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

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

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是由政府主辦的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人氣最旺的工藝美術專業展會,簡稱“藝博會”。“藝博會”可以為海峽兩岸的工藝品生產企業和全國、全球工藝品買家(經銷商、愛好者、收藏者)搭建進行交易、展示、發布和收集信息的平台,為他們創造價值和利益,從而推動工藝美術產業發展,推進兩岸文化交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簡稱“藝博會”。地點: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福建省莆田市黃石。

工藝美術城

工藝城,工藝美術城,莆田工藝美術城,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是中國最大的工藝品專業交易市場。
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是2006年度福建省重點建設項目,地處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黃石塘頭,區位條件得天獨厚,交通便捷,東臨福廈高速公路黃石出口處及省道城港大道,南靠正在建設中的福廈鐵路莆田站,是前往湄洲島湄洲祖廟朝拜媽祖的必經之地。
工藝美術城規劃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格調優雅,享受政府賦予的各種優惠政策,是企業家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
工藝美術城占地面積460畝,總投資6.248億元,總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由展示中心、展銷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組成。其中展示中心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展銷區建築面積30.3萬平方米,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擁有商業旺鋪約20多萬平方米,可供1000多家企業入駐,其中玉雕、木雕、石雕區共有店面700多坎,分別為玉雕區300多坎,木雕區200多坎,石雕100多坎。
工藝美術城採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方式,以展銷的形式、把木雕、玉雕、石雕、金銀珠寶、民族民間工藝品等幾大行業集聚起來,展現莆田傳統工藝。並通過提供環境保障,引導資源整合,力求做大做強,最終形成一個立足莆田、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大型工藝品市場和旅遊觀光、休閒購物中心。

首屆藝博會

首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開幕現場2006年10月31日上午10:40,首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在剛剛落成的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展示中心隆重開幕。
本屆博覽會的展館面積為12800平方米,共設830個標準展位。參展作品共分為為七大類的近三十品種。木雕、石雕、玉雕、油畫、陶瓷、仿古家具、金銀首飾……千姿百態、精美絕倫的海峽兩岸上千件工藝品,令人目不暇接。本次展會引起海內外參展商的廣泛關注,韓國、香港、澳門、台灣、以及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山東等海內外工藝美術企業紛紛紛帶著產品赴莆田參展。
莆田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向來以“精微透雕”著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莆田木雕興於唐宋,盛於明清,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豐富的傳統風格。建國以來,莆田木雕業枯木逢春,重煥生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一批大師級名人抓住機遇,創辦木雕企業,促進了莆田木雕產業快速發展。現在,莆田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內銷木雕工藝品的主產地和集散地。2003年莆田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聯合授予“中國木雕之城”稱號。莆田木雕產業集聚強大,也帶動了仿古家具、宗教雕塑、玉雕、青石雕、壽山石雕、工藝編織、金銀首飾、人造寶石、漆器等相關行業的發展,使工藝美術成為莆田的一大特色產業。截至2005年底,全市工藝美術從業人員約20萬人,技術人員5000多人(其中省級工藝美術大師17名、專家名人33名),企業3000多家,其中年產值達千萬元以上的企業數十家,創建品牌企業達20多家。2005年,全市工藝美術工業產值達80多億元。
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工藝美術產業,展示莆田“中國木雕之城”品牌形象,宣傳莆田,弘揚媽祖文化,提供兩岸藝術家相互學習借鑑的平台,促進海峽兩岸藝術交流和經貿往來,今年莆田市決定舉辦“首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並將每年舉辦一屆,力爭把“海博會”品牌做大做響,從而有效帶動莆田市工藝美術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首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得到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的大力支持。本屆博覽會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莆田市人民政府、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省工商聯合會、福建省城鎮集體工業聯社主辦,由莆田市經濟貿易委員會、莆田市二輕工業聯社、福建省工藝美術玩具行業協會、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策劃展覽部、莆田市工藝美術協會承辦,由莆田市各縣區人民政府、湄洲島管委會、台灣、香港、澳門的相關同業公會、北京華藝誠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莆田媽祖工藝城發展有限公司協辦。
本屆博覽會的展館設在剛剛落成的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展示中心。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是2006年度省重點建設項目,位於瀋海高速公路莆田出口處,區位條件得天獨厚,交通極為便捷。該項目一期規劃用地460畝,總投資6.3億元,總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由展示中心、展銷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組成。其中,展示中心建築面積2.7萬平方米,木雕、玉雕、石雕、金銀珠寶四個展銷區建築面積24.8萬平方米,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築面積14.5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將擁有商業旺鋪20多萬平方米,可供1000多家企業入駐。工藝美術城將成為一個立足莆田、帶動全省、輻射全國、面向世界的大型工藝品市場和旅遊觀光、休閒購物中心。目前,具有莆田地域建築風格的展示中心已經建成並交付使用,為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本屆博覽會的展館面積為12800平方米,共設830個標準展位(3×3平方米)。參展作品為七大類近三十個品種,包括雕刻類的木雕、玉雕、青石雕、漢白玉雕、壽山石雕、中式古典家具歐式古典家具、藝術陶瓷、紫砂壺、漆藝、金銀首飾、寶石、刺繡、油畫等。
這次展會引起了國內外廣大參展商的廣泛關注。韓國、台灣、香港、澳門、北京、上海、浙江、山東、安徽、廣東、山西、雲南、湖南、江蘇、江西、河南、河北、湖北等海內外工藝美術企業紛紛帶著產品赴莆田參展,定了83個展位。其中,在展館入口左側最顯眼處的“港澳台展區”有九家企業22個展位以特裝展出,展館入口右側的“中國瓷都潮州展區”有十家企業8個展位也以特裝展出。福建省內福州、廈門、泉州、南平、三明、寧德等8個地市的工藝美術企業和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也定了43個展位。莆田市工藝美術企業參加本次博覽會的熱情更為高漲,定了693個展位,並紛紛拿出精品,展示莆田工藝美術產業的風采。

