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團校

林維:副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主任; 徐莉:副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公共管理系; 王文: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務處處長;

簡寫

中央團校於1948年9月在河北省平山縣建立,是中國共青團組織的最高學府, 是全團幹部教育和培訓的中心,也是新時期共青團培養和造就跨世紀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

學校概況

名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團校
簡稱:中央團校
英文名: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CYL
成立時間:1948年9月
學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25號
郵政編碼:100089

歷史沿革

1948年9月,中央團校在當時的黨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縣建立。建校60多年來,始終得到黨中央和團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與親切關懷。在不同歷史時期,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領導多次親臨學校作報告、參加畢業典禮、接見學員和工作人員、題寫祝詞與賀信,對學校的建設發展和青年人才的培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歷屆團中央的主要領導馮文彬、胡耀邦、韓英、王兆國、胡錦濤、宋德福、李克強、周強、胡春華、陸昊等同志先後兼任校(院)長。
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央團校形成了“實事求是、朝氣蓬勃”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通過各種類型的培訓教育,中央團校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輸送了7萬餘名德才兼備的青年工作幹部,在建設高素質團幹部隊伍和促進共青團事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團校有了長足的發展。1982年,按照中央關於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和團中央關於團校教育正規化的構想,學校開始籌辦兩年制大專班。從1983年9月起,連續三年舉辦了兩年制在職團幹部大專班,培養專職從事共青團工作的領導幹部。
在黨中央的關懷和支持下,1985年9月,經團中央申請、教育部和國家計委批准,在中央團校的基礎上建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同時保留中央團校的校名,承擔普通高等教育與共青團幹部培訓的雙重職能。學校從此跨入國民教育系列,成為共青團中央所屬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院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成立後,與中央團校兩塊牌子,一套機構,承擔普通高等教育和共青團幹部培訓的雙重職能。

領導關懷

在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60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始終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曾親自參加中央團校的結業典禮、為參訓學員作報告、接見師生代表。
1988年中央團校成立四十周年前夕,李鵬、李先念、陳雲等同志為學校題詞。
1995年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成立10周年、1998年中央團校成立50周年之際,胡錦濤同志發來賀信,勉勵學校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不斷深化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為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品德高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共青團幹部隊伍而不懈努力。
2005年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視察學校並作重要講話。

歷任領導

歷任團中央第一書記兼任學校校(院)長
馮文彬校長(1948年9月-1952年9月);
胡耀邦校長(1952年9月-1966年8月);
韓 英校長(1979年4月-1982年10月);
王兆國校長(1982年11月-1985年5月);
胡錦濤校長(1985年5月-1985年11月);
宋德福校(院)長(1985年11月-1993年5月);
李克強校(院)長(1993年5月-1998年6月);
周 強校(院)長(1998年6月——2006年11月);
胡春華校(院)長(2006年11月-2008年3月);
陸昊校(院)長(2008年5月至今)。
歷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
趙喜明 黨委書記(1985年5月—1990年8月);張修學 黨委書記(1990年8月—1995年5月);
褚 平 黨委書記(1995年5月—2004年12月);陸士楨 黨委書記(2004年12月-2007年5月);
倪邦文 黨委書記(2007年5月至今)、王新清 常務副校長(副院長)、黨委副書記(2007年9月至今)。

團乾教育

中央團校現聘有客座教授(國家機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知名企業的領導和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等)和校內專聘教師近百名從事團幹部培訓教育。為延伸培訓工作手臂,中央團校適時在長島、青島、無錫、呼和浩特、新鄭、新疆、廣西建立了七個培訓基地,並以各地黨校、團校為依託,每年培訓各種類型、層次的團幹部和青年幹部近4000人。
中央團校所承擔的團中央計畫調訓班主要包括四種類型:團省地縣委書記輪訓班、西部地區團幹部培訓班、少數民族青年幹部培訓班和專題培訓(如高校共青團工作、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企業共青團工作、軍隊青年工作、武警青年工作等)班。主要培養對象為縣級以上團的領導幹部、團校教師、高等院校團幹部、少工幹部、少數民族青年幹部、企業團幹部、軍隊、武警青年工作幹部等。
中央團校承擔的其他培訓班類型有:計畫外班、涉外班等。是根據各地區團組織、相關合作單位、海外青年團體的要求和團中央國際部、統戰部的安排,適時對基層團幹部、合作培訓項目學員、國(境)外青年領袖和青年政治家開辦的培訓班。
中央團校按照“黨放心,青年滿意”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按需施教,緊貼實際,保證質量;堅持全面提高,注重能力,學以致用,改善工作的指導思想,不斷提高各級團組織和團幹部的學習能力、服務能力、凝聚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共青團事業的發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證和人才、智力支持,為培養和造就一支如胡錦濤同志所要求的“政治堅定、品德高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共青團幹部隊伍而努力。
中央團校1948年—2008年8月團幹部培訓班次一覽表
序 號培訓班類別起止年限人 數期 數
1中央團校團幹部計畫內培訓班1948年-2008年25320人205期
2中央團校團幹部專題培訓班1999年-2008年11055人108期
3中央團校團幹部計畫外培訓班1991年-2005年40099人216期
4中央團校涉外培訓班2004年-2008年1396人43期
合 計1948年-2008年77870人次572

