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婚禮

中國婚禮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地方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

中國婚禮中國婚禮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地方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

歷史

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禮,即「訂婚」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里,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式,這些程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婚禮的三個階段婚前禮,即“訂婚”傳統中式婚服(明制)
正婚禮,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
婚後禮,是“成妻”、“成婦”或“成婿”之禮,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
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里,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式,這些程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歷史記載據禮記昏義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皆主人筳幾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於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而所謂的六禮,據儀禮的記載,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據說六禮是創於周朝的,有學者認為周文王時代已有六禮,不過亦有人不從六禮。
漢平帝元始三年,劉歆等雜定婚禮,四輔公卿大夫傳千朗史家屬可行親迎,次年立皇后亦納采、卜吉。魏晉南北朝時,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禮都沒有請迎,自東漢到東晉時很多時都不依六禮成婚。
唐代以後,皇太子開始請迎,而親王的婚禮都會依隨六禮。後來暨“問名”於“納采”和“請期”於“納成”;是故雖然概念上還是依六禮而行,實際上只有“納采”、“納吉”、“納徵”和“親迎”四禮。而朱子家禮更將“納吉”和“納徵”合為一禮,所以只有三禮。
元朝時,婚禮會加多議婚一禮。
明朝洪武元年時,方以朱子家禮為標準制定婚禮。
清朝時,據通禮記載,漢官自七品以上共有九禮,但都拼入了成婦成婿之禮,而古代的六禮亦只餘下“議婚”、“納采”、“納幣”、“請期”與“請迎”五禮。其他士、庶人結婚都比較簡單,而民間的婚禮一般都會依朱子家法進行。

漢族婚俗

過去漢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大都是父母從小就給訂了婚,有的還指腹為婚,即孩子還未出生,雙方父母就為他們確立婚姻關係

廳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於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實行族外婚時遺留下的規定。春秋時,人們同姓婚會造成後代畸型及不育已有進一步認識,但同姓婚配仍在貴族中時有發生。戰國後,以氏為姓,漢代以後,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對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一宗唐律,同姓為婚乾杖而離之。明、清時地域更大,人口眾多,早成為以地域為基礎的社會,取代了原先以血緣為基礎的氏族。故《明律例》與《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為二,中表面規定兩者皆禁止通婚,實際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結婚。清末冊律,將同姓不婚與親屬不婚合併,只禁止同宗結婚。
訂婚前要請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訂婚時,由男方給女方一些財物作“訂禮”,結婚時女方也要帶給男家很多財物,叫“陪嫁”。
舉行婚禮那天,新郎要坐上禮車或花轎,到女家去"迎親",禮車或花轎前邊有樂隊。新娘被迎進男家後,要參拜天地和父母。禮畢,新婚夫妻入洞房。這時男家設宴款待前來賀喜的親朋。有的地方還有鬧洞房、聽壁腳的習慣。
查日子:漢族婚姻風俗。又稱報日子。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農村議婚訂婚的一個步驟。男女青年相識了解後,稟告父母,托媒溝通,男方給女方送彩禮,然後定婚期。
舊時多先請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進行。有些地方雙方家長相會為子女訂婚。如全州縣一帶,雙方意見一致後,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給女方,約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長和舅舅到男家相會,男方設宴款待。小伙子執壺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後敬自家舅舅,然後先客後主依序敬酒。雙方商定婚期,訂婚告成。爾後男女送女方重禮、聘金,女方準備嫁妝,男方準備家具,依期舉行婚禮。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對糯米粑(俗稱“團圓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領神會,盛情款待並請左鄰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議將婚期提前。
賀郎歌: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興安縣一帶。拜堂、晚宴後,親友簇擁新郎於正廳,唱賀郎歌。即興現編賀詞,也有戲謔、詼諧之詞。親友唱一首,新郎飲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閉門以待,男女對唱《開門歌》,盡興方開門。進門後唱歌鬧房,由“恭賀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飲到10杯(酒力不勝者可由男歌手代飲)。然後唱《交歡酒》,新人雙雙同飲一杯。最後歌手扣門唱《扣門歌》以結束婚禮。
坐紅堂: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男女青年結婚前夕分別在自家祭祖並接受尊長訓誡。新娘穿紅掛飾,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細聲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敘姐妹情。姐妹們叮囑新娘過門後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贊新郎俊秀勤勞。當新娘訴說不如意的心事時,姐妹們多方勸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別並贈禮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廳,接受長輩勤儉理家,為人處世之教。教導結束老人退堂,小伙子們說笑打諢追新郎,歡樂深夜方散。
討鑰匙: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北全州縣一帶。新娘之嫁鑰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親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親郎送封包討鑰匙,以便拜堂後打開箱子,展示其中穀米錢物,象徵婚後五穀豐登、家庭富裕。送親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親郎收下封包,新郎討得鑰匙後,歡歡喜喜與新娘拜堂。
看屋:漢族婚俗之一,農村議婚中的一個重要程式。又名看家門、查家。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屆時女方和兩位稱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親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訪家況(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設宴款待。媒人介紹議婚雙方相識。女方親友代提財禮要求,男方當時通常一概應承,並贈諸賓客“行腳錢”。次日,雙方通過媒人細議。有些地方還允許進入議婚男子內室翻箱倒櫃察真情實況,之後再通過媒人議婚。
黑房搶親: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桂東賀縣一帶。在下程山區,新娘哭嫁兩天兩夜後,過門之日清早與女伴們同藏黑房。男女迎親隊伍到達後,新娘的兄長(或堂兄表哥)和親威中的男青年破門而入。女伴擲沙子揮竹枝抵抗。搶者力圖將女伴們拖出門外以排除干擾。如兩個搶者敗陣,則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強背出門。再由男方迎親隊中的兩個(或4個)女子輪流背新娘到郎家。搶親角逐中,男給女抹鍋煙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搶婚遺風演變為男女青年的打鬧嬉戲。
拜堂彩語: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廣西多數縣鄉。婚禮中的一個重要程式。常由新郎的舅舅點燃供桌上的一對喜燭,並說彩話賀喜祈福。如桂東賀縣一帶常用彩語:“龍獨光光,高照華堂,夫妻並壽,福祿成雙”、“手拿花紅丈二長,恭喜外甥娶新娘,鸞鳳和鳴添福壽,夫妻和睦百年長。”祝詞說完後,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並對拜成親。
回門:舊時漢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娘家,拜蠍妻子子的父母及親屬。自親迎始的成婿之禮,至此完成。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後世各地名稱不一,宋代稱“拜門”,清代北方稱“雙回門”南方稱“會親”,河北某些地區稱“喚姑爺”,杭州稱“回郎”。近代通鮑在婚後第三天,又稱“三朝回門”。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新婚夫婦或當日返回,或留住數日,若留住時,則不同宿一室。