第二屆藝博會

2007年110月27日,上午9點58分,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在莆田工藝美術城隆重開幕。
第二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開幕式本屆藝博會為期5天,共設3大展廳16個展區700個展位,集中展出大師精品、新人新作、民間藝術、古玩字畫、工藝禮品等參展作品一萬多件。展品類型豐富,包括木雕、玉雕、青石雕、漢白玉雕、壽山石雕、根雕、竹雕、古典工藝家具、藝術陶瓷、紫砂壺、漆藝、金銀首飾、珠寶、刺繡、油畫、壁畫、古玩、字畫等數十個品種,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次工藝品專業展會。博覽會吸引了來自緬甸、越南和國內24個省(市、自治區)的1000多家企業和個人參展。
藝博會期間,還將舉辦“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和“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授牌儀式、中國海峽工藝美術交流與發展策略高峰論壇、國畫大師李耕真跡展、書畫拍賣作品展、海峽兩岸攝影展、海峽兩岸中國書畫展、海峽兩岸民間特色美食節、海峽兩岸工藝品項目推介和莆仙戲會演等系列活動。

第三屆藝博會

2008年10月29日上午,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在福建莆田開幕。
第三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
本屆藝博會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以“舞動的藝術、世界的商機”為主題。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原副主任王富卿,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志海,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川等中直、省直有關部門領導、相關協會成員;以及原台灣省警政廳廳長王一飛,台灣台中縣縣長黃仲生,中國國民黨台中縣委員會主任委員顏世一,台灣工藝發展協會理事長黃安福等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是一個工藝品企業雲集的專業展會,是為海峽兩岸的工業品生產企業和國內外工藝品買家搭建的進行交易、展示、發布和收集信息的平台,為參展商創造價值和利益,推進工藝美術產業繁榮與發展,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的一個盛會。
隨著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參展企業積極性逐年提高,本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的展位由第一屆的830個,增加到1018個。共展出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台灣、江蘇、浙江、山東等地的500多家企業精湛的工藝產品上萬件,參展企業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其中,台灣展區從上屆的66個展位增加到近100個展位。
開幕式上,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顧正先生授予莆田市秀嶼區“中國銀飾之鄉”牌匾。
本屆藝博會為期5天,展館總面積達14.5萬平方米,展出500多家知名企業做工精湛的工藝品上萬件,期間將舉行工藝品、書畫、收藏品拍賣會,海峽兩岸工藝品合作與交流研討會,2008“華邦杯”首屆中國傳統家具設計大獎賽,組織優秀作品評選活動等。

