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危機管理報告(第一卷)

內容介紹今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它規定了事件必須在第一時間發布,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都要依法追究責任。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還對突發公共事件劃分了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類,使我國的突發事件的危機管理進入了規範化階段。 普及教育的對象不僅是政府公務員,還特別要包括各種社會機構——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各類的媒體都在其中,也要幫助公眾克服對危機的慌張心態,從而增加參與應對危機的能力。

內容介紹

今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它規定了事件必須在第一時間發布,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都要依法追究責任。《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還對突發公共事件劃分了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類,使我國的突發事件的危機管理進入了規範化階段。
本書的研究成果是顯著的、開創性的,原因有三:一是用一整套指標和方法體系監測全年的十四類重大危機,並做全案記錄和評析,這既符合學術規範,又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二是對專題危機的研究和解讀比較深入,兼顧經典和前沿、中國與西方的學術成果,拓展了對實踐施以觀照的學術視野;三是危機研究的角度、立場和價值觀是正確的,盡最大可能降低損害、維護公共利益和主流價值是貫穿整個研究的一個基調,避免了將危機研究淪為無謂的批判,因此是建設性的。
報告中反覆提及的一個觀點:社會組織應對危機的能力已然和創造財富的能力同等重要。希望《報告》研究團隊持之以恆,一方面能夠克服目前在指標和方法體系構建、定量分析上的不足,另一方面還要為危機管理的普及教育做出貢獻。普及教育的對象不僅是政府公務員,還特別要包括各種社會機構——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各類的媒體都在其中,也要幫助公眾克服對危機的慌張心態,從而增加參與應對危機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