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禁菸

中國式禁菸

2005年2月27日,世界上第一個旨在限制全球菸草製品的公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在批准該條約的40個國家開始生效,中國承諾在2011年1月9日起在公共場所全面禁菸,2011年3月22日,《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實施細則》的出台緣於“中國式控煙”的失敗和“十二五”控煙新規劃的實施。

背景

中國式禁菸中國式禁菸

據統計,中國是全世界吸菸人數最多的國家,3億多菸民約占全球吸菸人數的三分之一。捲菸,已經成為許多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儘管“煙槍”們知道吸菸有損健康,也很清楚二手菸對他人的危害,但無論是面對法律還是面對倫理,他們都不願意放下手中的“槍”。

據資料顯示,從1987年起,菸草業一直是中國第一大稅源,2002年菸草行業上繳稅利1456億元,占全國財政收入的8%,到了2010年,菸草業向國家貢獻利稅已經達到6000億元。在有些省份,如雲南、河南等地,菸草甚至成為了當地的支柱產業。也正因為如此,財大氣粗的菸草業對於中國控煙行動的態度顯得“曖昧不清”。

法規

雖然全國有100多個地市先後頒布了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法律法規,然而禁菸效果卻不甚理想。作為中國的首都,在2008年5月1日,《北京市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範圍若干規定》開始實施。該法規一經出台,迅速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人們想知道,這次中國式禁菸的步子能走多遠。

2010年12月8日,專家委員會第一次對“十二五”規劃草案進行討論時,其中並沒有關於控煙的表述。當時,胡鞍鋼建議加入一句對政府控煙態度的表述,卻沒想到今年2月8日國家“十二五”規劃再次交專家組討論時,“全面推進公共場所禁菸”出現在規劃綱要第三十四章第一節“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
2011年3月22日,衛生部迅速對“十二五”規劃作出回應,印發新版《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明確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菸,並將於2011年5月1日起實施。

效果

公共場所禁菸公共場所禁菸

北京市政府於2008年5月1日開始實施公共場所禁菸令,它實際起到的作用與不少民眾的期望值相去甚遠。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市大小餐館、食堂有4.7萬多家,按照禁菸令的相關規定,這些餐廳的公共場合必須劃分吸菸區與非吸菸區,並要求在餐廳的顯著位置張貼“禁止吸菸”的標識。然而,有記者走訪了北京市朝陽區幾處餐館較多的街道,發現相當數量的餐館中並沒有按照規定張貼“禁止吸菸”的標識,而在張貼了“禁止吸菸”標識的餐館中,也存在張貼位置不夠醒目的問題。例如在餐廳的角落裡,或者通往衛生間的拐角處張貼,其禁菸的誠意令人懷疑。而另一個更為普遍的情況則是大多數餐廳並沒有劃分出吸菸區與非吸菸區。

實際上,餐飲行業只占公共場所中的很小部分,其他像酒吧、網咖、計程車等都屬於公共場所,它們如何貫徹禁菸令中的規定也是未知數。然而,記者從幾位常去酒吧的朋友處得知,在三里屯、南鑼鼓巷、後海等幾條北京著名的酒吧一條街上,相當數量的酒吧並沒有按照規定設定吸菸區。由此看來,禁菸令頒布之後所產生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難點