第四屆藝博會

2009年4月30日10:30 ,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福建省政府等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30日在福建莆田市舉行,數萬件工藝精品吸引了大量觀眾。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鄭立中,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陳士能,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袁錦貴,副省長李川,福建省政協副主席李祖可郭振家,以及海內外工藝品參展商、採購商、收藏家等15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
鑼鼓喧天,彩旗飄揚。本屆“藝博會”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產業合作發展”為主題,將持續至5月3日。
莆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特別是工藝美術已成為福建省重點產區,最有代表性的莆田木雕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具有獨特的傳統風格。從有作品傳世的年代算起,最早可溯及明朝。在莆田各地寺廟和老民居,至今尚存有許多工藝傳世之作。改革開放以來,莆田工藝美術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產品種類眾多、品種齊全,包括木雕、古典工藝家具、玉雕、宗教雕塑、金銀首飾、石雕、油畫框業、工藝編織、銅雕、漆器等十大門類1000多個品種。一大批民間藝人紛紛走上了辦廠創業之路,民間手工藝實現了產業化發展。其中木雕、玉雕和古典工藝家具的產值、產量及出口額均占全國同業首位。截止2008年,莆田全市共有工藝美術企業3700多家,從業人員16.5萬人,年產值60多億元,預計2010年產值可達200億元。
第四屆藝博會以打造中國規模最大的工藝品專業展會為目標,設7個展區,總面積14.5萬平方米:其中1號館設標準展位700個,展出來自北京、上海、廣東、台灣、江蘇、浙江、山東等全國20多個省份(市、自治區)的500多家知名企業做工精湛的工藝產品上萬件;2、3、4、5號館以莆田工藝美術城店鋪為展區,700多個商鋪展出金銀珠寶、木雕、玉雕、石雕等展品;6號館為藝術長廊書畫展區,7號館為廣場綜合展區。海峽兩岸、港、澳地區和國外的工藝品生產企業參展,展出木雕、根雕、陶瓷、玉雕、石雕、首飾、漆器、編織、刺繡、繪畫、竹雕、剪紙、古玩收藏等26大類工藝品。
第四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開幕本屆“藝博會”是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省台灣事務辦公室、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新聞出版局(著作權局)、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外經貿廳、福建省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福建省貿促會、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承辦。展會期間,將舉辦大師工藝精品拍賣會、兩岸工藝品傳承與創新研討會、工藝品重點企業訂貨會,以及工藝品特色生產基地參觀考察等活動。本屆“藝博會”仍將舉辦優秀作品評選活動,組織專家委員會評出金、銀、銅、優秀獎並授予獲獎證書。