婚前準備

婚禮前半年
1、確定婚期的大致日子
動員人員:雙方父母長輩
你們需要坐下來,翻翻老黃曆,挑挑好日子。
2、確定婚禮預算
動員人員:自己實力不夠,只好求助父母
你們從現在起,就要把各自的存摺放在一起,仔細加一加,看看兩人經濟實力。一般父母也會貼一些。
3、確定婚禮形式
動員人員:有創意天賦的所有熟人
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你們可以確定婚禮形式,如飯店婚禮,教堂婚禮,集體婚禮等;也可以讓你的朋友們想出新穎的形式,做一對與眾不同的新人。
4、準備你們的新房
動員人員:裝潢公司和這領域的朋友
這時候你們可以開始不止新房,採購家具電器等。就象燕子銜泥一樣,構築屬於你們自己的溫馨小家。
5、蜜月計畫
動員人員:旅行社和懂玩的朋友們
首先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旅行社並且正好檔期還是很麻煩的。其次,現在你們還比較空,有機會參考些資料和請教些朋友。最後就是現在蜜月游準備出國瀟灑一番的人越來越多,準備提前辦護照。
6、禮服的訂製
動員人員:好裁縫
一般如果新娘婚紗準備租的話,這是應該留心起來。而且新郎的西裝 總是要做吧,慢工出細活,現在就可以量體裁衣啦!
7、新人保養
動員人員:新郎新娘
新人如果想在婚禮時容光煥發,保養起碼就要從這時開始。
8、婚前體檢
動員人員:新郎新娘
婚檢的重要性可以免除很多後患。
婚禮前三月
1、婚宴地點的確定
動員人員:飯店管理人員和該行朋友
如果你們挑的日子飯店都很熱門,就要儘早預定,以免麻煩。請教朋友關於選定飯店的菜餚特色,以確定是否符合你們的要求。
2、擇日搬家
動員人員:搬場公司和親朋好友
你們就要告別父母的家,自己的東西要整理,必需的日用品也要買齊。
3、婚紗婚禮攝影
動員人員:專業攝影公司和精於此道的朋友
4、婚戒選擇
動員人員:新郎新娘
挑一下你們的婚戒吧,從此情定今生
5、決定蜜月遊程
動員人員:旅行社
婚禮前一月
1、準備協助人員名單
動員人員:親朋好友
你們需要很多人的幫忙,快點想想你們死黨吧!
2、統計來賓名單
動員人員:長輩和統計學系畢業的朋友
長輩會給你最詳細的家族關係表,漏了誰都不好!
3、拍攝婚紗照
動員人員:婚紗攝影店
4、請假
動員人員:老闆、人事主管
你必須為你的婚期請假,如果是白領,還會為了你的蜜月和老闆周鏇,現在就要努力把近期手頭的工作做完,給主管一個好印象,請假就有望。
5、遷戶口
動員人員:戶籍機關
遷戶口的圖章、程式非朝夕之工啊!
婚禮前三周
1、訂車訂蛋糕訂酒席
動員人員:飯店人員和出租公司
如果要好車,就得趕緊訂了。還有大蛋糕的式樣也可以看看了。幾桌酒席也該確定了。
2、儀容整理
動員人員:美容美髮院和買衣閨中好友
新娘要修剪頭髮,並試妝。還要為結婚時的衣服鞋子逛街。
婚禮前一周
1、召集大會
動員人員:所有工作人員
確定各自任務,匯報完成情況,協調下一步工作。
2、美容全身護理
動員人員:美容院
3、整理行裝
動員人員: 新郎新娘
婚禮前三天
1、布置會堂
動員人員:工作人員
布置喜慶會堂,寫好各席名單。
2、訂花
動員人員:花店
3、取禮服
動員人員: 禮服店
試穿一下,萬一不好,還來得及改。
婚禮前一天
1、所有工作再確認
動員人員:所有工作人員
匯報各自情況,分配明天任務。確定萬事俱備!
2、休息
動員人員:新郎新娘
雖然這是單身的最後一天,也許有朋友邀你們出去,但是一定要早點休息。
結婚,真是幸福+辛苦!

