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發展交流協會

國際發展交流協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xchangeAssociation, RUC)簡稱 IDEA ,成立於2000年4 月23 日,是中國人民大學第一個學生自己創辦,自己運作的具有國際交流性質的學生社團。

協會簡介

自協會成立起,一直與包括各國大使館、知名企業、兄弟院校、社會團體、留學生群體等在內的校內外各相關團體保持緊密聯繫,積極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學生和社會之間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國際化平台。我們的定位是,以“交流”與“發展”為主題,以“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提升學生商業素質”為目標,以文化交流活動和國際商業大賽為主要活動內容。

社團使命(Mission):促進國際文化交流,提升學生商業素質

社團願景(Vision):充分交流思想,相互促進發展。

Ideas,FullyExchanged;People,MutuallyDeveloped.

組織結構

IDEA自建會起,一直採用部門(Division)和項目組(OrganizationCommittee,OC)

相結合的組織架構,力圖組織的高效和靈活。

在IDEA,會長(AssociationPresident,AP)、財務總監(FinancialDirector,FD)和負責各部門的副會長(VicePresident,VP)聯合組成了執行委員會(ExecutiveBoard,EB),共同決策協會的日常工作事務。顧問團(BoardofAdvisors,BA)由老會員和離任的部長、會長組成。顧問以其豐富的組織經驗對協會活動給予關心和幫助,出謀劃策。在各部門,還設有Officer,協助各副會長負責各部門工作的開展,並成為一些常規活動的OCP(OrganizationCommitteePresident)。

各EB的分工如下:

會長(AssociationPresident),對內、對外代表協會行使職權,從決策和理念上總體把握IDEA的發展方向,制定工作計畫概要,定期召開內部會議,總負責全會規模的活動。同時也負責定期和校內外機構進行溝通聯繫。

財務總監(FinanceDirector),專門負責協會財務審計,並在各項活動中負責經費的預算和監管;

人力資源部(HumanResourceDivision),主要負責會員資料的歸集,每次活動人員的調配與安排,通過組織會員的培訓增進會員之間的感情、團隊合作精神。

校內活動部(InternalDivision),負責同校內相關活動的組織,協會承辦的校內機構的各類型活動項目,進行與校級機構之間的溝通聯繫,以及和留學生群體的聯繫和交流。

校外關係部(ExternalRelationsDivision),負責協會和外部各種組織的聯繫,是協會對外的一個視窗,通過活動將企業的經營理念、管理機制、企業文化等引進校園,並逐步建立一些較為穩定的社會關係,同時負責協會活動經費的籌集工作,為IDEA的長遠發展作好人力物力上的準備團,並定期與使館聯繫舉辦活動,以及拓展新的項目等等。

技術部(TechnologyDivision),主要負責協會各項活動使用的平面材料的設計,DV片的製作,網站建設和維護和信息更新。

其中有一些長期運作的項目成立了長期OC,同時有限度的吸納會外成員加入OC,如OVALChinaOC和SIFE.RUCOC等。

協會背景

國際發展交流協會(IDEA)在校團委註冊,並接受校國際交流處的指導。2007年11月,IDEA得到陳雨露副校長的寄語(見附屬檔案2)。

與校團委和校社團聯合會:

自成立之日起,IDEA就積極同校團委保持良好的溝通關係,為提高學生活動質量,擴大學生活動影響力貢獻著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代鵬、鄭品石等歷任團委書記都對IDEA的組織和活動讚譽有加,遲強、王建等歷任團委分管副書記都向我們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劉暘、盧柯帆等歷任團委社團部部長都曾受邀參與我們的活動,並曾先後出任SIFE.RUC項目團隊的核心成員。我們感謝多年來團委的老師們對我們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幫助。