師資力量

中央團校校內專聘教師情況介紹
肖峰: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圖書館館長;李偉:副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陳樹強: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學院副院長;楊渝川副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學院;許莉婭:副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學院;林維:副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法律系主任;徐章輝:副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對外聯絡辦公室主任;田春生: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經濟系;戚鳴: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媒系主任;李秀峰:副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吳慶:副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共青團理論研究所所長;徐莉:副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公共管理系;孟登迎:副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王東成: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戈玲:副研究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分院院長;王文: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務處處長;吳魯平: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國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石國亮:副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黃建雲:助理研究員,中國青年政治公共管理系黨總支書記;程立耕:副研究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基建處處長等。
中央團校團幹部培訓客座教授情況介紹
於京天:副教授,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培訓部主任;王人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政法論壇》主編;石亞軍: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席,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田敏: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秘書長;朱軍:國家一級播音員,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劉春: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副院長;喬松樓:教授,解放軍國防大學;許德范:高級經濟師,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指導部部長,中和聯投資公司董事長;安國起: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維究: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參事,北京市政協常委;李凱林: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相烈(韓國):韓國韓中青少年友好交流協會會長;李茂春:副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原副主任;李家祥: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中國民航局局長;沈傑: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發展研究室副主任;何國祥:教授,中國科協管理學院;余惠鶯: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理事長;陳立:研究員,國家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發展規劃司司長;周孝正: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管理學院;周蔭昌:教授,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化管理系首任系主任,國家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周錫榮:教授,中央黨校科社教研部;金燦榮: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林濤:國家民委人事司司長;趙豐:副教授,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馬列研究部;徐芳: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唐榮:北京時代集團常務副總裁;徐晶:中央電視台資深形象設計師;謝偉民:國務院港澳辦交流司副司長;謝春濤: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黨校黨史研究部;樊富珉: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心理學研究室主任;魏傑: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等。

校友會

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校友會第一屆理事會名單
名 譽會 長:王 蒙萬紹芬劉子遠 趙喜明 張修學 褚平 陸士楨。
顧 問: 曲春郊 段植林 袁天錫 王之倫 鄭洸 黃志堅 。
會 長: 倪邦文。
副 會 長:(以下名單以姓氏筆畫為序)
孫雲曉 陳 磊 金 忠 徐文新 酒曙光。
秘 書 長: 徐章輝
副 秘書 長: 王連娣 李 勐 趙桂寶。
常 務理 事: 王立建 王彬生 孫雲曉 陳 磊 陳朝暉 金 忠 倪邦文 徐文新 徐章輝 柴俊勇 酒曙光 。
理 事: 扎西旺扎(藏) 王少玄(贛) 王立建 王彬生 鄧文勝(湘) 司永智(甘) 田科武(京) 劉 冰(黑) 劉劍橋(吉)劉新格(晉)孫雲曉 安紅兵(青) 朱 斌(皖) 池 澄(貴) 佟桂莉(浙) 吳建銘(閩) 張興邦(陝) 張春喜(粵) 李成廣(蒙) 楊廣生(豫) 楊宇光(遼) 楊振東(寧) 肖成武(瓊) 陸 浩(滬) 陳浩文(川) 陳朝暉 陳 瑜(桂) 陳 磊 林海波(魯) 金 忠 侯洪彬(冀) 姜 東(蘇) 賀海水(鄂) 趙 昕(津) 繆軍(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