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造模式:中國IT硬體產業20年道路探索

第8章 第11章 第12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平裝: 21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21117251, 7121117258
條形碼: 9787121117251
尺寸: 23.8 x 16.8 x 1.6 cm
重量: 358 g

內容簡介

中國創造模式:中國IT硬體產業20年道路探索》以中國IT硬體產業12家企業20年的實踐為藍本,探索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式發展歷程,以及各自獨特的發展模式。旨在給行業內外的企業領袖和相關讀者一個啟迪——怎么樣才能走出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創造”之路。這些企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我們的資訊時代生活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全國人民對其耳熟能詳,甚至“如雷貫耳”,生產鍵鼠的雙飛燕,生產機箱的金河田,生產電源的航嘉,等等,他們今天在業界仍然具有強大的號召力。這些企業在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道路上有過成功,更有很多值得大家思考的失敗經歷;這些企業的領袖,絕大多數都是從草根創業至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中國創造模式:中國IT硬體產業20年道路探索》也將展示這些企業發展的風雨歷程,以及企業領袖的人生道路與創業故事,對業界和廣大青年最關心的創業和就業都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媒體評論

“中國製造”轉為“中國創造”應該為時不遠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推動經濟發展從依靠資源消耗、產品出口支撐轉向依靠效率支撐,就是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
我認為,只有自主創新基礎上的復甦才是持續的、穩定的復甦。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
人家設計好了,你按照這個去生產,這不能叫你的創新,你只是加工,沒有創新。只有你持續地有了創新能力,使得消費者可以持續的信任你,你才有真正的品牌。
——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
這本書凝聚了多位本土企業家在中國的成功實踐,數十年之功盡在其中,是企業家進行中國市場開拓與創新的最好參考。
——盛拓傳媒IT策劃中心總監葉瑜
這本書第一次深入探討了中國IT製造企業的魅力,揭示了這些企業家的創業史,對於想創業的年輕人來講,本書無疑是最好的教材。
——盛拓傳媒IT168副總經理冷亞偉
很多企業在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中經歷了很多磨難.交了很多“學費”,但最後的效果並不理想,通過這本書提供的鮮活案例,讓我們有了新的發展思路。
——廣東省電腦商會名譽會長張廣軍
本書通過對國內知名IT硬體企業的剖析,深入探討了IT硬體產業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之路,為IT界特別是IT產業創業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參考。
——廣東省電子商務技師學院院長黃藍輝

目錄

第1章 雙飛燕:締造中國IT外設臻至品牌
“團結大會”
“嶄新大會”
講信修睦
“吃虧的服務”
創造,零延遲
永不代工
不對自己畫餅
沒有“目標”的理想
和希望一起飛
民族之魂
後記:強者如斯
第2章 雷柏:高開高走
“主動OEM”
“無縫切換”的法寶
領先者保持
“安內”與“攮外”
青出於藍
企業家的牌局
下一局:勝於藍
後記:“戰慄者
第3章 新貴:典型“中國創造”
夯實創造的基石
藉助OEM實力的品牌向上突破
精準品牌推廣
觸及“中國創造”深處
“舍”,“得”
悟道“中國創造
“民族式創新”
金字塔的思辨
歷史、現實與未來之間
志存高遠
後記:找自己
第4章 摩天手:破立之間
IT遊子
Bad Boy,Good Boy
寬廣天地
欲望控制
無線一根筋
兄弟連
製造轉移
品牌與價格的思辨
全民無線
摩天之路
後記:知足的草根
第5章 金河田:“微創造”的執著
“微創造”論
“微創造”也不易為
做標準的創造者
強化未來優勢
笑對多元化
方氏品牌多胞胎理論
OEM的蛻變故事
冷靜推廣你的品牌
培育未來
全局戰爭
競爭的快樂
有容乃大:廠長的轉型
後記:清醒,清晰
第6章 航嘉:創造融合之美
核心
自信
變革
轉身
知恥
清醒
自然
思辨
思變
後記:融合的模式
第7章 多彩:管理創新精髓
管理思想創新
“三化”是內在要求
“三規範”是具體表現
“三化?三規範”的辯證法
機制創新三層次:三大分享原則
管理思想創新的意義
後記:庖丁解牛
第8章 歐凡:創造極致音效
創新,從創業第一天開始
做得專業,自然被認同
尊重市場,不去跟風,做好內功修煉
先重視研發投入,再考慮市場回報
智慧財產權保護,從被動到主動,要做的事還很多
後記:路難走,也要走好
第9章 doss:內外兼修
DOSS三部曲
“形”而上思考
理念、模式與方向
回歸之後
“印象派”的總結
後記:內外兼修與形神兼備
第10章 麥博:精出於藍
第11章 奮達:蓄勢待發
蓄勢待發一場關於“中國創造”的對話
第12章 七彩虹:洞悉變化
洞悉變化,與時俱進
萬山:“中國創造?”道路斷想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