捕捉、記錄長征沿途各省市的歷史變遷、經濟建設和人民風貌,對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進行深度採訪報導和拍攝。

四、 製作精良,運用高科技

本書運用各種先進的電子出版技術,下一步馬上推進《中國—新長征》的網路出版及電子出版項目,該項目已經完成技術製作,進入測試階段,將把新長征途中,攝影家們拍攝的大量精彩圖片和視頻,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宣傳這個項目,擴大這個項目的影響力。目前已經有國外的經銷商對該電子項目表示了濃厚的興趣。該項目將首先通過ipad、iphone實現全球讀者共享資源的目的,軟體已經製作完成,初步測試順利。

五、 參與項目的知名國際人士

參與本項目的國際著名人士:

霍 克 澳大利亞前總理

基辛格 美國前國務卿

芮捷銳 澳大利亞駐中國大使館 大使

威爾頓 澳大利亞威爾頓集團 總裁

麥克林 美國麥肯錫國際顧問集團 前亞太區前總裁

陳香梅 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 主席

1985年,為了紀念紅軍長征勝利50周年,《紅軍—長征》畫冊和同名紀錄片在全球發行,以10多種文版在全球20多個國家銷售了20多萬冊。開創了中國著作權史上 “大型合作出版”的先例。

2012年,青島出版集團與澳大利亞威爾頓國際集團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和紅軍長征勝利75周年再次展開合作,大型出版項目《中國-新長征》以長征為主線,國內外知名記者和攝影師重返長征路,記錄和報導以改革開放為起點的“新長征”,並用圖文、紀錄片、數字網路出版等多種形式向全世界介紹長征沿途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當地人民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在經濟文化建設環境改造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書以中、英、德、法、西、俄、日等多種語言出版,向同步全世界發行。

攝影作者

王文瀾

王文瀾1974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工作期間即開始他的攝影藝術生涯,在部隊做新聞報導工作。他參加過唐山大地震、奧運會等許多重大事件的新聞報導。現任《中國日報》社攝影部主任、高級記者。王是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擔任多家雜誌顧問,包括《大眾攝影》和《愛樂》。他任教於北京大學、新華社、《人民日報》和其他學術和新聞團體。25年前他參加了《中國-長征》畫冊的拍攝。

“長征是偉大的史詩”,王說,“長征精神將代代相傳!”

利奧。邁耶

利奧。邁耶被認為是澳大利亞最重要 的攝影家之一。他出版了20多本攝影作品集,許多作品只有到世界最偏遠的地方長時間旅行才能完成。他還為世界各地29本書 和難以計數的影響廣泛的刊物供稿。他曾帶攝製組為一部電視紀錄片和一本書來中國,拍攝毛澤東領導下的紅軍這個主題。在漫長 的攝影藝術生涯中,利奧設計、製作了一大批獨一無二的、非常專業的攝影器材,以便拍攝大型照片、全景和立體照片。

利奧特別記得在四川省草原拍攝一個 年輕女人擠牛奶的情景。那個女人蹲在泥水裡,遠離所有人,在嚴寒與孤寂中做每天都做的繁重家務。“讓我驚訝不已的是,我 聽到那個年輕女人在輕聲唱一支悅耳動聽的歌。儘管在我看來,她的生活充滿艱辛,但她看起來內心深處卻那么寧靜,和周圍的 世界相處得那么和諧。回家後,我把在這遙遠的、充滿異國風情的地方拍攝的照片拿給同事們看,但什麼樣的照片才能濃縮、傳 達這樣一種珍貴、難忘的經歷呢?”

理察。麥克勞倫

儘管理察?麥克勞倫出生於英國,但他主要生活、工作在洛杉磯。由於為多家報刊雜誌、廣告公司和其他機構工作,使得他有機會週遊世界。他護照上蓋著長長一串世界各國的簽證,包括巴西、南非、泰國、澳大利亞、斯里蘭卡、杜拜、冰島,當然還有中國。他拍攝的對象包括尼爾森?曼德拉、珍妮芙?洛佩茲、奧蘭多?布魯姆和格溫妮絲?帕特羅。他的作品發表在世界各地最重要的攝影刊物包括GQ, Vogue, Elle, Marie Claire, Esquire, Rolling Stone, Harpers Bazaar 和 Vanity Fair。

“迄今為止,最讓我難忘的是在南非總統府為尼爾森?曼德拉拍照”,麥克勞倫說。“中國是我攝影生涯中第二個難忘的地方。那是一個攝影藝術家夢寐以求的地方。無論你把鏡頭對到哪裡,都會拍下一幅動人心魄的圖畫。那是令人難以置信,一輩子都念念不忘的經歷。”