生理依賴

為什麼這樣一個綠色環保、有益市民身心健康的政令實施起來卻有如此大的困難呢?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禁菸難以開展,原因有很多,首先是菸民的數量龐大,這些菸民分布在各行各業,他們對禁菸令的理解不盡相同,有的雖然自己戒不掉,但理解並支持禁菸,有的則反對禁菸;另外一個原因是很多人吸菸是生理上的需要,由於工作或其他的原因他們需要捲菸的刺激;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吸菸目前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習慣,成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習慣的改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長久不懈的堅持,這對國人的意志力、忍耐力都是一個考驗。
來自北京某高校的張副教授認為:“吸菸在某種程度上說和吸毒差不多,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會產生依賴,因此如果沒有外力的介入,很難徹底戒菸,所以頒布禁菸令強行禁菸是有必要的,雖然我自己也是菸民,但是完全贊同該措施。”由此可見,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人對禁菸令的理解確實不同,這的確成為禁菸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有些人在生理上已經形成了對菸草的依賴,對於這樣的人來講,本就不那么強硬的禁菸令恐怕只能是雷聲大,雨點小了。研究表明,人們吸菸時,煙中的尼古丁成分會瞬間進入血液,使大腦內神經系統產生一種快樂激素,它能夠緩解抑鬱、緊張、煩躁的精神症狀,吸菸者會對這一感覺產生強烈的記憶依賴,這就成為吸菸上癮的主要原因。由此,儘管了解了吸菸的害處,但一旦上了癮,想戒掉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吸菸文化

大部分人認為吸菸是交際的一種手段,甚至是一種禮節。沒有了它,應酬會變得索然無味,交際也會生硬很多。捲菸在中國,它本身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消費品那么簡單,社會生活已經賦予它更豐富的內容,在很多正式或非正式場合,陌生人之間往往是通過遞上一隻煙一支煙,作為社交活動的開始。“煙給了得接,接了要抽,不抽就是不給面子,否則關係就不好處”,不知何時,這已經成為人際交往中不成文的通用法則。逢年過節,給長輩買煙送禮是孝順的表現,甚至於婚禮酒席上,都設定了新郎新娘給來賓點菸的環節。根據搜狐網2008年年初的網上調查顯示,認為菸草可作為節日禮品送的占51%,認為敬煙是一種有效交際手段的占61%,向別人敬過煙的占52%,不拒絕別人敬煙怕失禮的占57%,而敬煙與戒菸失敗有關的占57%。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安認為,在所謂煙文化中,交際文化、面子文化占了相當的比重。
不過也有人認為,目前我國禁菸運動中最大的阻礙在於,有相當數量的政府官員是菸民。政府官員帶頭吸菸,對百姓禁菸是十分不利的。據相關媒體報導,國家體育總局某官員在一次公開活動中,對人們說北京奧運會將促使中國人採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然而,在說完這番話後,這位官員走到室外的禁菸走廊,點燃一支香菸。面對這位官員的舉動,民間有不同的看法。上海市民李先生說:“政府官員也是普通人,菸癮上來了,抽一支也沒什麼,他們戒菸也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時也有市民對此表示反感,認為這名官員沒有以身作則,在禁菸運動中沒有起到應有的表率作用,令大家失望。“他們自己都戒不了煙,還能指望百姓履行禁菸政令?難道戒菸只是百姓的事情嗎?”官員不能以身作則,百姓們對禁菸也是眾說紛紜,各有各的看法,面對當前的窘境,有媒體評論道,“中國展開禁菸行動將面臨艱苦的鬥爭”。

形勢嚴峻

中國式禁菸中國式禁菸

中國每年死於菸草相關疾病的人數約120萬,平均每分鐘有2人死亡,而到了2030年,這一數字可能會增加到350萬。此外,由於吸菸是導致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2010年與菸草相關的醫療成本已接近人民幣620億元,如果政府不採取更多措施減少菸草消費,在未來20年,中國還將進入菸草歸因疾病負擔的高峰,將與中國“人口紅利”期的結束一致。“這無疑將使全社會面臨沉重的疾病負擔,對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障體系帶來嚴峻挑戰!”楊功煥憂心忡忡。
“控煙是一場持久戰。當務之急還是要儘快出台全國性的控煙法律,但是立法總需要一個過程。由於我國現在主動吸菸和被動吸菸的總人數已近10億,在未來5-10年內,能否發動廣大民眾參與控煙,也是這場戰役能否取得勝利的關鍵。”楊功煥認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