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是中國—中東歐16國領導人的會晤機制,又稱“1+16”領導人會晤。2012年開始舉辦,一年一次。

基本信息

簡介

李克強總理李克強總理
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2012年波蘭首都華沙市舉辦第一屆,一年一次。其中中東歐16國分別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塞爾維亞黑山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馬其頓、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

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傳統友誼深厚,合作歷史悠久。中東歐國家整體經濟呈增長態勢,發展潛力巨大。新形勢下,特別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雙方增進相互了解、加強經貿合作的意願十分強烈。

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經濟高度互補,雙邊經貿合作前景廣闊。中東歐國家面臨經濟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升級的強烈需求,而中國在裝備製造、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則具有競爭優勢,雙邊合作,不僅契合了中國和中東歐國家的各自發展特點與合作需求,而且符合中國和中東歐國家人民的共同願望和利益。

歷屆會議

第一次

2012年4月,首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在波蘭首都華沙市舉行。

會晤規劃與拓展了中國與中東歐16國互利合作的前景與未來。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宣布了中國關於促進與中東歐國家友好合作的12項舉措,並就推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關係提出四條原則建議。

第二次

2013年11月26日,第二次“1+16”領導人會晤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舉行,李克強總理出席會晤並提出“三大原則”和六點建議。會晤後,雙方共同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綱要》。根據《綱要》,中國-中東歐國家每年舉行領導人會晤,梳理合作成果,規劃合作方向。

自首次會晤以來,特別是布加勒斯特會晤以來,中國同16國貿易額顯著增長,各領域交流活動和合作平台組建有序推進,《布加勒斯特綱要》確立的38項合作領域,已有80%的項目付諸實施。2013年前10個月,雙方貿易額達500億美元,同比增長10.1%;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國家投資超過50億美元,涉及機械、化工、電信等多個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方面,一批橋樑、電站、高速公路項目進展順利。

第三次

第三次會晤2014年12月16日在塞爾維亞貝爾格勒舉行。本次會晤的主題是“新動力、新平台、新引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共同出席會晤。

第三次的有專門詞條: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第四次

2015年11月24日在蘇州太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會晤後,共同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蘇州綱要》。總理李克強25日邀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共同乘坐蘇州至上海的高鐵。

第五次

2016年11月4日上午與拉脫維亞總理舉行會談,下午分別會見拉總統和議長。4日下午,分別會見馬其頓總理、斯洛維尼亞總理、阿爾巴尼亞總理。

11月5日上午,分別會見克羅埃西亞總理、愛沙尼亞總理、保加利亞總理、匈牙利總理、塞爾維亞總理、波蘭總理、波赫部長會議主席,再加觀察員國白俄羅斯總理和黑山副總理。5日下午,在正式的16+1會晤中間,咱總理又見縫插針分別見了斯洛伐克總理、立陶宛總理。5日晚,從歡迎晚宴匆匆趕回,又加了兩場,會見羅馬尼亞總理和捷克總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