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通論

中國少數民族通論

少數民族族體通論一、世界民族的多樣性二、氏族、部落與民族三、民族的概念四、關於民族的產生和形成及其與國家、種族的關係五、關於中國少數民族的形成六、民族與社會及民族共同體的發展第二章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通論一、少數民族文化的構成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構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特點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性質第四章 歷史上民族關係通論一、關於中國歷史上民族關係的性質、特點和主流二、關於歷史上的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三、關於“主體”民族問題第五章

內容簡介

《中國少數民族通論》內容簡介:中國民族學有自己的特色。這個特色主要表現在下列五方面:1.在指導思想方面,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放眼中國和世界民族、民族問題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充分反映和吸收世
界民族學發展的優秀思想和最新成果,促進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平等、和諧發展。
2.在內容方面,以中國民族學和民族問題為基本內容,構建符合中國和世界民族新發展的知識體系。
3.在方法方面,採用實證的、思辨的、比較的、綜合的多種方法,定性與定量結合,描述與分析綜合結合,田野與文獻結合,充分使用現代科學技術,促進民族學研究有更加廣闊的道路。
4.在視角方面,認為民族是一個包含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歷史、心理及種族、生物等各種因素的群體,是一個綜合的社會群體,全方位研究揭示民族的各個方面,是民族學的顯著特色。
5.在思想傳統方面,繼承中國古代對民族實體、民族關係、民族問題豐富而深邃的思想認識,吸取中國歷史上處理和對待多民族國家民族問題的經驗、政策和方法,使民族學在具有數千年多民族共處歷史以及積累了深厚傳統民族思想的中國,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和發展。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少數民族族體通論
一、世界民族的多樣性
二、氏族、部落與民族
三、民族的概念
四、關於民族的產生和形成及其與國家、種族的關係
五、關於中國少數民族的形成
六、民族與社會及民族共同體的發展
第二章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通論
一、少數民族語言的系屬
二、漢藏語系語言
三、阿爾泰語系語言
四、其他語系語言
五、少數民族的文字
第三章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通論
一、少數民族文化的構成
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構
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特點
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性質
第四章 歷史上民族關係通論
一、關於中國歷史上民族關係的性質、特點和主流
二、關於歷史上的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
三、關於“主體”民族問題
第五章 中國歷史疆域通論
一、關於歷史上“中國”一詞的含義
二、歷史上中國的疆域及其形成
三、確定中國歷史疆域的原則
第六章 各民族共創中華通論
一、族體上的相互吸納
二、祖國疆域的共同開拓
三、經濟上的開發和相互促進
四、對中國政治歷史文化傳統的維繫
五、對中華文化寶庫的豐富
六、反對侵略,保衛中華
七、對中國民主革命做出的巨大貢獻
八、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
九、共鑄中華民族精神
第七章 中華民族通論
一、關於“族群”
二、關於“中華民族”
三、關於“中華民族精神”
四、關於“中華民族凝聚力”
第八章 歷史上民族戰爭和少數民族人物通論
一、關於歷史上的民族戰爭
二、關於歷史上少數民族人物的評價問題
第九章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文化演變通論
一、北方草原少數民族文化系統及其演變和特點
二、東北松遼平原少數民族文化系統及其演變和特點
三、西域古代少數民族文化系統及其演變和特點
四、黃河上遊民族文化系統及其演變和特點
五、西藏高原民族文化系統及其演變和特點
六、東南、西南丘陵紅土地帶民族文化系統及其演變和特點
第十章 民族與宗教通論
一、宗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我國少數民族宗教信仰的特點
三、我國少數民族信仰的宗教分類
四、西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與宗教
五、宗教與我國少數民族的現代化
第十一章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遷徙通論
一、我國古代少數民族的遷徙是普遍現象
二、我國古代少數民族遷徙的原因
三、我國古代少數民族遷徙帶來的影響
後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