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轟炸機

中國戰略轟炸機

遠程戰略轟炸機作為“三位一體”(其他兩個是陸基和海基彈道飛彈)的核力量,是一個政治大國不可缺少的政治手段。即使在和平時期,它也具有不可小覷的威懾力量,任何一個大國都不會忽略它的存在。冷戰時期,它的發展興旺一時,除美蘇外,英、法等國也熱衷於戰略轟炸機的研製。中國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從未低估戰略轟炸機的能力,但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遲遲沒能把中國自己研製的戰略轟炸機送上天。

基本信息

介紹

轟6k轟6k

回顧中國戰略轟炸機的研製歷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國在這方面的研製使用情況,總結經驗,從而更好地指導未來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工作。

圖-4

中國戰略轟炸機中國戰略轟炸機

解放初期,中國並沒有獨立研製戰略轟炸機的能力,只能引進前蘇聯的轟炸機。中國最早引進的轟炸機是大名鼎鼎的圖—4重型轟炸機。圖—4是前蘇聯的第一代戰略轟炸機,綽號“公牛”,它仿製的是美國的B—29“超級空中堡壘”,1947年 5月試飛。1948年,圖—4正式服役蘇聯空軍。1951年10月18日,圖—4成功地投擲了核子彈,成為了具有戰略核打擊能力的飛機。圖—4後來還發展出空中加油型,為米格—15進行空中加油。1956年初,它開始逐步退役。

1949年底,蘇聯答應將12架圖-4贈送給中國。1953年3月,該批飛機由蘇在線上組人員駕駛至石家莊移交中國。 1956年,圖—4開始參加實戰。後來圖—4又在中印邊境;衝突中擔負過巡邏警戒任務。以後,圖—4就作為中國最大最先進的轟炸機擔負起了保衛祖國領土的任務。20世紀 60年代,中國研製出核武器後,它又擔負起了核轟炸的任務。此後不久,中國的轟—6開始服役,圖—4作為後備力量,退到了次要的地位。1988年,圖-4結束了使命退出現役。圖—4機體較大,可改進的地方較多,所以中國曾將一架圖-4改裝成無人駕駛飛機母機,另一架圖-4改裝成預警機。目前,有兩架圖—4作為中國人民空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文物收藏於中國航空博物館內。

就像蘇聯當時援助中國的米格—15、拉—9、圖—2等飛機一樣,圖—4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當時中國空軍的發展,使其得以在短期內得到鍛鍊、提高、發展、壯大,也為中國航空工業奠定了基礎。中國當時使用的圖-4還是比較先進的,但是,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噴氣式飛機開始大量服役,它很快就落伍了。圖-4的數量本來就少,加之有些又另做他用,零配件供應不足,出勤率很低,所以很少看到它飛行的照片。由於當時的作戰環境限制,圖-4能執行的戰略轟炸任務也十分有限。

轟-5

轟-5(H-5或B-5)是哈爾濱飛機公司仿製伊爾-28轟炸機的亞音速輕型轟炸機。1963年1月開始試製,1967年投入批量生產,1984年停產。該機現已退出現役。該機採用兩台渦噴-5甲發動機,平直翼型,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一種前線轟炸機,可在各種複雜的氣象、地理條件下執行戰術轟炸及攻擊任務。裝有轟炸雷達,自動領航儀,敵我識別器及各種通訊導航設備。炸彈艙藏在機身中部,機頭一門固定航炮,機尾兩門活動航炮。HP23炮4門。

該機有多種改型,各型情況如下:

轟-5,基本型;

轟-5甲,改進型,航程增加並縮短了起飛滑跑距離;

轟-5魚雷型,可掛魚雷和副油箱;

轟偵-5,是在轟-5基礎上改裝照相偵察設備而成的偵察機,比基本型航程增大;

轟教-5,轟炸教練型。

轟-6

轟6仿製的是蘇聯的圖-16,它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的高亞音速中程轟炸機。1950年開始研製,1955年交付使用。圖—16的各型生產總數達2000架,1966年開始退役。當時,它算得上是比較先進的轟炸機。它外形優美,載彈量大,能完成各種戰略戰術任務。它的產量也較大,改進型多,第三世界國家購買的也較多。雖然當時轟炸機的發展迅猛,它很快就被其他更先進的機型取代,但對當時的中國來說,卻是個最好的選擇。

