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陋習

中國式陋習

“中國式”陋習,是指國人在現實生活中,隨意橫穿馬路、踐踏草坪,公共場所大聲喧譁、亂扔垃圾……等‘醜陋’行為。種種“中國式”陋習和人們的規則意識、從眾心理、環境影響、習慣養成都有關係,人們從小偏重於巨觀方面的教育,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強調得太少。

概述

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過馬路

在中國內地,有一大部分民眾不看紅綠燈隨意橫穿馬路、任意踐踏草坪,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打鬧,亂扔垃圾,隨地吐痰……許多人一邊痛恨這些陋習,一邊在自覺不自覺中中國式的“隨大流”。

曾有媒體將中國遊客在海外隨地吐痰稱作為中國式“民族的災難”。“中國式”三個字,雖然讀來詼諧,但如此的“中國式”多少有些以偏概全。

形式

1、“中國式過馬路”一詞是網友對集體闖紅燈現象的調侃,“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只要我們大家一起過馬路,就沒有車敢撞我們”。許多人認為,這種做法是因為大家交通安全意識淡薄所致。

2、有網友循著“中國式過馬路”的思路,將翻越馬路護欄稱為“中國式跨欄”,將開車強行變道稱為“中國式併線”,將逆行造成的堵車稱為“中國式堵車”,將隨地吐痰稱為“中國式吐痰”……

成因

1、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有種“從眾心態”,覺得別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話就是傻,“隨大流”最終造成了紅綠燈形同虛設。

2、一些人規則意識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種從眾心理,即便違法也心懷僥倖,只希望別人做到,對自己則網開一面。

3、許多人的“從眾”源於“鴕鳥心態”。在東方文化中,人之所以不犯錯誤,是因為怕別人瞧不起,丟臉,尤其在熟人面前。

影響

“中國式過陋習”是社會生態的一個縮影,當我們在埋怨別人素質不高時,也應該想像自己是否也有某些行為被別人埋怨素質不高,每一人文明的中國人才構成一個文明的中國。雖然這些陋習看似無足輕重,但是卻對社會環境和國民形象有著破壞性影響。

思考

近10年(2002年——2012年)間,中國國內的公眾情緒力量悄然興起,並且難以遏制地呈噴涌趨勢發展,成為社會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中國的確需要越來越多的聲音,對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批判。中國也需要越來越多的柏楊,對國民素質的“醜陋面”進行批判。但這並不意味著法不責眾的“從眾”心理就是中國人所獨有,“烏合之眾”也並非“中國特色”。

不能借著插科打諢的口吻,將所有“中國式陋習”簡單歸咎為國民劣根性上。如果僅僅熱衷於討論“中國式”的噱頭,以道德與法律高地自居,指責國人“素質差”,而忽視了對“中國式過馬路”背後的反思,那就本末倒置,譁眾取寵了。

“中國式”討論的最大價值,莫過於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推動文明意識的覺醒,來促進社會管理的不斷完備,讓“中國式”的標籤不再淪為中國問題的代名詞,而是越來越彰顯一個大國風範和魅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