大紅袍

在澳大利亞紐卡斯爾生活和工作。她以音樂攝影師的身份開始藝術生涯,遍游澳大利亞、美國、英格蘭和歐洲。曾任攝影和繪畫講師,之後兩次來中國長途旅行,用相機記錄了中國傳統文化遺產。部分作品收入她的專輯《中國 — 一幅圖畫》。從2008年起,她一直參與中澳文化交流項目,分別在兩個國家組織攝影藝術展。

“為《新長征》拍攝照片的時候,我經常覺得好像在訪問紅軍走過的那些村莊。而75年來這些村莊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大紅袍回憶道。“土城老城的鵝卵石大街和丙安村的明代古城讓我特別感興趣。來這裡訪問的外國人很少,當地人人都對客人非常友好,十分歡迎,也很好奇。每天極目遠眺,我很難把眼前安謐寧靜的農田、村莊和當年走過這塊土地時進行的一場場慘烈的戰鬥以及犧牲的數以千計的青年男女聯繫到一起。”

賽巴斯迪。邁克

1977年生於法國Séte。16歲時即開 始攝影,1999年成為Paris Match的攝影師,現在供職於洛杉磯一家刊物。邁克拍攝的對象包括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 瑪利亞?凱里和喬治?克魯尼。他的作品 發表於Vanity Fair Italia, Vogue Brasil, Elle Fran ais, Cosmopolitan 和 GQ等刊 物。邁克說,雲南美麗的風光和人們仍然貼近大自然的簡樸生活方式讓他嘆為觀止。“ 此行最難忘的記憶是在香格里拉古城獨自漫步的情景。那裡的建築和寺廟都是歷史遺蹟,把我帶到遙遠的過去。我仿佛不再置 身於2011年。在那個神奇的地方,我接受了一個寺廟裡僧人的祝福。那個莊嚴的儀式將是我精神之旅最好的紀念。”

宋剛明

中國攝影家協會“德藝雙馨”會員,湖北攝影家協會副主席,U型影像感測器發明者,武漢大學客座教授,《攝影世界》、《香港攝影畫報》專欄作者。宋多次獲獎,包括中國攝影金像獎。宋說,他懷著崇敬的心情接受了這次重走“長征路”的採訪任務。“早在孩提時代,我就知道長征的故事。但是說實話,那時候,對長征並沒有發自內心深處的讚美。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我對長征產生了深深的敬意。他們完成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壯舉。追尋著夢想,成為神聖的人。長征不僅屬於中國,還屬於世界。”

馮建國

馮建國在日本學習攝影,1988年獲藝術學(攝影)碩士學位,現在北京電影學院任副教授,主講安塞爾?亞當斯風格的大畫幅攝影、廣告攝影。馮建國曾多次到新疆、西藏、四川、甘肅、青海等地,致力於用影像體現西部的土地與人的風貌與神韻。

馮說,此次採訪使他強烈地感受到長征的偉大與艱辛。“儘管歷史不會重複,但歷史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跡。我經歷了時間和空間的跨度,經歷了許多讓人感嘆不已的事情和許多激動人心的時刻。我衷心希望生活在‘長征路’上的人們繼承光榮的傳統,過幸福的生活,走向美好的未來。”

石永亭

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早在中學時代就 酷愛攝影藝術。他花了許多精力和時間拍攝中國的自然風光,特別是中國東北長白山和松花江的冰雪。石永亭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 員,2001年被授予“中國十佳風光攝影藝術家”的榮譽稱號。其作品在第15屆、20屆全國攝影藝術展上獲獎。 “我將永遠牢記在渡橋地區拍攝藏族人民的經歷”,他說。“他們有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他們的生活似乎完全基於自然規律的 基礎之上。他們相互之間真誠友好,就像一家人。那裡沒有受到現代高科技的影響。我想,那才是我們稱之為天堂的地方。”

還有——黑明、劉英毅、劉少寧、梁達明、李 泛、惠懷傑、馮建國等人,就不一一介紹了。

媒體評論

中國的長征在歷史上是一次偉大的壯舉,從長征勝利到《中國——長征》出版發行的50年間,再由《中國——長征》出版發行到現在的26年時間裡面,長征路上發生著許多許多巨大的變化,《中國——新長征》就是要把這種新變化介紹給世界! ——凱文。威爾頓

青島和澳大利亞在經濟方面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有很好的合作,青島出版集團與威爾頓集團合作出版《中國——新長征》一書,又使雙方在文化方面有了新的合作,這一項目更加加強了澳大利亞和青島之間的關係。 ——芮捷銳