莆田市工藝美術產業發展概況

綜合篇一、快速發展中的莆田工藝美術產業
工藝美術是莆田市十大產業之一。2008年,全市共有工藝美術企業3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12家;全行業工業產值7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4.5億元。近年來莆田工藝美術產業呈加速發展趨勢,2004年至2008年五年間平均同比增長速度達55%以上,而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增長更為迅猛,五年內增長了6倍,位列莆田市八大產業發展之首。全行業從業人員達25萬人,是莆田人民的主要就業領域之一。技術力量雄厚,形成了一支由高、中、初級人才組成的技術骨幹隊伍,分別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名,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19名,省竹編專家1名及省工藝美術名人33名,工藝美術師職稱以上人員500多名,中高級技工、技師4000名以上。
二、四大特色經濟品牌奠定莆田工藝產業在業界的地位
莆田市是福建省工藝美術重點產區。工藝美術產業包括木雕、古典工藝家具、玉雕、宗教雕塑、金銀首飾、石雕(含壽山石雕)、油畫框業、工藝編織、銅雕、漆器等十大門類。其中木雕、銀飾、古典家具和珠寶玉石等四大品種的產值、產量及美譽度在全國同業有較大影響力。繼2003年莆田市首次榮獲“中國木雕之城”第一個全國性的專業榮譽稱號後,在2006年、2007年2008年先後又獲得“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仙遊)、“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莆田市)、“中國銀飾之鄉”(秀嶼)等專業榮譽稱號。這四個稱號的取得使莆田市工藝美術產業在全國的知名度更上了一層樓。
★中國木雕之城
莆田木雕向來以“精微透雕”著稱,極富文化底蘊和傳統特色。眾多作品透過千年歷史成為珍貴文物至今遺存在祖國各地。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明清期間的“貼金透雕花燈”、“貼金浮雕花板”、“廖氏木座”等作品,有的則散存於各地寺廟或古建築之中。新中國成立以來,莆田木雕有了較大發展,精品相繼問世,1999至2008年,我市參加國家級和省級專業評選展的工藝精品累計榮獲金獎506件、銀獎471件,歷年獲獎總數均居全國榜首。
★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
仙遊古典工藝家具在我國明清古典家具市場,以“仙作”獨特風格,與“蘇作”、“廣作”、“京作”四分天下有其一。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區域經濟產業,成為我省古典工藝家具行業的領頭羊。
★中國金銀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
莆田從事金銀珠寶工藝品的“打金人”數以萬計,遍布全國各地金銀工藝品市場。全市現有金銀珠寶玉石企業500多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資產20億元,產品銷往東南亞、日本、新加坡、港澳台等十幾個國家、地區以及國內各大中城市,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中國銀飾之鄉
秀嶼金銀珠寶工藝名聞遐邇。上塘珠寶城是全國聞名的金銀首飾一條街,已成為福建省最大的金銀珠寶集散地,也是國內重要的金銀珠寶首飾產業基地之一,已成為繼深圳、義烏之後的全國第三大銀飾交易市場。
三、發展目標
莆田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十一五”期間莆田市工藝美術產業發展行動計畫描繪了莆田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宏偉藍圖,其總體目標規劃2010年,工藝美術年產值為150億元。為實現這一目標,要實施的重點項目有:莆田工藝美術城;雕塑藝術走廊;研發檢測中心;重點工藝園區、專業村;工藝美術旅遊區;人才培訓基地;工藝美術博物館;工藝專業市場;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工藝美術大師篇人傑地靈 大師輩出
