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革命

中國商業革命

中國商業革命,唐文基所撰寫。主要是描寫16—18世紀中國發生了商業革命,其體現是國內大宗商品遠距離貿易的發展促成了國內市場的最終形成,以及海外貿易的擴張。

圖書信息

平裝: 30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2309029

條形碼: 9787802309029

尺寸: 21 x 14 x 1.4 cm

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唐文基,1939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社會歷史學院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明史學會理事、《明史研究》常務編委、福建地方志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明清史、中國經濟史、福建地方史研究。著有《明代賦役制度史》、《乾隆傳》、《中國古代經濟史概論》、《和珅傳》等四部專著,在《歷史研究》、《文史》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研究成果曾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福建省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

內容簡介

《中國商業革命》內容簡介為:16—18世紀中國發生了商業革命,其體現是國內大宗商品遠距離貿易的發展促成了國內市場的最終形成,以及海外貿易的擴張。其時商業革命產生了重大的社會經濟效應:加速城市化進程,商人社會地位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萌芽。不過這是一場未完成的革命。之所以未能完成,一是由於地區間經濟發展失衡,二是封建政權對商業的摧殘壓制,三是商業資本控制生產路經狹窄,四是沒有發生資本原始積累。商業革命未能完成,不能使中國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不過從世界範圍看,資本主義萌芽沒有直接導致資本主義社會的形成,非中國獨有,荷蘭也是如此。

目錄

緒論 16—18世紀中國商業革命和資本主義萌芽

第一章 16—18世紀中國大宗商品遠距離貿易的新格局及其產生的經濟環境

第一節 16—18世紀大宗商品遠距離貿易的新格局

第二節 幾大經貿區出現,全國性大市場形成

一 江南經貿區

二 珠江三角洲經貿區

三 長江上中游經貿區

四 華北經貿區

五 西北經貿區

六 全國性大市場格局的最終形成

第二章 海外貿易的擴張,中國是當時世界範圍商業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節 閩粵海商私人海外貿易的擴張

第二節 17世紀中國商業革命先驅——鄭成功海商集團

第三節 對外貿易港口數量增加

第四節 中國是世界範圍商業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章 16—18世紀中國貨幣問題與商業革命

第一節 16—18世紀中國的白銀貨幣

一 白銀成為市場主幣

二 白銀的來源和白銀貨幣的經濟效應

第二節 16—18世紀中國銅錢問題

一 17世紀中葉前的“錢荒”對策

二 從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的“錢貴”對策

第四章 16—18世紀商業革命的效應

第一節 城市化新進程

一 江南的全國性經貿中心的出現——蘇州的繁榮

二 大運河和長江沿線——臨清與重慶的繁榮

三 “天下四鎮”中的佛山鎮和漢口鎮

四 海港城市——天津、上海和廈門的崛起

第二節 商人社會地位的歷史性變化

一 大宗商品遠距離貿易促進商人資本的積累

二 儒商增多,商人素質提高

三 商人社會地位歷史性變化

第三節 商業資本對勞動力的吸納中國資本主義萌芽

一 商業資本對勞動力吸納的兩種形式

二 16—18世紀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商業革命的又一重要體現

第五章 這是一場未完成的商業革命

第一節 經濟發展失衡,商業革命缺乏後勁

第二節 封建政權對商業資本的摧殘和壓制

第三節 沒有發生資本原始積累

第四節 商業資本控制生產路狹窄

第六章 英國和荷蘭資本主義發展史的比較

第一節 英國從資本主義萌芽到近代工業化

一 英國手工製造業中資本主義萌芽

二 封建手工業行會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成長

三 英國農業資本主義萌芽和鄉村經濟的變革

四 英國鄉村工商業的發展與英國近代化的實現

五 資本原始積累:圈地運動和“血腥立法”

第二節 荷蘭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病變”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