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丸散膏丹方藥全書·骨傷科病

《中國丸散膏丹方藥全書·骨傷科病》作者本著“削繁存要,擇效而輯”原則,編寫了《中國丸散膏丹方藥全書》,其中《骨傷科病》一書共收錄了11種常見骨傷科病的924首成方。其中大部分為丸、散、膏、丹傳統劑型,同時還收錄了一些現代製劑,如口服液、膠囊、片劑、顆粒劑、餅劑、沖劑等。不但豐富了劑型,還可滿足不同患者的需要。每方均按“組成、製法、用法、功能、主治、加減、附記”等依次排列,條分縷析,井然有序。 《中國丸散膏丹方藥全書·骨傷科病》適用於中醫臨床醫生、忠者、中醫愛好者等廣大讀者。

內容簡介

《中國丸散膏丹方藥全書·骨傷科病》:《千金》論云:“夫尋方學之要,以救速為貴,是以養生之家,須預合成熟藥,以備倉卒之急。”論中所說熟藥,即丸散膏丹。說明其是醫家病家必備之方藥,可備倉卒之用。預輯妙方,救急拯危,甚為穩妥。醫家按證施治,選方用藥,隨手可得;病家檢方療疾,用之中的可早日康復,且俱可按圖索驥,以備緩急。此乃一舉兩得之功。因此,總結和推廣丸散膏丹治療疾病的經驗妙方,惠及千家,具有重要意義!
本叢書作者本著“削繁存要,擇效而輯”的原則,編寫了《中國丸散膏丹方藥全書》,分為《傳染病》、《呼吸系統疾病》,《脾胃病》、《肝膽病》、《心腦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精神病》、《關節炎》、《男科病》、《婦科病》、《兒科病》,《骨傷科病》.《血液與甲狀腺疾病》、《瘡瘍癰疽病》、《皮膚病》,《眼病》、《耳鼻咽喉口腔病》.《糖尿病肥胖病高脂血症》、《美容美髮與補益保健》、《腫瘤》等2l部共460多萬字,計14763首方。

圖書目錄

一、頸椎病
1.頸椎散
2.頸椎膏(一)
3.何氏頸椎散
4.白芍丸
5.頸椎口服液
6.頸椎丸
7.骨痹口服液(一)
8.雞血藤膏
9.通絡止痛散
10.除痹丸
11.葛桂口服液
12.靈仙散
13.丹白頸椎膏
14.蛇烏散
15.骨刺丸
16.頸椎膠囊
17.熱敷散
18.鹿蛇散
19.歸葛口服液
20.芍鉤丸
21.鹿靈散
22.逐痹丸
23.雙枝白芍丸
24.透骨膏
25.參靈散
26.夏蠶散
27.頸椎病片
28.頸椎膏(二)
29.頸椎病口服液
30.骨痹口服液(二)
31.骨痹散
32.羅氏參葛口服液
33.吳茱萸散
34.參地散
35.通絡舒經散
36.鹿蛇蓯蓉丸
37.雞羊散
38.靈仙口服液
39.歸紅頸椎膏
40.溫化散
41.川芎荊防膏
42.通化口服液
43.葛通散
44.靈芍口服液
45.歸葛散
46.芪葛蓯蓉丸
二、腰椎間盤突出症
1.核歸丸
2.馬錢散
3.烏蛇蜈蠍散
4.五虎散
5.複方馬錢子散
6.蠍蛇散
7.蛇辛散
8.腰突丸
9.腰突膠囊
10.桂附丸
11.腰痛散
12.腰突蓯蓉散
13.仙藤口服液
14.透骨散
15.二烏散
16.歸澤散
17.寄生口服液
18.通絡止痛膏
19.腰痛膏(一)
20.乳烏止痛散
21-腰痛膏(二)
22.海馬山甲散
23.張氏黑膏藥
三、骨質增生症
1.抗骨質增生丸(一)
2.細辛膏
3.桃紅山甲散
4.象牙抗增丸
5.理骨紅膏
6.骨刺散(一)
7.骨刺膏(一)
8.骨金丹
9.骨刺丸
10.脊椎增生膠囊
11.蛇靈散
12.二白蜈蠍散
13.骨刺散(二)
14.歸芍消刺膏
15.消骨刺散
16.靈蛇口服液
17.骨刺膠囊
18.川芎膏
19.靈蛇山甲散
20.馬錢子丸
21.透骨蛇靈散
22.骨刺膏(二)
23.骨刺止痛散
24.三甲軟堅散
25.壁虎散
26.蜈白散
27.增生熱敷粉
28.三生散(一)
29.急烏散
30.內服骨刺膏
31.二白烏蠍散
32.靈仙口服液
33.黃芎骨刺散
34.兩用骨刺散
35.七味骨刺丸
36.九味骨刺丸
37.除痹散
38.通痹膏
39.骨刺化瘀散
40.消骨增丸
41.骨質增生丸(一)
42.骨質增生丸(二)
43.骨質增生片
44.骨增片
45.抗骨質增生丸
46.補正續骨丸沖劑
47.骨質增生丸(三)
48.骨刺片
49.止痛膏
50.抗骨質增生片
51.人參麝香膏
52.消瘀通絡膏
53.強力熱敷散
54.趁痛丸
55.複方歸紅膏
56.海蠍散
57.茜寄口服液
58.歸蓯丸
59.歸蛇散
60.鹿靈散
61.加味三生散
62.骨刺膏(三)
63.二鮮膏
64.舒頸散
65.抑骨止痛散
66.加味四虎散
67.骨刺膏(四)
68.骨質增生膏(一)
69.活血舒筋散
70.靈仙骨刺散
71.消骨質增生膏
72.杜艽增生丸
73.益腎止痛膏
74.消肥散
75.效靈散
76.新陽和丸
77.海桐皮丸
78.溫化口服液
79.骨質增生丸(四)
80.骨質增生膏(二)
四、化膿性骨髓炎
1.骨癆丸
2.花蜘蛛散(一)
3.花蜘蛛散(二)
4.龜甲桃紅丸
5.黃升丹
6.小金丹
7.獨角蓮膏
8.萍鰍膏
9.葡萄根膏
10.蜈蚣散
11.青黛膏
12.健骨口服液
13.麝香膏
14.紅藍藥捻
15.陰瘡生肌膏
16.骨疽膏
17.礬松骨髓膏
18.五毒膏
19.青軍膏
20.消散膏
21.丁桂散
22.消核散
23.清骨散
24.透膿散
25.蜂繭二灰散
26.海馬散
27.固泄口服液
28.壁虎散
29.溫熙丹
30.三生散
31.骨康膏
32.黑藥膏(一)
33.烏白散
34.五枝膏
35.拔毒膏
36.五虎丹
37.朱血丸
38.複方蜈蚣散
39.複方骨髓炎糖漿
40.祛腐散
41.化瘀消炎膏
42.枯管釘(一)
43.枯管釘(二)
44.生肌膏
45.清骨消炎散
46.解毒口服液
47.地芪散
48.壯骨散
49.立消散
50.乳沒定痛散
51.附骨內托散
52.化管散
53.骨髓炎膏(一)
……
五、骨與關節結核
六、骨折、脫臼
七、跌打損傷
八、軟組織損傷
九、腰痛
十、創杖金傷
十一、腦外傷后綜合征
十二、其他固傷疾病