1957年,中國前往蘇聯談判引進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圖-16轟炸機。1959年,中國西安飛機製造公司開始仿製這一轟炸機,第一架轟-6原型機於1966年10月完成。1968年12月24日,採用國產渦噴-8發動機的轟-6首飛成功,1969年批量投產。之後,西安飛機製造公司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與發展。

轟-6作為中國最大的轟炸機,在核武器研製成功後,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核武器的載機。1965年5月14日,轟-6進行了第一次空投核試驗,從此它具備了核打擊能力,成為中國核戰略重要的核反擊手段。

把轟-6作為戰略轟炸機,是在當時工業基礎落後的情況下作出的無奈選擇。其實,轟-6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它只是中程轟炸機,是中國賦予了它戰略任務。它的速度慢(796公里/小時),航程短(航程5760公里,作戰半徑2600公里),尤其是機載設備不完善,突防能力太弱。前蘇聯在圖—16服役十年之後開始使其退出現役,並將其餘的改裝成加油機、電子干擾、電子偵察機、巡邏機。上世紀五六十時年代,是新科技高速發展的時期,美、蘇兩國的轟炸機服役期都非常短,一個機型能服役十餘年算有不錯的業績了。事實上,中國開始量產轟—6,並形成戰鬥力時,已落伍多年了。中國在轟—6尚未服役時,就對轟—6的缺點和當時轟炸機前沿水平提出了新的方案,但由於當時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加上該時期中蘇關係惡化,技術力量不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減少研製風險和縮短研製周期,中國才決定先從轟—6的改型開始。

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於1970年6月提出轟-61方案,1971年2月開始設計,1978年1月首飛。具體改裝內容是以4台英國的“斯貝”MK512-5W型民用渦扇發動機,替換兩台渦噴-8,其中兩台裝在翼根處,另兩台以吊掛形式裝在機翼中段。渦噴—8的最大推力為2x9500千克,重量為323千克。“斯貝”發動機單台推力5428千克,單台重量1204千克。換裝新發動機後,轟-6I的航程和爬升率均提高40%,海平面爬升率從18.6米/秒提高到29.7米/秒,最大航程從原型的5760千米增加8060千米。這樣的航程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屈指可數的。同時期的圖—22M的航程為5500公里,圖—22M3(圖—26C)航程為7000公里,英國的“三V”(“勇士”、“火神”、“勝利”)轟炸機都不超過6000公里。後來,因發動機的落後不得不下馬,轟—6I只改裝了1架,研製項目於1976年停止。

轟-6的使用不僅鍛鍊了中國空軍遠程打擊能力,完善了戰略用法,更是為下一代更先進的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工作積累了必要的經驗。眾所周知,戰略轟炸機的研製周期長,新型轟炸機出現之前轟-6還將繼續使用。

新型戰略轟炸機

1973年3月23日,空軍正式提出全新設計的戰略轟炸機,編號為轟-8,並下達了設計任務。為了減低設計風險,設計人員採用放大的轟-6機身,後掠式中單翼,圓截面蜂腰形機身,乘員6人。該機機身中段有一個8.6x1.8X2.72立方米的炸彈艙,正常載彈量7噸,最大載彈量18噸,可載3枚空對地飛彈和100~9000千克的各種口徑炸彈。機翼下掛兩束火箭,對付飛彈的警戒干擾設備。該機正常起飛重量達155噸,計畫採用6台“斯貝”渦扇發動機,後來方案有所改動,用4台渦扇——6代替6台“斯貝”發動機。渦扇-6最大推力為7270千克,加力推力為12640千克(後期加大到14000千克),其推重比為5.93(後期增加到7)。該機機長46.47米,機寬48.50米。武器包括仿製AS-5“鮭魚”的空對地飛彈的國產型號和各種航空炸彈,載彈7噸時航程為11000公里。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轟-8沒有進行研製。

其實,從各個角度看,轟-8的方案都是可行的,也應該發展下去。儘管當時的科技水平不高,完成這個任務的難度異乎尋常地大,但這是一個幾乎全新的機型,對於設計隊伍的鍛鍊、國防工業的生產加工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轟-8可以完成轟-6無法完成的任務,它完全可以成為新裝備發展的一個契機。儘管它很可能要到八十年代才能服役,但高科技、新科技的發展不但不會將其淘汰,反而會促進它的發展,賦予它新的生命。轟-8下馬造成的被動局面波及的範圍廣且深。它的缺失使新一代、綜合國內外最新成果的戰略轟炸機無法付諸實施,這個影響還將持續一個漫長的時間。

