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香料

中世紀香料

中世紀香料,是指古代歐洲使用的一種香料。 中世紀香料和現在的香料,存在著很多的不同。 中世紀的歐洲有很多的香料。 古代歐洲是世界之中最擅長製造香料的地區。

定義

中世紀香料,是指古代歐洲使用的一種香料。

起源

中世紀香料,起源於古代的埃及、中國和蘇美爾。

古代歐洲是世界之中擅長製造香料的地區。古代的歐洲有很多的香料。

歷史

古典時期

中世紀香料也有數千年的歷史。公元前3500年埃及皇帝晏乃斯的陵墓於1987年發掘,發現美麗的油膏缸內的膏質仍有香氣,似是樹脂或香膏。2011年可在英國博物館或埃及開羅博物館看到。僧侶們可能是主要的採集、製造和使用香料者。

埃及人在公元前1350年沐浴時,用香油或香膏,認為有益於肌膚,當時用的可能是百里香、牛至、沒藥、乳香等,而以芝麻油、杏仁油、橄欖油為介質。麝香用得也很早,約在公元前500年。公元七世紀埃及文化流傳到希臘、羅馬後,香料成為貴重物品即貴族階級的嗜好品,為了從世界各地尋求香料及辛香料,推動了遠洋航海,促進了新大陸的發現,對人類交通史大有貢獻。

《聖經·舊約·埃及記》第30章記載:“請你取用香料,即蘇合香、沒藥、楓子香、純乳香,各種香料必須重量相同,然後按照製造香料的技術製造薰香。”文中提到的香料都是由樹脂等天然物質製成的,其中有些香料至今還在使用。在同一章中還有關於製造香油的記載,所用原料是液體沒藥、肉桂、桂枝和橄欖油。

隨著香料需求量的增加,草根樹皮不便處理和運輸,花類也無法四季供應。因此到中世紀時,阿拉伯人開始經營香料業,並用蒸餾法從花中提油,較著名的是玫瑰油和玫瑰水。中世紀後,亞歐有貿易往來,香料是重要物品之一。中國香料也隨絲綢之路運往西方。

中古時期

在古代的希臘和羅馬,香料被認為是極有價值,極其重要的。

據說尼祿(Nero)在妻子的葬禮上焚燒了整個羅馬一年庫存量的肉桂皮。

西哥特人離不開胡椒。

在羅馬帝國向整個歐洲拓展的過程中,羅馬人也將他們的香料帶到了歐洲各地。

當然,歐洲有些地方原本就有自己的香料。

在羅馬帝國崩潰時,羅馬人又退回到羅馬,但他們留下了豐富的香料遺產。

1370年最古老的香水即“匈牙利水”問世,這也是用乙醇提取芳香物質的最早嘗試。開始時,可能只是從迷迭香一個品種蒸餾所製得,其後則含有薰衣草和甘牛至等。這時的調香比以前原始的用純粹的天然香料植物來調香前進了一大步,已有辛香、花香、果香、木香等精油和其他香料植物精油、香膏等供調香者使用,香氣或香韻也漸趨複雜。1670年馬里謝爾都蒙創造成含香的粉,叫“La Poudre a la Marechale”聞名有兩個世紀之久,這也視為一種新的香精配方的典範。十七世紀中發現了不但使用了天然植物精油於調香,而且還套用了天然動物香料,1708年倫敦調香師查爾斯李利製成了一種含香的鼻煙,它含有“龍涎、橙花、麝香、靈貓香和紫羅蘭”綜合性的香氣。1708年著名的古龍水(Eau de cologne 亦稱科隆水)問世了,它原來的目的是要具有清毒殺菌性,但由於它帶有令人感興趣的而又協調的柑桔香氣和藥草香就很快地、普遍地被人們用作為漱用水,這種香型流行極廣,藥草香普及世界各地,至今仍然風行不衰,並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發展。這確是一種極為成功的調香創作。

在十八世紀以前,調香師們所能得到的只是大自然所提供的天然動植物香料。配製的香水和香精,雖然比原始調香有所進步,但畢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稱之為“自然派” 調香。

進入十九世紀後,隨著有機化學、合成香料工業的迅速發展許多新的香料相繼問世,

香料

調香師的想像力越來越豐富,調香也逐漸由自然派向真實派、印象派、表現派、表現派與真實派相結合發展,它還在不斷向前發展,有待於人們繼續摸索、創新。最早製造合成香料是在1834年,人工合成了硝基苯。不久人們發現了冬青油的主要成分是水楊酸甲酯,苦杏仁油的成分是苯甲醛,並且用化學方法合成了這些香料。1868年合成了乾草的香氣成分香豆素,1893年合成了紫羅蘭的香氣成分紫羅蘭酮,這些化合物作為重要的合成香料陸續進入市場。