在工藝美術產業迅速發展歷程中,莆田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出類拔萃且影響甚巨的大師級人物。大師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為工藝事業描畫出一幅千帆競進、雲蒸霞蔚的壯闊圖景,鑄就了無可限量的工藝發展前景,建構和充盈了工藝事業生生不息的藝術魅力。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政府正式命名的有3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2名省級大師。本篇介紹幾位代表人物的主要藝術成就。
方文桃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師從莆田著名藝人黃丹桂、劉榮麟先生,得其真傳。從事工藝美術創作、設計50多年,擅長木雕人物造型和寺院大型佛像雕塑。他的木雕作品,神過於形,意融於色,粗蓋於細,情形交融,在業界占有一席之地,作品《福臨人間》等榮獲全國、省級工藝美術展覽金獎。眾多作品為海外人士收藏,單日本和台灣就有數百件。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先後應邀赴海內外各地出色完成眾多名山大寺的佛像雕塑創作,加上他的中華歷史名人雕塑作品,其數則以千計。2004年—2006年,年屆六旬寶刀不老的方文桃大師,在四川峨眉山金頂不負眾望成功創作了48米高、重660噸的大作“十方普賢”銅雕造像,將他的藝術生涯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峨眉山金頂作為天下名山、佛教聖地,十方普賢聖像創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峨嵋山市大佛禪院的“四面千手觀音”是方文桃大師的又一個傑作。大佛禪院以供奉三丈六尺高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銅像而出名,為朝拜峨眉山的第一門戶,亞洲最大的十方叢林之一,也將是全國規模最大的佛教學院。高16米的千年烏木佛像雕塑的成功創作,為大佛禪院再添輝煌,方文桃大師也因而再次飲譽海內佛壇。
佘國平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從藝近五十年,擅長木雕和寺院大型雕塑。佘國平大師的木雕和佛像作品在台港澳及東南亞、日本、美國等地影響很大,許多作品被當地藝術館及收藏家收藏。為日本兵庫縣三寶山“無量壽寺”創作了大型木雕《釋迦如來》、《聖觀音》、《西方三聖》、《仁王》、大型石雕《五百羅漢》、《一佛二弟子》、《護法二將》等,在當地及東南亞屬木雕曠世稀物,堪稱一絕。主持台灣中台禪寺、台灣高雄天宮廟、莆田廣化寺《觀音》、南少林寺等大型佛像雕塑、湄洲媽祖廟主殿《媽租》、四川烏尤寺、潮州觀音山《五百羅漢》等許多寺廟修復和重新塑造、雕刻各類大型佛像,數量多達4000多件。創辦莆田市興化雕塑研究院,培養了大批藝術精英團隊。培養行業技術骨幹200多人,有省工藝美術大師1名、省工藝美術名人5名、高級工藝美術師4名、工藝美術師15名。 2006年出版《佘國平木雕藝術》專著。
佘國平的作品,主題廣泛、立意高遠,凝聚了他對藝術的執著與熱愛。有橫刀立馬的關羽、力拔山兮的項羽,也有溫情綿綿送郎君當紅軍的男女青年,還有東方的“丹納埃”螺姑娘等。這些作品或以傳統、細膩的手法表現,或以現代雕刻形式來表現,深受同行和各界人士的好評。
林慶財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從業以來,在木雕、牙雕、環境藝術裝飾、古典家具研究等領域頗有建樹。依靠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不斷探索,在木雕、牙雕、環境藝術裝飾、古典家具研究等領域頗有建樹,其作品曾獲國家(部)級、省級獎項四十餘次。在中國、日本、台灣、香港等的國家和地區發表論文,培養了一大批行業新生力量。1995年獲評“高級工藝美術大師”;1997年共青團省委授予“福建省優秀青年企業家”;1999年榮獲“莆田市十大傑出青年”;2001年獲評“福建省首屆民間藝術家稱號”;2002年獲評“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6年獲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個人傳入編《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名錄大全》、《中國人物大典》、《中國專家大辭典》。
黃文壽
省工藝美術大師,莆田市工藝美術協會會長。平生絕技為巨型神像創作,被業界譽為大型木雕佛像王。他為台灣中台禪寺創作的四尊護法大神,每尊重達8噸、高7.5米,堪稱亞洲木雕佛像之最。當年四尊特大佛像運抵台灣,在台灣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軍人出身的黃文壽,尤其熱愛和善長武將方面的題材,如四大天王、關公、韋馱、十八羅漢等佛像的塑造。黃文壽創作的佛像在海外高端工藝市場很有名氣,曾被日本《宗教工藝新聞》譽為 “地區宗像雕刻笫一家”。據不完全統計,包括國內如烏尤寺、伏虎寺、善覺寺、鵝翎寺、雪峰寺、廣化寺、南少林寺、西禪寺等幾十個著名禪寺的幾千尊佛像雕塑均出於黃文壽之手。