文摘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發生在兩個腰椎之間,或腰、骶椎之間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坐骨神經,引起一側腰腿痛者,稱之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中醫無此病名。根據臨床表現,類似於中醫的“腰脊痛”、“腰腿痛”等病的描述。本病好發於青壯中老年人,且男性多於女性,是臨床常見病症。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腰椎經常受擠壓、扭轉等外力的損傷,腰椎間盤彈性變差,逐漸發生退行性變而易形成本病。
病因
腎虛精虧、脊髓失養是造成腰椎間盤容易破裂突出的內在因素。而急性或慢性損傷特別是彎腰弓背提取重物時,椎間盤後部壓力增加,容易發生纖維環破裂和髓核向外側突出,而致氣血瘀滯,復感風寒濕邪襲人而形成複雜的病理性改變。又因腰骶部的活動度和所承受的壓力均較大,易受損傷,故大多數腰椎間盤突出發生在腰椎4~5之間,或腰椎5~骶椎1之間,在腰椎3~4之間者較少。有些病人無明顯外傷史,於受涼後發病,可能是由於肌肉張力增加,促使已有退行性變的椎間盤突出。

序言

《千金》論云:“夫尋方學之要,以救速為貴,是以養生之家,須預合成熟藥,以備倉卒之急。”論中所說熟藥,即丸散膏丹,說明其是醫家病家必備之方藥,可備倉卒之用。預輯妙方,救急拯危,甚為穩妥。醫家按證施治,選方用藥,隨手可得;病家檢方療疾,用之中的可早日康復,且俱可按圖索驥,以備緩急。此乃一舉兩得之功。因此,總結和推廣丸散膏丹治療疾病的經驗妙方,惠及千家,具有重要意義!
祖國醫學醫方浩如煙海,但多散見於醫籍和期刊雜誌之中,醫家用時倉促難尋,深感不便,病家更是一頭霧水,無所適從。尋選方藥更猶如大海淘金,尋方不易,尋效方更難,“夫千金之殊,必在九重之淵”(《莊子·列禦寇》)。《秘方求真》亦云:“效方固然甚多,但療效平平者亦復不少。”正如古人所言:“千方易得,一效難求。”全國著名中醫專家劉渡舟教授亦說:“治病之法甚多,而良法妙法難求。”張長沙云:“博採眾方,良有以也。’’名醫救人,一方一法重於千金,非同小可,蘊藏著諸多醫家心血結晶與千錘百鍊功夫。所以名醫名方尤為方中珍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