2004年3月社團聯合會成立,當時的03屆IDEA會長盧珊出任第一屆社團聯合會會長,此後,04屆會長徐怡平、05屆ISVP李崢等IDEA的骨幹們都曾出任社聯的常委,為社團聯合會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不小的貢獻。我們和社團聯合會也一直保持了充分的互動,很多社聯的同學加入了IDEA,很多IDEAer也投身於社聯的工作中。我們同樣感謝對我們的組織和活動不斷支持和幫助的社團聯合會,社團社聯一家親。

與國際交流處:

自成立之日起,IDEA就接受國際交流處的指導,一方面在國際交流處老師的支持下,積極拓展校內外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一方面也憑藉著專業的工作態度踏實嚴謹的作風和高素質的成員,承擔力所能及的來自於國際交流處的接待和交流活動。

已經長期成功運作的活動有:

•2006年、2007年全權負責組織留學生入學考試監考工作

•2006年、2007年全權負責組織留學生入學面試工作

•2006年、2007年全權負責組織留學生入學註冊和導覽工作

•2004年第二期“香港領袖生獎勵計畫:國情教育課程班”的全權組織工作,此後各期國情班均有IDEA成員參與

•2006年起各期全國台聯、學校組織的對台交流活動,均有IDEA成員參加。

•2003年起,各期美國“海上大學”大學生的接待和交流組織任務

此外,遵循IDEA“Ideas,fullyexchanged;people,mutuallydeveloped”的願景,針對人大中外學生的實際需要,從2006年5月起,IDEA設計並運作了ILMPIS項目(IDEA’sLanguageMate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s),為愛好國際語言文化交流的中外人大學子提供了一個結識朋友,開拓眼界的平台,並為初來人大的國際交流生提供了夥伴。

IDEA在校外

此外,我們還承辦了一些國際商業比賽如YBD,SIFE,OVAL等,並加入了ALICE北京高校學生社團聯盟,可以說在社會上也造成了影響,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主要活動

2007年,國際發展交流協會(IDEA)通過策劃舉行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和承接支持多項大型國際商業創意活動,在人民大學打開了一扇擁抱世界文化、開闊國際視野的視窗,並為人民大學的同學們搭建了一個提升自我、促進發展的平台。

中韓文化節

2007年5月14、15日,中國人民大學第二屆中韓文化節本次文化節在人大校內成功舉辦。該屆中韓文化節,由中國人民大學韓國留學生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發展交流協會,中國人民大學中韓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秉承第一屆文化節“交流、學習、共進”的精神,使中國人民大學中韓學生的交流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本次文化節是以中國和韓國兩國為中心,分為風情展、電影聯播、友誼比賽和文藝晚會四部分。此次文化節大大增進了中韓大學生之間的友好關係,加深了對彼此文化的理解,為推動中韓兩國的關係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文化節的舉辦,我們希望中韓兩國的大學生之間能夠建立長久的友誼,並形成不斷交流學習的傳統,將兩國人民的世代友誼在青年學生一代得到繼承和發揚。

國際文化節ICF(InternationalCultureFestival)

早在2000年建會之初,我們就在學校國際交流處的支持下,積極同各國使館和國際組織進行聯繫,並在2001年在人大校內舉辦了第一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交流節”(InternationalCultureFestivalatRenminUniversityofChina,簡稱ICF),在每一屆IDEAer的不斷努力下,國際文化交流節逐漸成為了人大校內最有特色、影響最大的學生國際文化交流活動。而2007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文化節更是借70年校慶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國際文化節以“七十年的榮耀,跨世紀的友誼”為主題,包括活動開幕式、寰球文化風情展、“手拉手”專場演出三項大型活動。