1999年以來其個人作品在全國美展上獲得22枚藝術金獎,在業界享譽盛名。2004年,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走遍中國.走進莆田》“木雕的傳奇”專題攝製組重點採訪宣傳了黃文壽“大型木雕佛像王”的業績;2005年福建海峽電視台《精彩出擊》攝製組專程登門尋訪“福建木雕第一高手”,再一次實地報導了“大型木雕佛像王”的傳奇絕藝,福建新聞頻道、東南衛視多家電視台等其它媒體也先後進行了採訪報導。
李鳳強
省工藝美術大師。擅長木牙雕刻及寺廟、樓堂古建築裝璜、設計、施工等。曾在一天內雕塑超過百尊栩栩如生的佛祖頭像,創下雕塑界的紀錄,贏得了“天下第一刀”的美譽。其作品曾榮獲國家、省、部級工藝美術金獎30個,其中木雕《瑤池集慶》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金獎2個、廣西政協大樓工程裝飾設計獲建設部魯班獎。 2003年應澳大利亞政府邀請在澳洲舉辦雕塑藝術專展,並取得成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許多作品巧奪天工,價值連城,被譽為國寶級作品。
作品《沉香千手千眼觀音》,用一塊重近800公斤的“沉香王”雕刻而成。千手千眼觀音護佑天下安寧,這與人類期盼世界和平的願望是相通的。李鳳強對這尊雕塑傾注入了心血精力和良好願望,運用浮雕、透雕、立體鏤空雕等多種手法,分成十幾個層次,將千手千眼觀音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慈悲卻又莊重平穩。作品創作取得巨大成功,被世人譽為稀世珍寶,市場估值上億元,現為“中華第一塔”的常州天寧寶塔收藏。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篇一、產業之花,城市名片
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自2006年舉辦首屆以來已有三屆。在這三年當中,莆田工藝美術產業恰巧取得了高速發展,就規模以上工藝企業來說,其年產值平均以76%的高速度連著增長了三年;而在這其間三屆藝博會也是一屆比一屆有所創新、有所進步。實踐已經並將繼續證明,莆田舉辦藝博會,為發揚民族藝術文化傳統,打造“莆田工藝”的城市名片,增進海峽兩岸交流,培育壯大推動工藝美術產業,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莆田市市委、市政府把“每年舉辦一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寫入莆田市十一五規劃,省委省政府也將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寫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可以預期,這個植根於莆田這塊工藝美術沃土之中的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一定能夠長成參天大樹,與莆田工藝美術產業一道譜寫新的歷史篇章。
二、精心打造,茁壯成長
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第一次登上莆田展會舞台一個光彩奪目的亮相,已經注定將為我市我省乃至全國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引擎之一。2006年,海峽兩岸410家企業以830個展位加盟展會,來自全國各地及東南亞遊客觀眾12萬人次、實現產品成交額 1126 萬元、簽定契約金額2675 萬元、意向 7563 萬元的業績,使得中國海峽工藝品博覽會的第一屆就形成了大規模的高起點,為界留下“規模最大、檔次很高、組織有序、服務周到”的印象。
2007年的第二屆藝博會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增進海峽兩岸交流” 為主題,吸引了來自緬甸、越南和國內 24 個省(市、自治區)的 380多家企業參加。分3個展館,881個展位,參觀觀眾達24.3萬人次;實現交易額8690萬元,簽訂契約金額達1.31億元,意向契約金額2.38億元。這次藝博會因“規模大、檔次高、內容多、人氣旺、影響廣、效果好”,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成為一次促進兩岸交流、商貿成果顯著的和諧盛會。
2008年以“舞動的藝術,世界的商機”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交易會,更加注重加強展會的產業化趨勢,以海峽兩岸工藝美術優秀精品為主要展出對象,充分吸收前兩屆藝博會的辦展經驗,推出新創意、新策劃、新舉措,取得了更加顯著的成果。北京、江蘇、浙江、山東、江西、台灣等全國20多個省市區共580家企業參加(其中台灣館有87個展位),分6個展館設1018個展位。參觀觀眾達26.8萬人次,實現產品成交額9570萬元,簽訂契約金額1.45億元,意向契約金額3.02億元。真正吻合了此次工藝品產業專業盛會的口號—— “規模更大、人氣更旺、內容更多、創意更新、影響更廣、規格更高、效益更佳、服務更優”。
