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大典

中原文化大典

《中原文化大典》的編纂,聘請了季羨林、任繼愈、李學勤、馮驥才等10位國學大師及文化界學者做顧問,參與編纂的300多位作者都是國家級或省級學科專家。 這些專家廣泛的文化影響、高深的學術造詣和嚴謹的學術作風,保證了《中原文化大典》堅實的學術地位。 《中原文化大典》融翔實的歷史資料和前沿學術成果於一體,史料珍稀,藝術價值寶貴,是研究和了解中原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書,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基本信息:
叢書名:中原文化大典(全55冊)

作者:中原文化大典編纂委員會
中原文化大典
版次:2008年第1版
版式:8開
裝幀:精裝彩圖
圖書介紹:
2008年9月1日起,中原文化產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程——《中原文化大典》公開發行了,這套凝聚了數百位專家學者心血,歷時八年編纂而成的國家新聞出版重點工程具有以下特點:
一、內容的集成性和科學性。《中原文化大典》分《總論》《學術思想典》《文學藝術典》《科學技術典》《民俗典》《教育典》《文物典》《人物典》《著述典》《大事記》共10個部分,敘述了上起遠古、下迄清末,體博宏富的中原文化,按門類區分,涵蓋面寬而深。全書共有3000多萬字,4萬幅圖片,分55冊集中向世人展示了中原文化全景。
二、學術的權威性和經典性。《中原文化大典》的編纂,聘請了季羨林、任繼愈、李學勤、馮驥才等10位國學大師及文化界學者做顧問,參與編纂的300多位作者都是國家級或省級學科專家。這些專家廣泛的文化影響、高深的學術造詣和嚴謹的學術作風,保證了《中原文化大典》堅實的學術地位。
三、作用的鑑賞性、實用性和資料性。《中原文化大典》融翔實的歷史資料和前沿學術成果於一體,史料珍稀,藝術價值寶貴,是研究和了解中原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書,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