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

第十三回 第三十回 第三十一回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哈爾濱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7月1日)
叢書名: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精裝: 61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07534884
條形碼: 9787807534884
尺寸: 20.4 x 14.2 x 2.8 cm
重量: 581 g

作者簡介

作者:(明朝)羅貫中

內容簡介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內容簡介:《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也稱《三國志演義》,是我國古典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我國最有代表性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作者羅貫中,名本,號湖海散人,大約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間。《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是由作家羅貫中根據民間傳說和說唱故事,吸取《三國志》等歷史資料編寫而成的。這部小說最早的刊本叫《三國志通俗演義》,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後來,明末李卓吾和清初毛宗崗又對它進行整理、加工,才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一百二十回本。

媒體評論

前言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長篇小說, 是一部對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性格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偉大作品。在世界古典文學名著之林中, 它無疑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十年來,《三國演義》研究由沉寂走向興旺, 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引起了海內外學術界和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作為這一歷史進程的參與者,我曾反覆認真研讀這本書,對有關問題進行了思考。現僅就幾個基本方面,略陳管見。
(一)《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與作者
長期以來, 學術界公認《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近年來,一些學者作了進一步的探討, 提出了四種有代表性的觀點:
1.“成書於宋代乃至以前”說;
2.“成書於元代中後期”說;
3.“成書於明初”說;
4.“成書於明中葉”說。
在這四種觀點中,“成書於宋代乃至以前”說不僅忽視了《三國演義》吸收元代《三國志平話》和元雜劇三國戲內容的明顯事實,而且實際上否定了羅貫中的著作權, 實難成立, 因而幾乎無人贊同。“成書於明中葉”說, 徑直把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嘉靖本”)視為(三國演義)的原本,認為弘治甲寅(1494)為之作序的庸愚子(蔣大器)即其作者, 也否定了羅貫中的著作權,其論述雖有精闢之處,結論則未必令人信服。那么,“成書於元代中後期”說和“成書於明初”說,哪一種更符合實際呢?
我認為,確定(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應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對作者的生平及創作經歷有比較清楚的了解。多年來。 人們公認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 確為《三國演義》的作者,這是“成書於元末明初”說的基礎。近年來, 一些學者對羅貫中是否即元代理學家趙寶峰的門人羅本、羅貫中與張士誠的關係、羅貫中與施耐庵的關係等問題作了積極的探考。但因資料不足,見解歧異。 尚難遽爾斷定《三國演義》成書的確切年代。
第二。確認作品的原本或者最接近原本的版本。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嘉靖本基本上保存了羅貫中原作的面貌,或者直接把它當作羅氏原本,根據它來考察《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然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嘉靖本乃是一個加工較多的整理本,而明代諸本《三國志傳》才更接近羅貫中原本的面貌(詳見第二部分階段),這就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以往論述的可靠性。

目錄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兇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回 除暴凶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催聽賈詡
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第十三回 李催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十六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清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悖拔矢啖晴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國賊行兇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斬于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鳥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二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淪 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魯 子敬力排眾議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乾中計
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四十七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四十八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關 雲長義釋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五十三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五十四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臥龍弔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五十八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五十九回 許褚裸衣斗馬超 曹操抹書間韓遂
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
第六十二回 取涪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爭功
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第六十五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后為國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第六十八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