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鶴儔

丘鶴儔,廣東省新寧縣那泰鄉(今台山市端芬鎮那泰管理區)人,清光緒六年(1880年)生。出身貧寒,父親丘修崔是私塾教師。

鶴儔,廣東省新寧縣那泰鄉(今台山市端芬鎮那泰管理區)人,清光緒六年(1880年)生。出身貧寒,父親丘修崔是私塾教師。
丘鶴儔天資聰穎,尤好音樂,小時候,便喜隨當地"南巫"、"師姑"(迷信職業者)學唱"南巫歌",稍長又為"南巫"、"師姑"的齋祭作伴奏。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那呂村從附近的廣滇鄉樂家村聘來一位"八音"師傅胡德高負責組織"八音班"("鑼鼓櫃")。"八音班"是用管、弦、鑼鼓綜合組成的,以八人扛一方形附有雕彩流蘇裝飾的木櫃,木柜上支木架,架上分懸樂具,演奏者共環繞櫃的前後,各司樂具,或圍在一起演奏,或且行且奏,所奏者多為粵曲,以大嗩吶吹作男音,小嗩吶吹作女聲,其餘都是伴奏。那年,丘鶴儔只有九歲,他見到村裡有了八音班,立即喜上眉梢。從此,他又常到村裡的丘氏祠堂里去聽"八音"。
丘鶴儔的記憶力和模仿力都頗強,每首"譜子。或"南巫歌",他學上二三遍便能彈能唱。胡德高師傅看中了他的潛質,便收他為徒,並悉心加以栽培。幾年之間,丘鶴儔在胡德高師傅的耳提面命下,對各種樂器、曲牌以及民間音樂理論知識,都學有所成。13歲那年,他便加入"八音班",成為當時民間樂隊中引人注目的少年嗩吶吹奏手。清宣統二年(1910年)他離開了家鄉,遷居香港。在一家電話有限公司當普通職員。手頭稍有積蓄,便擇址擺花街,經營文具樂器小商店,同時收徒傳藝。1917年又創辦了音樂私塾,並以此為自己的主要職業。在教學過程中,他採用圖解的方法,介紹各種樂器的性能、演奏人門、指法等,並注意中(工尺譜)西(簡譜)樂譜的對照,這種教學方法受到學員們的歡迎,慕名前來求學者日漸增加。丘鶴儔在從事廣東民間音樂教學的同時,還深人民間,訪問、蒐集20年代前後在廣東流行的古調、民間樂曲和粵曲、粵劇的"過場曲"、"譜子"、"小曲"、"大調"、"小調"等,並先後編輯出版了(弦歌必讀)、(琴學精華)、(國樂新聲)、(琴學新編)等書刊多種。這些曲集問世後,遠銷美國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為傳播粵樂、粵曲做了積極推動的工作。
丘鶴儔在精心編輯、出版曲集的同時,還積極創作廣東音樂新譜,在報刊發表的就有(娛樂昇平)、(獅子滾球)、(相見歡)、(雙龍戲珠)、(聲聲慢)等。丘鶴儔的廣東音樂作品,既能保持傳統粵樂的特色,X借鑑西洋音樂的作曲技法,使廣東音樂的風格有所突破,豐富了樂曲的表現力,使廣大聽眾更加喜聞樂唱。其中(娛樂昇平)、(獅子滾球)等很快就在省、港、澳、東南亞及美國等華人華僑聚居地方流行,成為廣東音樂中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獅子滾球)這首名曲,還長期被我國雜技團體在表演獅子滾球時用作伴奏。
丘鶴儔不但是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而且是著名的廣東民間音樂演奏家。他擅長揚琴,二弦、嗩吶、高胡等,都演奏得很好。可謂彈、唱、吹、打,無所不精。1930年,丘鶴儔與廣東音樂名家呂文成、楊麗珍等在台城太平戲院演出,觀眾座無虛席。隨後,丘鶴儔一行還到端芬大同戲院公演,鄉親們為之興高采烈。約在1932年,丘鶴儔從香港專程回鄉料理父親的喪事。事後,他應鄉親們之邀,在家鄉附近的大同市"新生活茶居"和母校積厚學校(今那泰學校)分別獻演了一台長達一個多鐘頭的音樂節目。在彈奏揚琴時,他面向觀眾,用桌子把揚琴塾高側放背後,然後手持琴竹朝背後的揚琴彈奏,觀眾為之傾倒,他們對他這種獨特、高超、嫻熟的揚琴演奏技法讚賞不已。他還分別用小提琴、高胡演奏(鳥投林)等曲子。他巧妙地運用婉轉的回音和上下行的快速迂迴滑音,模仿了各種雀鳥的啼叫,逼真動聽,令觀眾嘆為觀止,歷久難忘。演奏(獅子滾球)時,運用熟練、輕快而流暢的括竹上行琶音,使人感到有一種滾動般的音型,奏出傳神的音樂形象,正如南屏、容侶漁為丘鶴儔編著的(琴學新編)序文中說:"丘君鶴儔,寄情音律,溺志弦歌。而於揚琴一門,尤稱絕技,其手腕之純熟,字眼之玲瓏,但覺其高下疾除,洋洋盈耳怨慕泣訴,歷歷繪聲,竊為之擊節不置。"括(撥)竹琶音,是丘鶴儔吸收了早期的粵曲"南音"伴奏所常用的一種揚琴技法,即用琴竹下端撥弦發音,用撥竹方法演奏琵音,豐富了揚琴的音色變化和表現力。丘鶴儔的揚琴屬"左竹法"的演奏流派,在其所編的樂譜中,有些作了"左竹派"揚琴演奏的竹法處理,從中可以看到他所用的"竹序"和粵劇中的"掌板"竹序是一致的。他對揚琴竹法作了系統的探索研究和整理,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為揚琴在廣東音樂的演奏技法"左竹法"、"右竹法"、"混合竹法"的發展奠定了理論依據,為人們研究廣東揚琴流派的淵源和特點提供了重要的學術資料。
1934年間,丘鶴儔專程赴美國紐約等地巡迴演出。在演出中,他無論用揚琴還是嗩吶、三弦等樂器演奏,都博得一國外人士的一致讚揚。在美國期間,他還與音樂界人士座談,交流經驗,廣交朋友,為廣東民間音樂走向世界作出廠積極的貢獻。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慘遭日本侵略者的飛機轟炸,丘鶴儔的愛子被日寇的炸彈炸死。愛子罹難,加上生活困迫,使他憂鬱成疾,終於在1942年病逝於香港,終年62歲。
丘鶴儔的一生是刻苦自學,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為繼承和發展我國廣東民間音樂事業而艱苦奮鬥的一生。他兢兢業業,孜孜不倦地長期從事廣東民間音樂的研究、編著和教育工作,並且與何柳堂、呂文成、易劍泉等一班蜚聲樂壇的作曲家、演奏家一起把廣東音樂引人高雅音樂的殿堂,他的卓越成就和貢獻,世人共睹,有口皆碑。
資料來源:
I、筆者1982年陪林韻、黃家齊、陳哲深三位音樂家赴丘鶴儔故鄉採訪的筆記。
2、廣東省(民族民間音樂)1982年第2期,林韻、黃家齊、陳哲深所著(著名廣東音樂家 丘鶴儔)。
3、(中國現代名人辭典),石肖岩主編,1989年5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4、(廣東近現代人物辭典八倪俊明、沈錦鋒主編,廣東科技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