現代形態的香水是從十九世紀後半期,在法國南部創辦了香料公司以後才開始進入市場的。但香水在當時是一種價格昂貴的奢侈品,只供上層社會婦女社交時使用,香料公司得到宮廷的支持和保護。

合成香料工業、天然香料工業即精油工業、調合香料工業及食品香料工業總稱香料工業。精油工業主要是處理從植物中採取的精油。採油的方法有:水蒸汽蒸餾法、壓榨法、萃取法、超臨界萃取法等。大部分精油作為香原料不加處理而直接使用,但有時也把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分離出來使用,並且有的主要用作合成香料的原料。

合成香料隨著用量的不斷增加,需要大量廉價而且能夠保障供給的原料。合成香料工業使用的原料,在天然精油方面主要是香茅油、松節油,在化學製品方面主要是乙炔、丙酮、異戊二烯。新的合成香料的研製也不斷取得進展。主要是通過氧化、還原、縮合、重排、分解、酯化等化學反應來製造。在精製香料時不是單純提高純度就可以了,除去其中含有的微量的帶有異臭的物質非常重要。

種類

1.古代歐洲人使用的香料

下面的這些香料是古代的歐洲人經常使用的香料。

在古代的歐洲,窮人也能用香料做飯。

歐洲的窮人用歐洲的香料做飯,歐洲的有錢人用進口的香料做飯。

1.古代的歐洲人使用大蒜作為香料。古代的中國沒有大蒜。大蒜起源於中亞和西亞地區 。大蒜由猶太人傳到歐洲。阿拉伯人也會使用大蒜。

2.古代的歐洲人使用黑胡椒作為香料。黑胡椒原產於南印度。黑胡椒是印度和歐洲之間的重要貿易商品,又是交換的媒介。在古希臘和羅馬還徵集胡椒作為貢品。在中世紀,威尼斯人和熱那亞人壟斷了胡椒貿易,從而促使人們尋找到遠東的航路。古代的中國人不使用黑胡椒,而是白鬍椒。

3.古代的歐洲人使用孜然作為香料。孜然起源於埃及、土耳其、伊朗、土耳其、印度。孜然由埃及人和猶太人傳到歐洲。

4.茴香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

5.肉桂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公元前2800年的埃及史料記載中就曾提到桂皮;在西方的《聖經》和古埃及文獻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稱。

6.歐芹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沿岸。

7.西芹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沿岸。

8.香菜原產歐洲地中海地區,中國西漢時(公元前一世紀)張騫從西域帶回。

9.洋蔥原產於中亞或西亞,在西元前一千年的古埃及石刻中就有收穫洋蔥的圖畫,之後傳到地中海區。西漢時,張騫通西域,從西域帶回許多物種。當時在西域已經有種植洋蔥的記錄。地理大發現之後,由歐洲向世界傳播。16世紀,傳入北美洲。17世紀傳到日本。18世紀時,《嶺南雜記》記載洋蔥由歐洲白人傳入澳門,在廣東一帶栽種。

10.迷迭香,原產歐洲地區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在三國時期,中國引進迷迭香,並且大量種植。

11.秋葵的原產地,為非洲今日衣索比亞附近以及亞洲熱帶。關於秋葵的原產地,從多種書刊及有關科技資料來看,說法頗不一致:多數資料認為秋葵原產於非洲(或說原產北美),國內一些權威專著也認定秋葵原產非洲,並說中國秋葵於20世紀初(或說20世紀20~30年代)從印度引入種植(或說從美國、日本引進)。

12.芝麻原產印度,我國漢時引入,古稱胡麻(今日本仍稱之)

13.歐洲李,又被我們稱為酸梅。歐洲李原產於西亞和歐洲。

14.蘆筍原產於歐洲大部分地區,以及北非和西亞,是被廣泛種植的蔬菜作物。

15.蒔蘿,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可確定的是,人們在五千年前的埃及首次得知蒔蘿這種植物。埃及人將它和芫荽及瀉根混合,以治療頭痛。希臘人和羅馬人也很愛用蒔蘿,他們管它叫Anethon,這個名字也正是蒔蘿植物學上屬名的由來。有些人相信它就是聖經里所說的『洋茴香』Anise(馬太福音23章、24節),因為在巴勒斯坦,人們大量地栽種蒔蘿。古代的醫者則相信它有益於止嗝。

16.杏仁,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中亞,西亞。

17.乳香,原產於北衣索比亞、索馬里以及南阿拉伯半島蘇丹、土耳其等地。

18.黃瓜原名叫胡瓜,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胡瓜更名為黃瓜,始於後趙。

19.歐洲榛起源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地區的黑海沿岸及歐洲的地中海沿岸,在公元前由此向希臘和羅馬傳播。

