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

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

《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是關於研究“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的專著。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 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
陳美東(1942~),福建連江人,天文史學家,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

內容簡介

本書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系統地梳理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史上的主要問題——宇宙本原與演化學說、天地構造學說、天論與天體論、天象論、地動說與潮汐論、曆法思想、星占思想與天人感應說,闡述了天文學思想與哲學思想、社會政治及中外文化交流的關係,指出中國古代天文學觀象以授人時和觀象以見吉凶的功能,是推動中國古代天文學發展的兩大槓桿。本書版本採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版。

章節目錄

緒論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功能與特徵
一、觀象以授人時
二、觀象以見吉凶
三、官辦天文學的若干特徵
第一章宇宙本原與演化學說
第一節宇宙本原與演化學說的早期論述
一、虛無創生說
二、元氣或水本原說
三、宇宙演化思想的早期論述
第二節漢晉宇宙本原與演化說
一、《淮南子》等宇宙本原與演化說
二、《易緯·乾鑿度》等的元氣生成論
三、《靈憲》與魏晉宇宙本原及演化說
第三節唐宋時期宇宙本原與演化說
一、《天對》、《元氣說》及其他
二、北宋初年各家之說
三、朱熹的宇宙本原與演化理論
第四節元明清時期宇宙本原與演化說
一、傳統宇宙本原與演化說的餘緒
二、西方宇宙本原與演化說的傳入及其影響
第五節宇宙循環論
一、儒道宇宙循環論
二、佛教宇宙循環論及其影響
第六節宇宙神創論
第七節宇宙膨脹說
第二章天地結構學說
第一節引言
一、論天家與論天學派概說
二、天地結構的神話傳說
第二節蓋天說
一、周髀家蓋天說
二、《周髀算經》蓋天說
三、王充平天說
四、虞聳兄弟穹天論
五、佛家須彌山說及地輪—水輪—風輪—空輪說
六、蕭衍金剛山說
七、元明清時期的蓋天說
第三節宣夜說
一、郄萌一黃憲宣夜說
二、虞喜安天說
三、宣夜說的源與流
第四節渾天說
一、渾天說的緣起
二、揚雄難蓋天八事及其他
三、張衡渾天說
四、陸績、王蕃、葛洪等對於張衡渾天說的論證
五、姚信昕天說及劉智、姜岌等對張衡渾天說的改造六、從何承天到一行對張衡渾天說的修正
七、邱光庭一朱熹新渾天說
八、新舊渾天說的論爭
九、傳統地圓說及西方地圓說的傳入
第三章天論與天體論
第一節天論
一、天地與宇宙
二、天地的大小
三、天或天體的層次論
四、日月五星左旋說與右旋說之爭
五、西方宇宙體系的傳入
第二節天體論
一、關於太陽和月亮
二、關於五星、恆星和銀河
三、關於彗星和妖星
四、關於流星雨和隕石
五、天體引力思想
第四章天象論
第一節月相論
一、月相生死說、佛家說及其他
二、月受日光說
第二節月影說
第三節日月食理論
一、日月食雜說
二、陰陽說與日月食
三、月掩日則日食
四、暗虛與月食
第四節太陽黑子論
第五節大氣消光等理論
第五章地動說和潮汐論
第一節地有四游、升降說
一、《尚書緯·考靈曜》等的地動說
二、姜岌和孔穎達對地有四游、升降說的修訂
三、宋代以後關於地有四游、升降的論爭
第二節地動思想的其他論述
一、天旋地轉說
二、地軸論
三、邱光庭大地升降說和張載地旋說及其論爭
第三節潮汐論
一、潮汐生成的神話式解說和元氣運動說
二、日、月生成潮汐論
第六章曆法思想
第一節曆本說
一、合天為曆法之本
二、以律呂、大衍之數為曆本
三、以讖緯為曆本
四、曆元論
第二節曆法改革論
一、改歷原因之考察
二、關於曆法之論爭二例
三、三正論與五德終始論
四、歷差理論
第三節曆法檢驗論
一、氣朔之驗
二、交食之驗
三、五星之驗
四、綜合之驗
第四節月令思想
一、月令思想的淵源
二、月令:治國方略之一
三、月令和月令思想的流變
第七章星占思想、天人感應說及其影響
第一節天人合一與天文學思想
第二節天人感應說對天文學思想的基本影響
一、象的觀念下的天象觀
二、異常天象:符瑞與災異
三、天人感應說對異常天象的解釋
第三節日月五星晷影失行說
一、日月失行說和日食的天人感應式解說
二、五星失行說
三、晷影失行說
第四節星占思想
一、占星術與天文學
二、分野模式及其理論
三、天人感應思想與星占思想之同異
參考文獻
後記
總跋
補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