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流通競爭力報告·2008

中國城市流通競爭力報告·2008

城市流通業人均密度總體情況 城市流通業空間密度總體情況 流通業資本規模密度配置總體情況

基本信息

作 者:馬龍龍 編 叢 書 名:出 版 社:中國經濟出版社ISBN:9787501790821出版時間:2009-04-01版 次:1頁

數:430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中國經濟

內容簡介

《中國城市流通競爭力報告·2008》力求數據翔實、圖表清晰、分析點評和趨勢預測準確,力求為國家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巨觀調控提供客觀的決策依據,為產業發展與企業經營提供全面的信息資料,為相關研究學者、工商企業管理者和其他決策者搭建廣泛的交流平台。它表達了我們對中國城市流通發展的理性認知,記錄了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在流通領域的發展水平和運營成效;更代表了我們對中國市場和流通產業發展的殷殷期待,書寫了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完善背景下中國城市市場繁榮、流通產業升級、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美好藍圖。願這部報告能在引發廣大有識之士共鳴與思考的同時,見證中國城市經濟的騰飛和中國市場的成熟。

目錄

導語
第1章 引言
1.1 基礎研究
1.1.1 城市流通綜合競爭力
1.1.2 城市流通特色競爭力
1.2 研究對象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城市流通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2.1 評價指標篩選原則
2.1.1 理論全面性原則
2.1.2 可操作性原則
2.1.3 規範性與可比性原則
2.1.4 動態性原則
2.1.5 產業特性原則
2.2 指標體系構建思路
2.2.1 橫向指標
2.2.2 縱向指標
2.2.3 橫縱向交叉指標
2.2.4 重點主題指標
2.3 評價指標框架體系
2.4 指標體系分類說明
2.4.1 規模指標
2.4.2 結構指標
2.4.3 密度指標
2.4.4 設施指標
2.4.5 效率指標
2.4.6 消費滿足力指標
2.4.7 貢獻力指標
2.4.8 輻射力指標
2.4.9 成長力指標
第3章 城市流通規模比較
3.1 投入規模
3.1.1 流通業固定資產投資額
3.1.2 流通業從業人員
3.1.3 限額以上流通企業資本規模
3.2 產出規模
3.2.1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2.2 批發零售業購、銷、存總額
3.2.3 流通業增加值
3.2.4 貨運總量
3.3 城市流通業規模總體評價
第4章 城市流通結構比較
4.1 市場結構
4.2 規模結構
4.2.1 流通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4.2.2 流通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占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重
4.3 所有制結構
4.3.1 公有制企業銷售額比重
4.3.2 對外依存度
4.3.3 股份制企業銷售額比重
4.4 產業結構
4.4.1 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4.4.2 流通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比重
4.4.3 流通業增加值結構分析
4.5 人員結構
4.5.1 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占社會從業人員比重
4.5.2 流通業從業人員占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
4.5.3 流通業從業人員結構比較
4.6 批零結構
4.7 業種結構
4.7.1 批發業業種均衡度
4.7.2 批發業業種特色度
4.7.3 專業零售業業種均衡度
4.7.4 專業零售業業種特色度
4.8 業態結構
4.8.1 綜合零售比重
4.8.2 專業零售比重
第5章 城市流通密度比較
5.1 城市流通密度總體情況
5.1.1 城市流通業人均密度總體情況
5.1.2 城市流通業空間密度總體情況
5.2 商品交易市場營業面積密度配置情況
5.2.1 商品交易市場營業面積密度配置總體情況
5.2.2 商品交易市場營業面積分地區密度配置情況
5.2.3 商品交易市場營業面積密度矩陣分析
5.3 流通業活動單位數密度配置情況
5.3.1 流通業活動單位數密度配置總體情況
5.3.2 流通業活動單位數分地區密度配置情況
5.3.3 流通業活動單位數密度配置矩陣分析
5.4 流通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密度配置情況
5.4.1 流通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密度配置總體情況
5.4.2 流通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地區密度配置情況
5.4.3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密度配置矩陣分析
5.5 流通業增加值密度配置情況
5.5.1 流通業增加值密度配置總體情況
5.5.2 流通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地區密度配置情況
5.5.3 流通業增加值密度配置矩陣分析
5.6 流通業資本規模密度配置情況
5.6.1 流通業資本規模密度配置總體情況
5.6.2 流通業資本規模分地區密度配置情況
5.6.3 流通業資本規模密度配置矩陣分析
5.7 流通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密度配置情況
5.7.1 流通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密度配置總體情況
5.7.2 流通業資本規模分地區密度配置情況
5.7.3 流通業固定資產投資密度配置矩陣分析
5.8 流通業從業人員密度配置情況
5.8.1 流通業從業人員密度配置總體情況
5.8.2 流通業從業人員分地區密度配置情況
5.8.3 流通業從業人員密度配置矩陣分析
第6章 城市流通設施比較
6.1 商業網點
6.1.1 流通法人企業數
6.1.2 流通業產業活動單位
6.1.3 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數
6.1.4 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面積
6.2 物流設施
6.2.1 運輸車輛保有量
6.2.2 每萬平方公里公路通車裡程數
6.2.3 每萬平方公里鐵路運營里程數
6.2.4 航空起降架次
6.3 星級賓館
6.4 網際網路
6.5 城市流通設施比較總結
第7章 城市流通效率比較
7.1 人員效率
7.1.1 流通業從業人員人均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7.1.2 流通業從業人員人均完成流通業增加值
7.2 資本效率
7.2.1 流通業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7.2.2 流通業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增加值
7.3 網點效率
7.3.1 商品交易市場效率
7.3.2 單店效率
7.4 流轉效率
7.5 競爭效率
7.5.1 商流競爭力係數
7.5.2 物流競爭力係數
7.6 流通企業效率
7.6.1 流通業資本報酬率
7.6.2 流通業資金利稅率
7.6.3 流通業固定資產實現利稅率
7.6.4 商業資本周轉率
7.6.5 流通業成本利潤率
7.6.6 商品交易市場坪效
7.6.7 連鎖經營企業坪效
第8章 城市流通消費滿足力比較
8.1 城市消費水平識別和比較
8.1.1 消費水平和流通的關係
8.1.2 指標的選取和對選擇城市消費水平的一般性比較
8.1.3 消除收入影響因素後對選擇城市消費水平的比較
8.1.4 進一步消除價格影響因素後對選擇城市消費水平的比較
8.2 城市消費能力識別和比較
8.2.1 消費能力和流通的關係
8.2.2 指標的選取和對選擇城市的消費能力一般性比較
8.2.3 考慮收入後的城市消費能力分析
8.2.4 流通對城市消費能力覆蓋率分析
8.3 城市消費結構識別和比較
8.3.1 消費結構和流通的關係
8.3.2 指標的選取和對選擇城市的消費結構的比較
8.3.3 從耐用和非耐用消費品增長上動態考察城市流通競爭力
第9章 城市流通貢獻力比較
9.1 經濟貢獻力
9.1.1 經濟貢獻率維度分析
9.1.2 GDP維度分析
9.1.3 區域維度分析
9.2 經濟拉動力
第10章 城市流通輻射力比較
10.1 商流輻射力
10.2 貨源輻射力
10.3 客源輻射力
10.4 引資輻射力
10.5 物流輻射力
第11章 城市流通成長力比較
11.1 投入增長
11.2 產出增長
11.3 產業升級
11.4 需求成長
第12章 城市流通競爭力評價
12.1 城市流通競爭力綜合評價體系
12.2 中國城市流通競爭力水平與結構考察
12.3 中國城市流通競爭力提升戰略