轟-8下馬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新的轟炸機研製項目上馬,也許是出於國家戰略考慮,利用相對和平的環境使技術儲備更充足些。當技術不再成為瓶頸時,國家戰略決策對戰略轟炸機的研製起著決定性作用,它不外乎是根據本國及國際環境、地緣政治等方面制訂的。戰略轟炸機屬戰略級武器,它的研製必須兼顧周邊國家及其他世界大國的反應。蘇聯解體後,國際政治的相對穩定給人們造成了一個假象:美蘇對抗的結束,危機以乎也結束了。然而,事實是美國更加變本加厲地鞏固加強它的霸權地位,更加無視國際法,911事件又強化了這種趨勢。中美在20世紀八十年代一度走得很近,但美國對中國的敵對意識和活動從未放鬆過,蘇聯這個假想敵沒有了,中國取而代之。中國作為維護第三世界利益的大國永遠不會和美國走到一起,美國深知這一點,所以不放棄任何機會牽制中國。中國對戰略轟炸機的認識,也是對未來中美關係的認識。

水轟-5

水轟-5型水上反潛轟炸機由水上飛機設計研究所和哈爾濱飛機廠研製,用於中近海域海上偵察、巡邏警戒、搜尋反清等任務,也可監視和攻擊水面艦艇。

50年代初我國曾引進6架蘇聯別-6水上飛機,但不足以滿足海軍的各種需要。1968年12 月,國家批准了命名為“水轟-5”的研製方案。研製工作由水上飛機設計研究所和哈爾濱飛機廠共同承擔,此一方案首批試製三架。

1970 年2 月,水轟-5 總體設計完成。同年10 月發出生產圖紙,並開始試製。1971 年,裝出供靜力試驗用的01號原型機。1973 年12 月,供試飛用的水轟-5總裝完成,為02號原型機,同月實施首次地面滑行。1975 年5 月至1976 年3月,在湖北荊門漳河水庫下水,先後進行滑水試驗30 小時,完成28 個項目的靜水試驗和滑行試驗,還成功地進行了4 次預起飛。1986 年後,該機種交付海軍使用,開始接替陳舊的別-6和青-6型水上飛機。

特點

水轟-5飛機的外形很美,修長的機身保證了水面漂浮時具有良好的縱向穩定性。機腹是相當長的單斷階船底,尾端裝有水舵,機尾是向後延伸數米的磁探儀。輔助機輪可收進機身。船型底按兩艙破損不沉設計,共10個水密艙。機頭有一個雷達罩機鼻,稍下方是領航員的向下觀察透明艙。機頭上方是駕駛艙,通常為雙人駕駛機組,兩人均有全套操縱系統。大展弦比梯形平直機翼裝在機身背部,上面設有開裂式襟翼及擾流片。上反平尾兩端裝有2片橢圓形垂尾。機頭下有抑波槽和擋水板,減少了浪花的飛濺。座艙非氣密,但有高空供氧設備。

機水轟-5可以在海上、江河湖泊以及水庫中起降,並具有超低空、大航程、全天候、大載彈量短距起降和抗波浪性好等特性。水轟-5在水面起飛距離約500米,水上著陸距離大於800米,可在水深2.5米、長1500米、寬200米的水面起降。另外水轟-5也可在岸上機場著陸,但由於起落架較短小,安全係數不高,因此一般都採用水上起降,然後再通過岸邊坡道滑行上岸。飛機可連續飛行11小時55分鐘或4609千米。北京航空博物館存有該機。

動力裝置

其動力採用4台渦槳-5甲發動機,額定功率為2045.9千瓦,最大功率2386.1千瓦,驅動四個金屬4葉螺旋槳。考慮到南方濕熱的天氣,渦槳-5A發動機經特殊措施,在30度氣溫時,仍能提供3151馬力的推力。為保證飛機在水面隨時能自行起動發動機,備有動力電源系統。

航電系統

機上電子設備包括XS-5A信標機、BWL-7自動無線電羅盤、263無線電高度表、773都卜勒導航雷達、搜尋轟炸雷達、航向系統、慣性都卜勒組合導航儀、高度速度中心儀、地形迴避設備、火控計算機、光學和雷射轟炸瞄準具及反潛專門設備。反潛設備包括多種聲納浮標和尾部的長桿狀磁力探測器。部分設備為後期改進加裝的。

