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是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直屬的科研事業單位,為國家非營利性科研機構。

概況

既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地質隊伍‘野戰軍’的科研和技術方法創新支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岩溶地質基礎理論與套用研究工作,承擔岩溶地質調查與評價工作。

岩溶地質研究所人員編制數為275人(含非營利編制120人)。全所現有人員294人,其中:在職職工167人,離退休人員127人。在職職工中,科技人員121人,其中:正高級職稱24人(含院士1人),副高級職稱41人;中級職稱32人,初級職稱24人,其他46人。
岩溶地質研究所是中國地質學會岩溶專業委員會和洞穴專業委員會的掛靠單位,由我所主辦的《中國岩溶》是我國唯一公開發行的岩溶學術性刊物。岩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為國土資源部、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岩溶生態系統與石漠化治理重點實驗室為中國地質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職責和任務

立足西南八省(市、區),面向全國,承擔基礎性、戰略性和前瞻性岩溶地質研究和調查評價工作;開展岩溶動力系統運行規律研究,發展現代岩溶學理論;承擔岩溶礦產資源、洞穴資源調查評價及石漠化調查研究和治理工作;承擔岩溶水文地質、災害地質調查研究和監測評價工作;建設全國岩溶地質資料庫,開展岩溶地質信息化社會服務;開展相關地質科學技術研究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中心提供支撐;進行分析測試、地下水示蹤等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廣套用;開展岩溶研究的科技開發、技術服務工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岩溶研究中心提供支撐。

組字機構

所長辦公室
黨委辦公室
科技外事處
財務資產處
人事教育處
條件保障處
岩溶動力學研究室
岩溶區域地質研究室
岩溶資源研究室
岩溶生態與石漠化研究室
岩溶工程與災害研究室
岩溶景觀與洞穴研究室
岩溶探測技術方法研究室
岩溶地質與資源環境測試中心
岩溶資料信息中心
後勤管理服務中心
離退休管理辦公室
國際岩溶研究中心基建辦公室

科研成果

建所以來,已完成科技部、國家基金委、國土資源部和廣西科技廳等部門的科研項目和地方國民經濟建設中的技術服務項目共450多項,出版專著60多部,發表科學論文700多篇,被SCI收錄40多篇,核心期刊論文150多篇。獲省(部)和市級獎50多項,形成了岩溶動力學與全球變化、岩溶資源評價與開發利用、岩溶生態系統與石漠化治理、岩溶地質災害防治與環境保護、岩溶景觀與洞穴資源評價等五個優勢研究領域,在岩溶地質學科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院士風采

袁道先院士

袁道先,著名地質學家,水文地質學家。1933年8月24日生,浙江諸暨人,1952年畢業於南京礦專,同年5月到南京地質學校任教,1958年後,歷任山東、雲南、廣西地質局水文地質大隊技術負責人和岩溶地質研究所所長,195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國土資源部岩溶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國土資源部岩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聯合國國際岩溶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 (IKRC) 主任,中國地質大學、西南師範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受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第四紀研究會副主席,中國地質學會岩溶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