精彩書摘

(1)經濟貢獻力
經濟貢獻力是流通業增加值的增長量與同期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量的比值,是評價流通業對地區經濟發展所作貢獻的重要指標,反映了流通業商品流通最終勞動成果的變動對城市經濟發展最終價值變化的影響,對城市制定流通業相關政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是衡量城市流通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數據來源於2008年各城市統計年鑑.
(2)經濟拉動力
經濟拉動力是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與流通經濟貢獻率的乘積,反映了流通業的增長對地區國民經濟的帶動效應,體現流通業發展對城市競爭力提升的重要作用。數據來源於2008年各城市統計年鑑。
(3)流通先導性
流通先導性直接反映了流通作為城市先導產業的屬性,反映流通業在促進城市內需和消費方面的積極影響,體現流通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流通先導指數通過計算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和生產總值之間的關係,並與全國平均水平進行比較,衡量消費對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計算公式為:
流通先導指數=(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區生產總值)/(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國內生產總值)
若計算結果>1,則認為城市為消費型城市;否則,則認為城市為非消費型城市。該指標數據均來源於2008年各城市統計年鑑。
流通業先導程度通過計算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和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之差,考察消費對城市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反映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力,從而發現城市在開發消費需求方面的潛力。該指標數據均來源於2008年各城市統計年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