婚禮誓詞

第一階段
是1949年前,結婚時新娘蓋著紅蓋頭,拜堂時聽行禮官號令,過程中夫妻雙方不講話,動作禮節多,談不上結婚誓詞。
地

第二階段
是1949年後五六十年代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當時結婚都要唱一些抗美援朝或者大躍進的歌曲。在主持人的啟發下,新人會表示一下婚後的態度,這就有了“誓詞”,如“團結互助,勤勞持家”,“互幫互助,攜手共進”,“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等等。
第三階段
是“文革”時期,結婚時政治氣氛也很濃,夫妻雙方在場帶毛主席語錄,要朗讀或背誦幾段,最流行是“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所謂誓詞就是向毛主席的像表忠心,常用當時流行的口號式的話,如:“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兩心變一心,革命不變心”,“成家不忘本,永遠幹革命”等,在“極左”時期,有的甚至刀光劍影:“不但要解放自己,還要解放全人類”,“我們不能光看到革命的紅旗飄飄,也要看到階級敵人還在磨刀霍霍!”
第四階段
是改革開放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人們開始屏棄帶有“文革“那一套,出現象“互敬互愛”,“白頭偕老”等誓詞。後期西式的白色婚紗及教堂婚禮走進中國,許多人模仿,結婚誓詞也很莊重,如“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離”或“至死不渝”等。
第五階段
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此時婚禮基本上都是中西合璧,豐富多彩,結婚誓詞也越來越個性幽默。有的誓詞就讓人印象深刻。新人互稱:“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據統計,中國現在一半以上的新人結婚會採用個性幽默的結婚誓詞。

習俗流程

1、祭拜: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舉行。
2、安慶禮: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3、中國結婚習俗結婚當天
4、祭祖:男方出門迎娶前,應先祭祖。
5、迎親: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六的倍數最佳。
7、燃炮:迎親禮車應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祝。
8、食姐妹桌:新娘出發前要與家人一起吃飯,表示別離,大家要說吉祥話。
9、請新郎:禮車至女家時,一男童持茶盤恭候新郎,新郎下車後予男孩紅包答禮,再進入女家。
10、討喜:新郎與女方家人見面問好之後,應持捧花給待嫁之新娘,此時新娘之姐妹或好友應刻意阻擾,經新郎哀求後以九九九元紅包禮成交,喻長長久久。
11、蓋頭紗:新郎予捧花後,將新娘頭紗放下並挽出大廳。
12、拜別:新郎與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別,新郎行鞠躬禮即可。
13、出門: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長輩持竹篩或黑傘護走,進入禮車。
14、禮車:應懸掛一棵由根至葉的竹子,根上掛著蘿蔔,意有頭有尾。禮車後方則有朱墨畫的八卦竹飾。
15、敬扇:新娘上禮車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於茶盤給新娘回贈紅包禮。
16、不說再見:當所有人要離開女方家時,絕不可向女方家人說再見。
17、潑水:新娘上禮車後,女方家長將一碗清水、稻穀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18、擲扇:禮車啟動後,新娘將扇子擲至窗外,謂棄壞性子;擲扇後應哭幾聲,且在禮車後蓋竹篩象徵繁榮。
19、迎娶隊伍以竹篩為先,青竹連根帶葉,竹端系豬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20、燃炮:一路燃放禮炮,車抵男方家門時,家人應燃炮竹。
21、摸橘子:由拿著兩個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輕摸橘子,並贈紅包答禮。
22、牽新娘:新娘下禮車時,由男方一福氣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持新娘入廳。
23、忌踩門檻:門檻代表門面,故新人應橫跨門檻過去。
24、新娘入廳後要跨過火盆踩碎瓦片。
25、敬茶:將新娘介紹給家中長輩認識。
26、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27、進洞房:以竹篩覆床,桌上置銅鏡壓驚,新人共同坐在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同心,並求日後生男。然後新郎掀開新娘面紗,合飲交杯酒、吃甜湯,象徵早生貴子。
28、忌坐新床:婚禮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29、觀禮喜宴:宴請客人,同時舉行觀禮儀式。
30、送客:喜宴完畢後新人立於門口端喜糖送客。
31、吃茶:由男方已婚親友喝新娘的甜茶說吉祥話並贈紅包。

