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百年論爭

本書便試圖從中國近百年來哲學思維的軌跡中,去回顧中國20世紀社會歷史的真蘊。 關於歷史唯物主義若干觀點的爭鳴1.對歷史唯物主義是否哲學的不同見解2.對社會存在的不同見解3.對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理論的不同見解4.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理論的不同見解第四節 關於歷史唯物主義問題的爭鳴1.對體系和基本問題的不同見解2.對某些基本範疇的不同見解第四節

書名:中國哲學百年論爭

圖書編號:1210415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定價:15.0
ISBN:710004141
作者:李連科
出版日期:2004-09-01
版次:1
開本:小32開

簡介

本書回顧和總結了20世紀中國誕生和有留下來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以哲學思維的視角做這一工作的。本書渉及的思想約從戍戌變法至1984年,在寫法上不以分析、評判為主,而是主要讓讀者直接的對各哲學流派的論點,言簡意賅。
社會歷史如奔騰的大河,一瀉千里不回頭。然而人們要不斷前進,便須不斷回顧。而社會能留存下來的,只是那些思想及其載體:物質文化成果。而哲學則是思想文化成果的最高概括。既然各種思想文化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從這裡也一定會看到社會存在的影子。我們要奔向21世紀,就須考察20世紀的狀況。中國雖有幾千年的文明史,但20世紀這一百年來,是變動最劇烈、最豐富多姿、最令人回味的一百年:存在了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一下子崩潰了;在世界上只有一百多年生命史的社會主義思想,一下子在非資本主義的中國實現了。這是兩個翻天覆地。這樣的大變革,古人是連做夢也想不到的。就是現代人,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也難以置信。尤其令人興奮的是,在上個世紀的後20年,世世代代都過著最貧窮生活的中國的絕大多數人,正要奔向小康社會並立志在下一個世紀趕上世界已開發國家。這樣一段歷史,實在是太值得回味了!
20世紀這一近百年來的社會歷史已經過去,但它留存下來的大量的思想文化成果,足夠讓我們品評了。我們可以從不同的文化視角去反省這令人難忘的20世紀。但從哲學視角去觀察,更有特殊意義。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因為它是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成果中,“再加工”而得到的。哲學思維抽象、艱深,但同時也更深沉、穩定,更容易理出頭緒來。如果說社會潮流在各個思想文化中都留有痕跡,那么哲學思維的痕跡,則更容易找出“軌”來。本書便試圖從中國近百年來哲學思維的軌跡中,去回顧中國20世紀社會歷史的真蘊。
寫哲學史有多種不同的方法。本書想採取一個新方法:不是把所有哲學流派都無例外地包含進去,而只著眼於最主要的哲學論爭;不是更多的分析和描述,而是主要讓讀者同各哲學流派的論點直接見面。我並不是說這種研究方法一定就優於其他方法,但這至少是一個新試探。任何學術都離不開論爭,但哲學,由於其“玄”的特點,更是爭論不休,甚至主要是靠論爭存在和發展的。因此,我便以哲學論爭為本書的線索。我之所以少分析多引述,是出於這樣幾點考慮:一是這樣可避免“穿靴帶帽貼標籤”這一哲學史研究的通病,讓讀者更多地自己去思索;二是20世紀哲人的語言和思維方式,同讀者幾乎處於同一時代水準,至少是很接近,不須別人更多地去解釋;三是給讀者節省點時間,給出版者節省點紙張,給學術界提供一個新嘗試。當然,以論爭為線索,並不只講直接論爭,也有間接論爭;少分析多引述,並不表明作者沒有見解。本書採取什麼框架體系、選擇什麼樣的爭論雙方、立什麼樣的標題,都體現了作者的用心。至於本書是否反映了作者的初衷,則只好由讀者去審評了。
目錄:前言
上篇:新舊思想的論戰
第一章 初試鋒芒
第一節 維新與守舊
1.變法派的維新思想
2.《翼教叢編》的守舊思想
第二節 革命、改良與反動
1.革命派的先進思想
2.改良派的落後思想
3.復辟派的反動思想
第三節 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
1.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與套用
2.中國唯心史觀的泛濫
第二章 各顯身手
第一節 科玄之爭
1.玄學派的觀點
2.科學派的觀點
3.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的觀點
第二節 現代新儒學與對它的批評
1.梁漱溟的“生命”哲學
2.熊十力的新唯識論
3.馮友蘭的新理學
4.賀麟的新心學
5.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現代新儒學的批評
第三節 20世紀30年代的三次論戰
1.關於中國社會性質的論戰
2.關於中國社會史的論戰
3.關於唯物辯證法的論戰
第三章 陣線分明
第一節 蔣介石集團的哲學
1.唯生論
2.“誠”的哲學
3.“力行”哲學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對蔣介石集團的哲學批判
1.周恩來的批判
2.范文瀾、齊燕銘的批判
3.艾思奇、胡繩的批判
第三節 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系統化
1.《實踐論》的基本思想
2.《矛盾論》的基本思想
下篇:新思想內部的爭鳴
第一章 改革開放以前的哲學爭鳴
第一節 關於過渡時期某些社會問題的爭鳴
1.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矛盾的性質
2.過渡時期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性質
第二節 關於辯證唯物主義若干觀點的爭鳴
1.對對立統一規律的不同見解
2.對量變質變規律的不同見解
3.對否定之否定規律的不同見解
4.對真理問題的不同見解
第三節 關於歷史唯物主義若干觀點的爭鳴
1.對歷史唯物主義是否哲學的不同見解
2.對社會存在的不同見解
3.對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理論的不同見解
4.對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理論的不同見解
第四節 關於思維與存在同一性問題的爭鳴
1.是唯心論的命題還是可知論的命題
2.如何理解恩格斯等經典作家的有關論述
3.對“同一性”的不同認識
第五節 關於“一分為二”與“合二而一”問題的爭鳴
1.同意“合二而一”論
2.否定“合二而一”論
第二章 改革開放時期的哲學爭鳴
第一節 關於一般哲學問題的爭鳴
1.關於哲學體系的幾種構想
2.關於哲學對象的幾種觀點
3.關於哲學功能的幾種見解
4.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幾種看法
5.關於精神在一定條件下能否起決定作用的兩種觀點
6.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標誌的不同意見
7.關於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不同理解
第二節 關於辯證唯物主義問題的爭鳴
1.對物質概念的幾種理解
2.宇宙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3.系統論對唯物辯證法的意義
4.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論對認識論的意義
5.對辯證法某些觀點的不同意見
6.認識論方面的不同見解
第三節 關於歷史唯物主義問題的爭鳴
1.對體系和基本問題的不同見解
2.對某些基本範疇的不同見解
第四節 關於人的問題的爭鳴
1.對人性、人的本質問題的不同見解
2.對人道主義的不同見解
3.對異化問題的不同見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