武器裝備

可以攜帶自導魚雷、“鷹擊”-8型空艦飛彈、航空炸彈、深水炸彈等反潛武器,主要掛在機身與內側發動機之間以及內外側發動機間的機翼掛架下面。

據未證實的訊息,水轟-5還裝備了C-101超音速反艦飛彈。C-101是我軍裝備的第一代衝壓式低空超音速反艦飛彈,1969年5月開始研製,1985年飛行實驗成功,經多次改良後定型。制導採用末端主動雷達自動尋的方式,因此載機或艦艇在發射後即可關閉自身的雷達脫離。飛彈重達1849千克,射程45千米,使用液體衝壓發動機加火箭助推器。北約代號CSSC-X-5。但目前公開的資料中,C-101僅有岸艦型號和飛彈快艇攜帶的型號出現,尚未有水轟-5攜帶C-101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此外機身背部還裝有PX-5型活動炮塔系統,裝兩門23-2型23毫米機炮。

中國應儘快啟動研製戰略轟炸機工作

中國缺乏完整的"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在剛剛過去的中國蛇年,中國核力量的發展中,陸基和海基核力量的發展可謂得到了充分的證實。

據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新聞網站報導,2013年12月13日,中國軍方在山西五寨飛彈基地測試了最新型"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這是新型遠程"東風"-41公路機動洲際彈道飛彈的第二次試射。在十天后的12月22日,中國又在渤海附近劃定的禁航區內進行了一次洲際飛彈發射試驗,外國媒體猜測中國可能使用094型核潛艇向中國新疆的某飛彈綜合實驗靶場發射了一枚巨浪2潛射洲際核飛彈。儘管以上的訊息都是由國外媒體披露的,但在農曆春節前後,中國現役的洲際彈道飛彈東風-31正在野外進行部署以及3艘094級戰略核潛艇的分別公開曝光則是從另外的角度印證了中國在陸基和海基核力量方面的實力。

中國戰略飛彈部隊"第二炮兵"的基本任務是遏制敵人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和發動戰爭,在敵人對中國發動核襲擊時,遵照軍方最高指揮部門的命令,獨立地或與其它軍種的戰略部隊實施對敵有效的自衛反擊,打擊敵人的重要戰略目標。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中國奉行的是有限自衛反擊核戰略,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有限威懾、有效自衛、重點反擊。眾所周知,衡量一個國家核威懾的高低,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該國是否具備所謂"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

所謂"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是指由戰略轟炸機、陸基戰略飛彈和戰略核潛艇所構成的戰略核武器打擊能力。早在五十年代,當時的美、蘇兩國就已具備了這種能力。與其相比,中國在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規模有限。中國在建國後僅20年左右的時間裡,就先後研製出了核子彈、氫彈、人造衛星等及其相應的運載工具,建立了比較完整的飛彈、航天和核工業體系。但是,在戰略核潛艇的研製上,我們花費的時間卻相對較長,直到2013年10月底,隨著中國戰略核潛艇部隊的解密,外界才普遍判斷中國的核潛艇具備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

冷戰之後不同的國家採取不同的核戰略發展方向,"三位一體"核力量概念也被不同國家給予不同的理解與修正。英國核戰略上採取與美國相捆綁的策略,僅保留了以核潛艇為主的海基戰略核力量,法國主要建設海基、空基核力量,目前世界僅有美國、俄羅斯保持了陸、海、空三基一體的核戰略打擊能力,從上文看到,中國雖然也在盡力完善自己全領域戰略核打擊能力的建設,但是對於"三位一體"核力量來說,仍然有著一個最大的短板--以戰略轟炸機為基礎的空基核力量。在空中武器倍受重視的現代戰爭條件下,空基核力量在"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中有著重要作用,是否完善和發展空基核力量已經成為我們必須要思考的一個問題。中國最新型轟炸機無法稱為戰略轟炸機在中國沒有戰略轟炸機的同時,是否有必要繼續發展戰略轟炸機和航空母艦是否要繼續發展一樣,成為各國軍事研究機構一個長期爭議的話題,但在各種爭議的背後則是軍事強國不遺餘力的巨大投入。

早在2004年,美國空軍就組建了兩個新的辦公室--遠程打擊(LRS)辦公室及LRS綜合計畫組(IPT),對新型遠程轟炸機方案進行研究,以提前部署下一代遠程轟炸機,美國空軍希望在2012~2015年開始新型遠程轟炸機的系統開發與演示(SDD),2025~2030年將進行部署。