三、新的一屆,即將開幕
經省政府同意,第四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定於2009年4月30日—5月3日在中國莆田工藝城隆重舉行。本屆將在歷屆藝博會的基礎上,兼收並蓄全國各地展會的長處與經驗,進行全新規劃設計,從展會主題、主承辦機構、招展招商、規格規模、服務商機、關聯活動等方面有所創新、不斷超越發展,目標定位辦成中國乃至世界最大規模的工藝品專業展會。主要靚點有:
(一)主題明確,突出商機: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產業合作發展。
(二)組織機構,陣容宏大:省市兩級領導充分重視,組委會領導規格高。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小晶親自擔任主任委員,國台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自鵬、省政府副省長李川為副主任委員。組委會辦公室主任由莆田市市長張國勝兼任。莆田市成立“第四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籌備組”,負責藝博會的招展、招商、布展、宣傳和關聯活動各項事宜的籌辦、綜合、協調、落實等工作。
各設區市指定專門機構,重點做好招展招商與宣傳工作。
(三)主辦單位: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福建省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省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新聞出版局(著作權局)、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外經貿廳、福建省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福建省貿促會、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
(四)規模宏大,展品豐富 展館總面積14.5萬平方米,分設7個展館。設定大師精品區、台灣工藝精品區及各種特色工藝精品區,金銀首飾、木雕、玉雕、石雕、書畫精品、雕刻機械等分區。本屆工藝品展位,將一改過去3乘3米的固定格式,以特裝為主要展出形式,充分體現各種作品的特點特質,展示各式展品的藝術價值。
五)展會活動,精彩多樣。主要活動有:(一)開幕儀式,全新設計;(二)盛大晚會,央視品牌節目走進工藝城;(三)頒獎儀式,為首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頒獎;(四)兩岸工藝品傳承與創新研討會,開展工藝美術產業理論研討;(五)大師工藝精品拍賣會,展示大師作品丰采與價值;(六)組織上參展商參觀考察莆田工藝品特色生產基地,為參展商莆田行提供增值服務;(七)工藝品展銷評獎,為參展作品進行價值定位;(八)舉辦工藝品重點企業訂貨會,體現本屆“共享交易商機”之主題。以上各項活動的開展,將豐富藝博會的內涵,擴大藝博會知名度,將使第四屆藝博會影響更加深刻遼遠,更好地實現藝博會的主題與目標。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篇一、深遠的歷史積澱、廣闊的產業背景
公元2006年,對莆田工藝美術行業來說,這是一個值得記住的年份。這一年,為了承接和保護莆田龐大的工藝美術產業,一個立足莆田、輻射全國、面向世界、全國規模最大的工藝品專業市場——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裹挾著莆田工藝美術產業高速發展的硝煙,巍然崛起於莆田南洋平原。這裡已成為莆田市一個嶄新的地理標誌,是莆田一張新的城市名片;它像一艘工藝美術行業的 “航母”,承載著莆田工藝美術產業的最新成果在市場經濟的海洋全速前進。如果把工藝美術產業比作莆田經濟的皇冠,那么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莆田工藝美術城就是這頂皇冠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莆田工藝美術城投資超6億,建築面積達47萬平方米,由展示中心、金銀珠寶區、木雕區、玉雕區、石雕區、民族民間工藝品區及公共服務設施組成,擁有商業旺鋪20多萬平方米,已入駐企業600多家,並於2008年5月1日全面開業。工藝美術城將木雕、玉雕、石雕、金銀珠寶、綜合工藝品等幾大行業集聚起來,集研發、生產、加工、批發、零售、展示和旅遊觀光、娛樂休閒、購物為一體,展現莆田傳統工藝,引導資源整合,努力打造一個氣勢恢宏、精品薈萃、配套完善、秩序良好的全國性工藝品展貿市場。