為期一天的寰球風情展上,來自五大洲40多個國家的人大留學生精心裝飾了各國展台。展品形式多樣,有風情圖片、民族服飾、特色食物、宣傳片等等。越南學生在展台前立起了漂亮的門樓;土耳其藝術家現場表演神奇的水中畫;蒙古學生將美食美酒堆成小山供大家免費品嘗;東南亞的同學身著民族服裝在展台前載歌載舞……今年的風情展,還特別設定了大中華區展台,將國際文化節真正打造成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風情展的同時,紅地毯上穿插著歡快熱情的互動表演,獨具民族風情的舞蹈與音樂博得觀眾陣陣掌聲,將節日氣氛不斷推向高潮。

中日韓大學生商業創意大賽OVAL(OurVisionforAsian

OVAL是由中日韓三國大學生共同發起的非盈利性學生組織,旨在通過商業創意比賽的方式為三國的青年精英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平台,使他們在比賽的過程中學會相互尊重與信賴,磨練並提高自己的跨文化協作能力,並為亞洲未來共同的發展與繁榮提供擁有亞細亞意識的領袖人才。OVAL在中日韓三國由平等的OVALChina、OVALJapan和OVALKorea來組織,通過嚴格選拔由中日韓三國各挑選出30名選手(共90名)參加決賽,決賽將分為30個小組,每一組由中日韓選手各一名組成。在7天的比賽過程中各國選手將就與社會密切相關的問題展開調研、研究與探討,並在相關專家的指導下提出解決的方案,並一較高下。我們通過外聯部人員的努力,於2004年4月開始參與到OVALChina的活動組織中,成為OVALChina的高校支持社團之一。我們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OVALer們一起主辦了2005年8月的OVALBeijing2005決賽,以及隨後的OVALSeoul和OVALTokyo,2007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的支持下,於8月期間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了OVALBeijing2007決賽。

國際大學生企業家聯盟SIFE(StudentsinFreeEnterprise)

SIFE(StudentInFreeEnterprise,國際大學生企業家聯盟)是一個全球性的非盈利大學生組織,成立於1975年,總部設在美國。SIFE成立於1975年,是一個全球的非盈利性大學生組織。它致力於塑造全球未來經理人,培養其“市場經濟、企業家精神、個人成功技能培訓、商業倫理”理念。學生通過主導策劃社會實踐項目,幫助社區中需要幫助的人創新思維,改變生活,從而“改變世界”。目前,SIFE已經在全球46個國家的2000多所大學擁有了獨立運作的學生團隊。SIFE帶動學生的熱情,激勵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成長,讓學生在學習中進步,在交流中獲益,在實踐中提高領導能力,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SIFE搭建全球中外著名僱主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橋樑,為僱主提供發掘企業人才的廣闊平台。每年國際SIFE都會組織全球範圍的大型比賽,比賽的裁判主要由各大讚助公司的CEO擔任。SIFE首先通過各個國家的分賽區選拔國家冠軍伍,再由他們參加SIFE“WorldCup”全球總決賽。

2005年11月,在IDEA外聯部的不懈努力下,經過SIFE總部的批准,我們正式負責

SIFE項目在人大的運作以及以後每屆SIFE.RUC代表隊的組建。SIFE.RUC的負責人由協會成員擔任,項目在全校範圍內招募選手和志願者。在2006年,剛剛成立的第一屆SIFE.RUC成功運作了主題為“風襲漢香”——漢服文化與漢服市場的良性互動的項目,幫助身陷經濟困境的裁縫師傅開發了新思路。6月的北京區決賽中,SIFE.RUC獲得了北京區四強,殺入全國決賽,但不幸無緣前三。2007年,SIFE.RUC又展開了“編織溫暖”和“妙手仁心”兩大社會公益項目,分別幫助下崗職工和盲人師傅改善了經濟狀況。但在北京區決賽的“死亡之組”中一分惜敗,遺憾地告別全國決賽,但是SIFE.RUC的優秀還是贏得了評審的普遍認可。