20.核桃的故鄉是亞洲西部的伊朗,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後帶回中國。

21.甜菜,原產於歐洲西部和歐洲南部沿海。甜菜是甘蔗以外的一個主要糖來源。糖甜菜起源於地中海沿岸,野生種濱海甜菜是栽培甜菜的祖先。大約在公元1500年左右從阿拉伯國家傳入中國。

22.薰衣草,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沿岸、歐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島,後被廣泛栽種於英國及南斯拉夫。

23.香蜂花,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歐洲的俄羅斯及中亞各國,伊朗,大西洋沿岸。

24.番紅花,原產於歐洲的南部,亞洲西南部。番紅花,最早由希臘人和羅馬人,進行人工栽培。明朝時,番紅花傳入中國。

25.牛至的英名為Oregano,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沿岸、北非及西亞。由於在義大利披薩中常用到牛至調味,所以又被稱為披薩草。相傳自中世紀的歐洲以來,牛至的特殊香味就深深吸引很多人,不但將其作成香袋隨身攜帶,在料理及花茶的領域裡也占有一席之地。

26.乳香,原產於北衣索比亞、索馬里、以及南阿拉伯半島、蘇丹、土耳其

27.沒藥,原產於主產於索馬里、衣索比亞、以及阿拉伯半島南部。

28.蕪菁,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

29.歐洲玫瑰,原產於希臘和羅馬。

30.歐洲薔薇,原產於歐洲。

31.蘋果,原產於歐洲

32.梨,原產於美洲

33.榲桲果,原產於歐洲

34.木香

35.安息香

36.龍涎香

37.肉豆蔻

38.明礬

39.苧麻

40.芝麻

41.阿魏

42.薔薇水

43.山楂,原產於歐洲

44.靈貓香。靈貓,原產於非洲和印度

45.紫羅蘭,原產於地中海

46.橙花,原產於法國的南部。

47.麝香。古代的歐洲人通過麝牛去獲得麝香,而不是麝鹿。麝牛,原產於法國,俄羅斯,格陵蘭島,加拿大,阿拉斯加州(美國)。

2.原產於歐洲的香料

下面是原產於歐洲的香料。歐洲人在使用這些香料的時候,不需要進口。

1.茴香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

2.迷迭香,原產歐洲地區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在三國時期,中國引進迷迭香,並且大量種植。

3.薰衣草,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沿岸、歐洲各地及大洋洲列島,後被廣泛栽種於英國及南斯拉夫。

4.香蜂花,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歐洲的俄羅斯及中亞各國,伊朗,大西洋沿岸。

5.番紅花,原產於歐洲的南部,亞洲西南部。番紅花,最早由希臘人和羅馬人,進行人工栽培。明朝時,番紅花傳入中國。

6.蒔蘿,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可確定的是,人們在五千年前的埃及首次得知蒔蘿這種植物。埃及人將它和芫荽及瀉根混合,以治療頭痛。希臘人和羅馬人也很愛用蒔蘿,他們管它叫Anethon,這個名字也正是蒔蘿植物學上屬名的由來。有些人相信它就是聖經里所說的『洋茴香』Anise(馬太福音23章、24節),因為在巴勒斯坦,人們大量地栽種蒔蘿。古代的醫者則相信它有益於止嗝。

7.甜菜,原產於歐洲西部和歐洲南部沿海。甜菜是甘蔗以外的一個主要糖來源。糖甜菜起源於地中海沿岸,野生種濱海甜菜是栽培甜菜的祖先。大約在公元1500年左右從阿拉伯國家傳入中國。

8.歐芹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沿岸。歐芹,也被我們稱為香芹。

9.西芹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沿岸。

10.香菜原產歐洲地中海地區,中國西漢時(公元前一世紀)張騫從西域帶回。

11.歐洲李,又被我們稱為酸梅。歐洲李原產於西亞和歐洲。

12.蘆筍原產於歐洲大部分地區,以及北非和西亞,是被廣泛種植的蔬菜作物。

13.杏仁,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中亞,西亞。

14.歐洲榛起源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地區的黑海沿岸及歐洲的地中海沿岸,在公元前由此向希臘和羅馬傳播。

15.洋蔥原產於中亞或西亞,在西元前一千年的古埃及石刻中就有收穫洋蔥的圖畫,之後傳到歐洲的地中海。西漢時,張騫通西域,從西域帶回許多物種。當時在西域已經有種植洋蔥的記錄。地理大發現之後,由歐洲向世界傳播。16世紀,傳入北美洲。17世紀傳到日本。18世紀時,《嶺南雜記》記載洋蔥由歐洲白人傳入澳門,在廣東一帶栽種。

16.牛至的英名為Oregano,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沿岸、北非及西亞。由於在義大利披薩中常用到牛至調味,所以又被稱為披薩草。相傳自中世紀的歐洲以來,牛至的特殊香味就深深吸引很多人,不但將其作成香袋隨身攜帶,在料理及花茶的領域裡也占有一席之地。