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展示中心是莆田市唯一會展中心,樓高三層,建築面積27200平方米,可容納標準展位1000個,充分滿足各行各業舉辦各種展會的需求。三年來,成功舉辦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莆田珠寶節、鞋材鞋機展銷會、房車展等大型展會二十多屆,吸引觀眾上百萬人次,商品交易數十億元。
木雕區設一區、二區,為四層結構,建築面積8.2萬平方米,開設商鋪240幢。已有136家木雕龍頭企業入駐。展示木雕工藝品、禮品、木雕佛像、古典家具等產品。
玉雕區設一區、二區,為四層結構,建築面積達8.2萬平方米,店鋪240幢。玉雕區內有擺件、掛件、飾件、玩件等,主要用料有翡翠、和田玉、佘太玉等,產品題材豐富、品種齊全。現有入駐企業190多家。
石雕區為四層結構,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開設商鋪120幢,石雕展銷區內產品系列豐富,神像、歷史人物、花鳥走獸神靈活現,深受海內外客戶的信賴和遊客的讚賞。
珠寶中心為四層結構,建築面積達3.6萬平方米,共開設378坎店面。匯聚北高“黃金海岸”、上塘銀飾市場、埭頭後溫水晶寶石加工基地等專業市場的精華,產品門類齊全,項鍊、手鍊、手鐲、腳鏈、戒指、民間傳統飾品等金銀珠寶應有盡有。
綜合工藝品區為木雕及特色工藝品的經營場所,為四層結構,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商鋪120幢。莆田民族民間工藝品極具地方特色,在此可盡睹其丰采。
三、會聚人文誠信,建設藝術文化
人文工藝城
莆田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的美譽,是福建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四海共仰的媽祖文化的發源地,為全球華人特別是台灣及東南亞同胞所敬仰。莆田工藝美術之花正是在這塊濃郁的文化土壤中綻放出來,莆田工藝美術與莆田文化的完美融合定將孕育出莆田工藝美術城獨特的文化魅力。
藝術工藝城
莆田雕刻以傳統的精微透雕、圓雕著稱,莆仙透雕圓雕技藝高手如雲。而“仙作”古典工藝家具將透雕和圓雕的技法之美演繹的淋漓盡致。莆田工藝美術城匯聚了莆田及全國各地的工藝大師、名家名品,閃耀著莆田歷代雕刻藝術的輝煌成就。大氣的石雕、璀璨的珠寶、溫潤的玉石、精雅的木雕,都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向人們闡釋雕刻藝術的魅力。
商貿工藝城
莆田工藝美術城與高速公路莆田站出口“零距離”;距鐵路莆田站2公里;距規劃中莆田機場8公里;距湄洲島27公里;距莆田老城區10公里,交通發達,區位條件得天獨厚。莆田工藝美術城內服務設施齊全,設立市場管理委員會,銀行、電信、稅務、工商等部門全部入駐,實現“辦事不出城”的便利服務;引進電子信息平台、物流配送、運輸、倉儲、鑑定機構等;工藝城內聚集了全國各地的生產商和客商,信息交流頻繁,市場資訊快捷,便於掌握市場動態,搶占商機!
會展工藝城
莆田工藝美術城展示中心是莆田市目前唯一的會展中心,可以滿足各行各業舉辦各種展會的需求。
旅遊工藝城
工藝美術城總體建築風格源自紅磚文化,是莆田古民居建築的經典之作。紅牆金瓦輝映著藍天白雲,城與天渾然一體的天際奇觀,組成了一組色彩鮮艷、造型雍容、古樸典雅,結構錯落有致的宏大建築群。城內四周環繞著二千多平方米的立體浮雕,造型逼真,風格獨特,技藝高超,有“中國最大的浮雕群”的美名。
誠信工藝城
誠招天下客,譽從信中來。莆田工藝美術城已通過與城內商戶簽定《誠信公約》,成立“莆田工藝美術城工藝行業自律協會”,建立工藝美術城消費者維權站,引進質量鑑定檢驗中心,推廣銷售“標準金飾”,創建全國A類市場,評定工藝城內經營規範、誠實守信的星級商戶等措施,嚴把誠信經營關,從而使工藝城內形成一股誠信經營的良好氛圍。

作品賞析

《富春山居圖》壺
《富春山居圖》壺
《富春山居圖》壺上合璧。2010年3月14日,溫家寶總理的在中外記者新聞發布會上講的《富春山居圖》的故事引人深思。記者在本屆藝博會上驚喜地看到了分藏海峽兩岸的中國傳世名畫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已在壺上“合璧”。此壺由鴻運齋壺藝家張子威據此創意設計,兩個半圓壺合成為玉璧造型,配鑲玉竹提梁壺把。壺兩個側面分別刻畫了分藏海峽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局部。寓意著以海峽兩岸文化為紐帶,共同建設相互溝通的和諧盛世,昭示了中華民族同根同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