到了2013年,美國空軍的下一代遠程轟炸機項目預估的成本已經高達810億美元(100架飛機),比預計的550億美元高出了47%。我們再來看俄羅斯,時任俄羅斯戰略航空兵司令的阿納托利·日哈列夫少將2009年就表示,在2025-2030年間俄軍將獲得最新研製的隱形轟炸機,以取代服役多年的圖-160、圖-95MC、圖-22M3等轟炸機,再此之前,這些轟炸機的現代化升級工作也正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

隨後在2009年莫斯科航展期間,俄官方首次確認其正在加緊研製國產新型戰略轟炸機,項目代號為PAKDA,即"遠程航空兵前景航空系統"。而反觀中國的空基核力量,儘管早在1972年1月7日,強-5甲強擊機就成功地進行了首次投放氫彈試驗,但強-5型核武器載運機作戰半徑僅六百公里左右,只能起戰術作用,無法進行戰略攻擊。在這之後的40年中,戰略轟炸機就一直成為了中國的兩個夢:自己擁有戰略轟炸機的夢和潛在敵國的戰略轟炸機帶給我們的噩夢。同樣是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轟-6的最新改進型號轟6-K"戰神"轟炸機開始頻繁出現在人們的面前,轟6-K在原轟-6系列轟炸機的基礎上改進發展而來,可以掛載6枚射程2000公里左右的CJ-10A空射巡航飛彈--這種飛彈當然可以裝備核彈頭。

顯然,轟6-K已經具備了戰略轟炸機的某些特點,與作為戰術轟炸機研製而成的轟-6家族其他基礎型號相比,轟6-K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然而,不管是從航程還是從載彈量上來看,轟-6K與世界現役的戰略轟炸機相比仍然存在很多差距,僅具備對美國關島、中途島和夏威夷群島實施航空突襲的能力,這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然而,現代防空體系已經發展成為由地面防空警戒雷達、防空飛彈、各種高炮、自動化指揮系統及通信等系統組成的綜合防禦體系,其目標探測、識別定位、防空攔截能力都得到飛躍性提高,對轟-6K這樣依舊傳統的轟炸機來說,面對這樣的防空系統幾乎沒有勝算。

簡單來說,轟-6K終究無法稱為真正的戰略轟炸機。中國是否具備研製現代化轟炸機的能力在未來的戰爭環境中,沒有什麼比遠程轟炸機更能代表空軍的特點了--讓地球任何角落的任何目標遭遇滅頂之災。所以說未來的轟炸機將實現作戰半徑、載彈量與網路感測系統的融合,從而大幅提升空軍未來遠程打擊能力。歷史表明,作戰半徑和載彈量素來是轟炸機研製的重中之重,而對於新世紀來說,隱身能力和先進航電系統對於任何新型戰機都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對於中國這樣從未發展過現代化轟炸機的國家來說,我們需要從三個基本方面來考慮:大航程大載彈量,具備隱身能力,先進航電系統。研製噴氣動力大型隱身飛機,對一國的工業和信息化技術水平要求極高,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完整現代戰機研製能力,根本連這道門都邁不進。而對於現代轟炸機需要具備的優良隱身性,對於沒有隱形戰鬥機研製經驗的國家來說,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從2011年殲20的首飛,再到2012年"鶻鷹"首飛,再到2013年"利劍"的首飛,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飛機製造工業正變得越來越先進,而這三款不同氣動布局的隱形飛機的出現,則表明中國已經完全邁進了"隱形戰機俱樂部"--中國完全有能力研製具備隱身性能的現代化戰機。這表明,中國已經具備大型飛機的製造能力。從世界範圍來看,能夠研製大型戰略軍用運輸機的國家,同樣也具備研製戰略轟炸機的能力,這是因為大型運輸機所用到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金屬構件加工技術、**複合材料蒙皮技術等,也會在轟炸機上得到套用。所以說2013年初首飛的運-20研製成功後,並不僅僅是增加了空中戰略投送能力這么簡單,還將極大豐富中國航空工業部門在大型飛機設計領域的工程經驗,對於研製轟炸機這樣的大型飛機,有著促進作用。綜上所述,中國是否具備研製現代化轟炸機的能力已經基本確定,而2014年1月22日,中航飛機研發中心在西安閻良的揭牌成立,則是準備把這種能力落到實際:研發中心成立後,將承擔起航空整機型號項目和產品研製的發展規劃研究、預先研究、型號立項論證、型號工程研製、大系統集成、技術服務保障等工作,擔負起大中型運輸機、轟炸機、殲擊轟炸機、大中型特種飛機、民用飛機、大型無人機等的研製工作。