IAESTE(國際大學生實習交流協會)人民大學學生圈

國際大學生實習交流協會IAESTE(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xchangeofStudentsforTechnicalExperience),是以為大學生提供海外實習交流機會為宗旨的非營利,非政府性的國際實習交流組織。於1948年由英國帝國大學(ImperialCollege)發起成立,目前全世界有128個成員國的近6000家僱主,近2000所大學和近10000個學生參與該組織的實習項目和交流活動。每年有近5000個海外實習機會發放給各成員國的學生會員。合作僱主和高校包括微軟、通用電器、可口可樂、杜邦、惠普、3M等國際著名公司以及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佛等美國常春藤名校,其中中國大陸區會員學校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

2006年11月7日,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IAESTE-China秘書長郭涵芳女士同我校陳雨露副校長、國際交流處的李貞實副處長、招生就業處的劉國偉副主任進行了會晤和洽談,最後確定了人民大學同IAESTE-China的合作,我們作為雙方授權的學生社團,負責運作愛因斯特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圈。在2006年冬季申請中,人民大學有5名同學通過該項目獲了去歐洲的實習Offer,學生圈漸顯雛形。

牛津國際青年創業大賽YBD(OxfordInternationalYouthBusinessDevelopmentCompetition)

牛津國際青年創業大賽是由牛津賽德商學院的學生創辦的青年商業發展競賽,是一個旨在為青年提供寶貴的生活技能和商業知識學習的社會性事業,為世界各地的青年朋友們提供了一次在發展他們本身才能的同時促進社會變化的機會,競賽通過讓參賽者與工商管理碩士和金融工程碩士學生團體提供的智力資本和個人人際網路建立連線,將關鍵價值傳遞給參賽者這是一個給中國青年人提供創業,增強社會性意識,促進國際交流的機會。我們在2007年通過努力,獲得了YBD中國區組委會的組織權,並聯合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高校組成了YBD中國區高校聯盟。

其他活動

此外,為了能給IDEA的成員以及其他熱心於國際交流的人大同學一個鍛鍊和展示自己的平台,使同學們近距離接觸國際交流的機會,也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國學子的風采,我們協會自2000年正式成立起承接了學校近百場的高規格接待任務和學術文化交流活動,曾經整體運作過如“第二期香港領袖生培訓計畫”等大型活動,協助國際交流處留學生辦公室進行了數次留學生入學考試監考工作和入學註冊工作,並同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外高校學生組織建立了密切的聯繫。同時通過系列的講座,座談會,BBS等多種形式,向同學傳遞有關國際交流,商業競賽等信息,分享前人經驗。

2007年5月,協助學校負責“漢語橋”百名英國中國小校長訪華團接待;

7月,組織參與台聯夏令營接待工作,並且隨後協會部分成員赴台參與第二期“輔大-人大學術文化交流計畫”。

7月,負責籌辦7月同辛巴威交流團的座談會;

9月初,輔助留學生辦公室進行留學生新生報導工作,同時帶領部分留學生參觀長城等景點;

9月初,30餘名會員接待“海上大學”的美國同學,並一起共進晚餐;

11月,IDEA加入了ALICE北京高校學生社團聯盟,

12月,IDEA成為哈佛大學舉辦的HPAIR(HarvardProjectforAsian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在中國的PartnerClub進行宣傳和招募工作;

12月,IDEA與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創賓協會(BINGO——BUSINESSincubationOFGLOBALORGANIZATION)取得聯繫並開展了一系列以學生自主創業為主題的交流活動。

1月,部分社員參加與台灣大學生代表的交流活動。

1月,部分社員赴台參加了台灣致理技術學院組織的台灣拓腳印系列活動,同時另一部分社員代表遠赴韓國參加了由Yonsei大學主辦的中日韓國際性交流會議NEAN。

榮譽

自協會2000年創建以來,在社團聯合會年度表彰會上,IDEA被連續四次評選為校“十佳社團”,並兩次榮獲“最佳人氣獎”。2005年評為“首都高校優秀學生社團”。2007年,IDEA被評為人大首屆三大品牌社團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