注意事項

1、在婚禮高峰期的時候儘量避開高峰日
由於氣候、環境的因素,各地都有不一樣的婚禮高峰期,新人們都希望在好日子裡舉行婚禮,在挑選婚禮日期時一定要先了解要舉辦婚禮城市的婚禮高峰期及高峰期里的高峰日,
在
並且儘量在高峰期里避開這些時間。這樣對選擇攝像、司儀、酒店、花車、禮服等有很大好處,可以降低婚禮預算或者提高婚禮的質量。其實有時只需要提前或推後一天,就可以訂到心儀已久的好車,選到最理想的飯店,有最好的司儀為你主持婚禮,連親戚好友也不用為同時應付幾場婚禮而發愁。所以在一年之中挑選一個對自己來說很重要,很有紀念意義,而對別人卻是很普通的日子。
2、婚禮當天的天氣情況
大多數的新人們希望結婚的那一天會陽光燦爛。如果對於婚禮當天的天氣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就可以預先做出一些應對的安排。現在一部分大城市的氣候中心可以提供一些特色的服務,比如:10天、7天之內的氣候預測;30天內的趨勢預報;3天之內的氣候信息等,新人們挑選婚禮日期時,可以以此做參考,儘量避開糟糕的天氣。
3、要避開新娘月經期
一定要儘可能地讓婚禮日期避開新娘的月經期。方法有兩種,一是新娘的生理周期很有規律,可以計算出月經期;二是不可避免的挑選到新娘的生理周期或其生理周期不規律時,可以在婚期來臨前10天向醫生請教,如果沒有禁忌症,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在婚期前服用藥物將月經期往後推移。
4、考慮雙方的工作計畫
在籌備婚禮、舉行儀式、婚宴的那些日子,新人通常無法專注於工作。所以,在定下婚禮日期的時候要參考一下年度的工作計畫,不要選擇工作高峰期或出差前後,這樣不僅可以請到充足的假期還可以避免因為突發的工作事件無法如期舉行婚禮的情況。
5、"吉日"的傳統規則
國人在婚嫁迎娶上習慣選擇一個良辰吉日來討個吉祥如意。一般在擇吉日時通常會認為:吉日最好是潤年。而在月初圓的"中秋節",即農曆八月是最適合辦婚禮的月份。

各種禁忌

1.生花易於枯萎,故婚事諱之,只有連招花和石榴不禁。因為前者的紅色花瓣開自葉心,其狀可以意喻閏女出嫁,誠等丈夫,後者則意諭多子多孫。
2.新婦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財運。
3.安床後到新婚前夜,準新郎忌一個人獨睡新床,要找個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同睡在新床上。否則俗謂〝困空鋪,不死尪,亦死某″認為是凶兆。
4.結婚當天,新娘出門時,姑嫂均要迴避,不能相送。因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掃”同音,都不吉利。
5.成親之日,新娘離開娘家時,大家要哭得越快越好,“哭發哭發,不哭不發”不哭的話反而禁忌
6.婚後三日,新人回門,須在當天日落以前趕回夫家,不能留宿。萬一有特殊原因無法回家,夫妻也要分開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衝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7.迎娶途中,若花轎和花轎相逢,叫做“喜沖喜”,會帶來不祥。解決的辦法是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是雙方媒人各以預備的花交換,這叫做換花。
8.孕婦及帶孝者都不能目睹新人出門或過門,更不能觸碰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的物品。
9.新郎到女家接新娘時,新娘可能離開娘家或在過度興奮下喜極而泣,這也甚為普遍而不成問題(甚至是好事,留下“水頭”旺女家)。但過門至男家後就不能流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