選擇:遠程戰鬥轟炸機還是戰略轟炸機傳統意義上的戰鬥轟炸機的主要任務仍然是以陸地機場為基礎,執行轟炸或遠程巡航飛彈的攜帶平台,空戰只是為了自衛而已,隨著殲轟-7B和殲-16戰鬥轟炸機的出現,中國在短期內已經沒有必要再研製新一代的戰鬥轟炸機。而隨著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提出,中國海外貿易和海外能源需求的增長,以及海洋權益的現狀,中國逐漸感受到島鏈對中國國家安全和海洋權益的潛在與現實影響。所以,如何突破美軍在太平洋上的一線基地為基軸,以日本、韓國、沖繩、關島等基地和設施為核心的"太平洋多重鎖鏈",似乎成了中國遠程打擊力量的一種迫切需求。

在這種需求下,作戰半徑可以達到3000公里的遠程戰鬥轟炸機似乎是一種最好的選擇,而去年在網路上曝光的一款轟炸機模型也似乎印證了這種需求,這款新型隱身轟炸機方案採用新穎的W型主翼和無尾翼結構,脊背進氣道和並列雙座設計,這一切都說明它並非前文提及的傳統意義上的戰鬥轟炸機,而是一款遠程轟炸機,之所以突出"遠程",是因為各方面透露的信息表明,這款戰鬥轟炸機的作戰半徑是傳統戰鬥轟炸機的2-3倍。簡單來說,如果這種遠程戰略轟炸機如果研製成功的話,至少應該具備三方面能力:一是遠程作戰,作戰半徑向東覆蓋太平洋中線以西地區,特別是第二島鏈區域,對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部署構成威懾;向西可覆蓋中亞地區;向南可以輻射印度全境,包括南海以及南海以南的國家,以保證我國南海地區的能源資源安全。

文章到這裡,似乎遠程戰鬥轟炸機這樣能適應滿足未來10-15年內的需要,能為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積累經驗的中程戰略轟炸機也未嘗不可。然而對於轟炸機這種"大殺器"來說,從來都不應該被孤立的看待,更不應該只考慮十年左右的軍事需求--中國儘量在理論上具備了設計研製戰略轟炸機的能力,但戰略轟炸機從設計到服役再到形成戰鬥力,需要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同時,作戰半徑3000公里的這種遠程戰鬥轟炸機顯然無法彌補文章開頭提到中國"三位一體"核力量的缺失。我們要看到,隨著中國"遼寧號"航母的服役,以及國產航母的開工建造,再加上中國第二炮兵新型中程彈道飛彈的大量裝備,突破第一、第二島鏈的封鎖對如今的中國武裝力量來說已經不再遙不可及。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保持著龐大的戰略轟炸機部隊,而中國既然要發展戰略空軍,與世界軍事強國相比的最大差距就是戰略轟炸機,唯有發展自己的戰略轟炸機,才能建立起一支與中國大國地位相襯的戰略空軍。儘管時不時有國外媒體鼓吹戰略轟炸機無用論,但從文章第二部分我們看到,事件軍事強國在鼓吹各種無用論的同時,自己卻從來沒停止過相關戰略武器的研發和裝備,美國裝備"福特級"航母就是對西方曾今鼓吹的"航母無用論"最好的諷刺。

總而言之,儘管遠程戰略轟炸機在發展速度還是發展規模確實遠不如戰鬥機那么紅火,並且耗資巨大、技術難度高、研製周期長,但其作為其三位一體的核中堅,地位雖不及核潛艇,但決不可能沒有。尤其是近年來,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經濟快速的增長對能源的需求的增加,不可避免地會與別國在某些方面摩擦日益增多。擁有戰略轟炸機,和平環境下它是一個極具威力的戰略威懾力量,作用不可低估;戰爭環境下是克敵制勝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不論是現在緊迫的領土、領海爭端還是將來面對更大的威脅,現在都必須未雨綢繆,儘快啟動遠程轟炸機的研製工作。

結語:研製戰略轟炸機任重而道遠當然,就中國目前的航空工業水平來說,我國在自主研製戰略轟炸機的道路上,至少還面臨著幾個重大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就是動力,我國航空工業基礎較薄弱,要完全解決發動機的問題,恐怕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其次是材料,這個問題歸根結底也是工業基礎的問題,必須穩紮穩打地發展。第三是工藝,在實現高精密度的手段上還無法達到所需水平。即使有了先進的材料,不具備先進的工藝也無法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不管是遠程戰轟還是戰略轟炸機,對中國航空工業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