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聯集成

中國對聯集成

本書根據《中國對聯集成·湖北卷編纂方案》的規定,對所收集整理的作品,予以分類編排。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凡屬湖北省範圍內的人、地、事、物的各類對聯作品,均為本書入編對象。 凡湖北籍的港澳台胞、海外華人以及在外省工作的湖北籍人和外省人、外國人所寫有關湖北的人、地、事、物的對聯作品,均可入編。凡湖北人寫外省題材的聯作,亦可酌選入編。 本書按對聯屬性和分類方法,分為山水園林、寺觀祠宇、堂館居室、跨類目或歸屬不明的作品,分別編入相近類目或“雜題”等類目中。 為尊重歷史,尊重地方民俗民風,本書收錄了各類歷史人物和各地民間作品。這類作品,作為資源,對其內容和平仄對仗的要求適當放寬。 本書對古今作者的簡介,以第一次出現為準,著重介紹名人名家。凡湖北作者,只註明其出生縣市,省去“湖北”二字。作者生平不詳,不注。作者簡介附於“簡注”之中。“簡注”重點放在用曲和疑難字詞上,可不注者一律不注。對古代作品中的缺損之一,一律保持原貌。有問題的字詞,則在“校勘”中註明“存疑”或“待考” 本書收入的同一聯題的多副對聯,從第二副起,用“又”字代替聯題。同一聯題的作品,按時間先後排列。 同一作者同一聯題的多副對聯,從第二副起,不列作者姓名,其聯作按字數多少依次排列。

編纂工作

《中國對聯集成》的編纂工作,是中國楹聯學會統一規劃、於1994年啟動的一項巨大工程。目前目前已完成出版了河南卷、湖北卷、貴州卷、北京卷、廣東卷以及數十家縣市卷本,江西、湖南、甘肅等省也都在抓緊編纂之中。日前,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召開會長會議,對浙江卷的編纂事宜作了研究,並就此問題向中國楹聯學會作了報告,再次表達了願意獨立承擔此責的意願。6月18日中楹會批覆學會,要求“集中精力,抓緊時間,在抓落實上狠下功夫。”

6月30日、7月17日,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先後兩次召開會長辦公會議,對《中國對聯集成》浙江卷的組織編纂工作作了專題研究和部署,提出要把此項工作作為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和我省創文化大省的一項重要文化工作來認真落實,力爭在2011年12月底完成“浙江卷”的編纂工作,並把該項列為學會近三年的特別重要工作。

學會決定成立以錢法成會長為主任的組委會,並聘請各地區主管宣傳、文化的黨政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為組委會成員。學會首席顧問薛駒、名譽會長翟翕武擔任組委會總顧問,戴盟、張學理擔任顧問。並專門成立的編輯部,由學會楹聯總部擔綱。同時要求各地區的團體會員根據實際情況,組成地區卷編委會編輯部。

該項工作於7月27日正式啟動,8月1日召開了第一次編輯會議,對這一工程進程的總體構想和編纂要領進行了研究和討論。指出“浙江卷”要充分顯示出浙江楹聯文化的歷史長度、質量水平、特色特點、作者地域散布廣的狀況,要把“浙江卷”編成一部既有代表性又能反映浙江楹聯文化全貌,具有可讀性和資料性雙重效果的好書,為浙江創文化大省添上濃重的一筆。全省各團體會員也積極回響,平湖市、浦江縣、金華市婺城區、桐鄉市、東陽市等地或在酌釀方案,或已制定初案,或已成立編委會。《中國對聯集成》浙江卷編纂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書籍摘選

……

《中國對聯集成·湖南雙峰卷》書籍摘選

題詠秋瑾陵墓聯

佚名題浙江省杭州西湖秋瑾墓:

冤沉七字;

墓表千秋。

又:

秋菊有佳色;

社會惜斯人。

又:

秋氣塞天地;

春社開湖山。

又:

留芳千古仍遺憾;

現俠當時一郡驚。

又:

共和五載競前功,莫名直抗羅蘭,歐亞東西,烈女雙烈;

風雨一亭還慧業,抔土重依武穆,湖山今古,秋社千秋。

虞廷題浙江省杭州西湖秋瑾墓:

軒亭碧血足千古;

嶽麓青磷恨一丘。

又:

江漢秋陽,媲列羅蘇三鼎峙;