《中國——新長征》一書將以改革開放為起點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譽為“中國的新長征”。雙方的合作是一次有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的嘗試,是對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就的展示,是對“新長征精神”的獨特詮釋,是中澳出版界又一次有意義的合作。當前,我國的文化體制改革促進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青島出版集團在文化體制改革中,勇於探索,銳意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圖書、期刊、報紙、電子、音像、網路六大功能齊全,覆蓋內容編輯、複製、發行上中下游的媒體集團。青島出版集團與澳大利亞知名出版傳媒集團的合作,讓我們對《中國——新長征》項目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宋明昌

長征是中國革命的史詩,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財富,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人類不畏艱險、追求進步和幸福的象徵。這次聯合出版《中國——新長征》,既是對長征精神現代意義的詮釋,同時也是對當年震撼世界的壯舉的崇高禮讚。 ——孟鳴飛

1986年,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50周年之際,澳大利亞威爾頓國際集團與中國有關出版機構合作出版了大型畫冊《中國——長征》,第一次以圖片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了長征勝利的偉大意義。此次青島出版集團與澳威爾頓國際集團將聯合出版《中國——新長征》,將以中、英、德、法、西、俄、日等多語種出版,將於2012年初面向全世界發行。為了能夠使畫冊有充足的素材可以選取,該項目將組建一支由15名中外攝影師組成的攝影隊伍,於今年9月上旬重返長征路,用新的視角和創意記錄展示長征途經11個省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以及今天人民生活的發展變化,並通過《中國——新長征》的出版發行,將這種變化展示給全世界。 ——青島財經日報

中國青島出版集團董事長孟鳴飛在致辭時說,為了記錄歷史,記住歷史,我們合作雙方決定以《中國——新長征》向世人詮釋七十多年來中國的發展、變化,讓讀者對現代的中國有一個全面、深刻、真實、直觀的印象。 ——光明日報

在整個過程中,我覺得很累、很苦。但是當我走完長征路的時候,我覺得我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可以做任何事,可以有更輝煌的成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毛澤東和中國紅軍為什麼能取得成功,因為在經歷了長征之後,他們將無所畏懼。 ——魏華德

一個澳大利亞人重走長征路:最艱苦是在皎平渡。 ——北京青年報

一個澳大利亞人的兩篇遵義日記,26年後,追“紅”老外再訪名城。 ——遵義晚報

26年後再登寶塔山國際友人連連叫好,一個澳洲人的新長征路 。 ——西安晚報

魏華德:不走長征非好漢。 ——青島財經日報

1986年,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50周年之際,澳大利亞威爾頓國際集團與中國有關出版機構合作出版了大型畫冊《中國——長征》,第一次以圖片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了長征勝利的偉大意義。此次青島出版集團與澳威爾頓國際集團將聯合出版《中國——新長征》,將以中、英、德、法、西、俄、日等多語種出版,將於2012年初面向全世界發行。為了能夠使畫冊有充足的素材可以選取,該項目將組建一支由15名中外攝影師組成的攝影隊伍,於今年9月上旬重返長征路,用新的視角和創意記錄展示長征途經11個省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以及今天人民生活的發展變化,並通過《中國——新長征》的出版發行,將這種變化展示給全世界。 ——青島財經網

中國青島出版集團董事長孟鳴飛在致辭時說,為了記錄歷史,記住歷史,我們合作雙方決定以《中國——新長征》向世人詮釋七十多年來中國的發展、變化,讓讀者對現代的中國有一個全面、深刻、真實、直觀的印象。 ——光明日報

作者簡介

安東尼?保羅

安東尼?保羅作為編輯、駐外記者和作家,在亞太地區已經工作40多年。他在許多雜誌做過編輯,包括《財富》、《讀者文摘》、《亞洲周刊》等。他曾經撰文報導印度支那半島、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還撰寫了大量關於中國經濟騰飛的文章。他是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會成員,還是香港、東京、曼谷外國記者俱樂部終身榮譽會員。現在,他在布里斯班和香港兩地工作,為新加坡《海峽時報》“國際時事”專欄撰文,同時經常舉行講座,介紹亞太地區的形勢。

布羅迪?保羅

布羅迪?保羅會說一口流利的“國語”,大部分時間在亞洲生活、工作。他在香港長大,在上海復旦大學學習。之後,在中國台北和大連教英語。曾在上海工作10年,起初任鄧白氏諮詢公司企業發展部經理,後來成為網上進出口公司的股東之一。現舉家生活在澳大利亞,是昆士蘭州政府貿易與投資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