17.蕪菁,原產於歐洲的地中海

18.歐洲玫瑰,原產於希臘和羅馬。

19.歐洲薔薇,原產於歐洲。

20.蘋果,原產於歐洲

21.梨,原產於歐洲

22.榲桲果,原產於歐洲

23.山楂,原產於歐洲

24.紫羅蘭,原產於地中海

25.橙花,原產於法國的南部。

26.麝香。古代的歐洲人通過麝牛去獲得麝香,而不是麝鹿。麝牛,原產於法國,俄羅斯,格陵蘭島,加拿大,阿拉斯加州(美國)。

中世紀香料

1.古代的歐洲不缺少香料。

2.古代的歐洲人種植了大量的香料。

即使歐洲人不進口香料,也能滿足他們自己的需要。

3.古代歐洲人進口香料,是因為他們的經濟發達,他們有很多的錢。

他們用糧食去交換亞洲人的香料和金屬。

4.歐洲的本土也產很多本土香料,當然歐洲的香料價格就不貴了。

下面這些植物都是歐洲的香料:薰衣草、玫瑰、山楂、香芹、芫荽、小茴香、香蜂草、百里香、迷迭香、香蜂草等等。

5.在古代的歐洲,窮人也能用香料做飯。

歐洲的窮人用歐洲的香料做飯,歐洲的有錢人用進口的香料做飯。

6.例如很多芳香的植物也算是香料,甚至是蘋果、梨、榲桲果這種帶有甜美誘人香味的果實,在中世紀也算是香料的一種。

7.英國不是產藏紅花嗎?

另外羅望子在非洲有產,中世紀運過來應該相對容易吧?

地中海沿岸產迷迭香,百里香,藏紅花,這是香辛料。

8.在古希臘和羅馬,香料被認為是極有價值,極其重要的。

據說尼祿(Nero)在妻子的葬禮上焚燒了整個羅馬一年庫存量的肉桂皮。

9.西哥特人離不開胡椒。

在羅馬帝國向整個歐洲拓展的過程中,羅馬人也將他們的香料帶到了歐洲各地。

當然,歐洲有些地方原本就有自己的香料。

在羅馬帝國崩潰時,羅馬人又退回到羅馬,但他們留下了豐富的香料遺產。

10.古代中國經常通過絲綢之路去進口歐洲的香料。

對比

古代的歐洲人沒有胡椒

例如:各種唇形科和傘形科的植物

唇形科的,具體來說例如薄荷、羅勒,還例如Scarborough Fair里唱到的thyme, rosemary, 還有sage,特點是都有薄荷的那種香味

傘形科的植物,具體來說例如洋香菜(Parsley)、洋茴香、西芹等等

此外還有肉桂、丁香等等,只不過好像一般用語甜食。

其實呢,就對於中國來說吧,我們常見的例如五香粉里,小茴香和洋茴香幾乎差不多;八角和羅勒的氣味也差不多;歐洲人也有丁香和肉桂。

所以其實也就是古代歐洲缺了花椒和黑胡椒而已啦,歐洲人所掌握的香料品種可能比中國人還要多,還要精細其實,不能說他們就不懂烹飪的啦。

另外,其實大家沒注意嘛,中國的傳統烹飪里,好像根本也都不怎么用黑胡椒的。黑胡椒原產於印度。

而且即使用,也一般用白鬍椒粉,但是一般也就是做羊肉時用用吧?白鬍椒原產於中國。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中國人用的香料和歐洲人差別並不大的樣子,差別在於好像中國人用得更濃?還有似乎更喜歡用濃縮度更高的那些芳香植物的種子的樣子。

例如歐洲人用洋茴香和羅勒,都是用的其莖葉;而中國人往往上來就是用種子的,所以後者往往濃度更高一些。

出口

古代的歐洲人喜歡把香料大量出口到東方。古代歐洲是世界之中最擅長製造香料的地區。古代中國經常通過絲綢之路去進口歐洲的香料。

下面是古代中國進口的歐洲香料:

1.乳香

2.木香

3.安息香

4.龍涎香

5.肉豆蔻

6.明礬

7.苧麻

8.芝麻

9.阿魏

10.薔薇水

11.蒸餾酒精

為什麼歐洲是最早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地區呢?因為在中世紀的時候,歐洲通過出口香料,完成了財富的積累。只有封建社會的財富多到一定程度,封建社會才能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在中世紀的時候,古代歐洲人通過“香料的貿易”,從中國掠奪了大量的財富,並且最早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在1291年,歐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第九次十字軍東征的結束,是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標誌。在公元1453年,歐洲就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歐洲人依靠絲綢之路,從中國掠奪了大量的財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