黃纑碧血,低回肝膽一崑崙。

武問梅題浙江省杭州西湖秋瑾墓:

七尺遺骸,魂歸故土;

一腔熱血,淚滴中原。

林典題浙江省杭州西湖秋瑾墓:

韻事話六橋,欲喚蘇卿語越恨;

沉冤埋七字,應教貴福跪秋墳。

朱史、呂兆熊合題浙江省杭州西湖秋瑾墓:

哀哉秋雨秋風,東浙暗無光,女豪傑含冤七字;

好是元年元月,西湖靈不昧,後英雄追悼孤魂。

題詠秋瑾故居聯

吳芝瑛題浙江省紹興秋瑾故居:

英雄尚毅力;

志士多苦心。

又:

雲噴筆花騰虎豹;

風翻墨浪走蛟龍。

(胡如莊提供)

馮翊(北伐軍師長):

十年教訓,君子成軍,溯數千載祖雨宗風,再造英雄于越地;

九世復仇,春秋之義,願爾多士修鱗養爪,毋忘寇盜滿中原。

吳芝瑛題紹興秋瑾故居聯:

觀天地生物氣概;

讀古今經世文章。

(鄧文軒供稿)

熊尚鴻(湖南衡陽):

衝破封建牢籠,為獻丹忱馳異國;

配契約盟會友,誓將碧血灑神州。

蕭身鐸(湖北麻城縣):

碧血丹心中華英烈

忠魂俠骨巾幗先驅。

陳都(湖南祁東縣):

頭落紫軒,民主星沉悲且壯;

血澆黃土,自由花綻艷而芳。

王洗塵(台安縣):

人似秋風,敵如敗葉紛紛落;

心同瑾玉,情若冰壺日日清。

張蓬園(安徽東至縣):

鑑湖女俠多豪強,救國救民,當代功勳垂竹帛;

巾幗英雄何壯哉,秋風秋雨,至今情景貯軒亭。

周廣徵(安徽銅陵市):

倡導平權,義炳丹心穿皖浙;

疾呼民主,甘拋碧血灑軒祠。

鄭文淦(湖北羅田縣):

何處招魂,秋風秋雨軒亭口;

當年鳴壁,龍種龍泉女俠心。

張守良(湖北麻城縣):

詩詞巨匠,革命先知,壯志引風雷,笑對屠刀,春潮洗盡英雄淚;

閨閣紅顏,學堂師範,勛名留竹帛,冤埋干將,夜月招來俠女魂。

趙偉(遼寧海城):

留正氣於乾坤,救同胞於水火,猛士甘拋碧血書青史;

繼竟雄之意志,圖中國之富強,我儕再鼓英風展壯猷。

李西亭(湖北武漢市):

仗劍走天涯,怒目橫眉向狼虎;

孤山埋俠骨,雄心壯志勝男兒。

胡青錢(湖南湘潭縣):

義薄雲天,仗劍洗綱常日月;

豪吟風雨,從容為革命犧牲。

張國棟(遼寧瀋陽市):

勇也鑑湖,叛逆沖牢籠,兩渡重洋尋革命;

壯哉俠女,結盟反帝制,一腔碧血灑中華。

吳盛元(新疆烏魯木齊):

女性俠魂含劍氣;

詩才將度帶豪光。

甘顯宗(廣西平南縣):

秋氣縱橫,俠女丹心匡社稷;

瑾懷磅礴,軒亭碧血壯河山。

何國衡(江蘇睢寧縣):

舍家革命,救國拯民,巾幗英雄稱女俠;

取義成仁,光榮壯烈,鑑湖女俠是英雄。

廖仲敏(四川綿陽市):

仗劍走天涯,敢棄頭顱驅撻虜;

披鱗誅逆首,不輸巾幗愧鬚眉。

羅介華(湖南南縣):

巾幗雄風摧霸業;

軒祠秋雨吊英靈。

孫德孚人(遼寧丹東):

七字悲歌天落淚;

一腔碧血劍生花。

彭永生(天津市):

光復聯盟,紅顏綠鬢英堆氣;

渴求真理,碧血丹心烈士魂。

王亮(吉林榆樹市):

碧血丹心寒敵膽;

豪情壯志勝鬚眉。

倪長貴(陝西洛南縣):

救國救民血灑軒亭口;

愁風愁雨瑾昭後繼人。

(劉鎮華供稿)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