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苗族遷徙史

世界苗族遷徙史

第一節“三苗”國疆域 第二節堯征“三苗” 第三節舜征“三苗”

圖書名:世界苗族遷徙史

圖書信息:

作 者:石朝江 著
出 版 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6-12-1
版 次:1

頁 數:351
字 數:340000
印刷時間:2006-12-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221075185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這本《世界苗族遷徙史》,是朝江同志在“苗學”的總框架下,繼《中國苗學》、《中國苗族哲學社會思想史》、《苗族文化研究》(合著)之後,出版的又一本學術專著。
苗族歷史悠久,其文化充滿魅力,蘊蓄著無窮的奧秘,它曾引起國際學術界的傾慕和研究興趣。據不完全統計,1831—1978年,國外出版研究苗族或涉及苗族的論著多達280餘部。特別是東南亞苗族遷往世界各地以後,美國、法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國家,或設專門機構,或有一批專家專門研究苗族。日本、俄羅斯等國雖然沒有苗族定居,但也有不少專家學者研究苗族。這一切足以說明,苗族這個古老的東方民族,在人類發展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作者簡介

石朝江。苗族,生於1950年10月,貴州省黃平縣人。1978年畢業於貴州大學哲學系。歷任貴州省委組織部辦公室副主任、中共惠水縣委副書記、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現任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貴州省省管專家、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系中國少數民族哲學社會思想史學會理事、貴州省哲學研究會副會長,貴州省民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貴州省民族研究會副會長。長期致力於民族文化和哲學社會思想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國苗學》、《中國苗族哲學社會思想史》、《苗族文化研究》(合著)、《布依族文化研究》(合著)、《貴州就業與再就業研究》(合著)等。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

目錄

序(王朝文)
序(封孝倫
前言
第一章 “神州”土著
第一節 土著江淮
第二節 北進中原
第三節 一統“九黎”
第二章 逐鹿中原
第一節 與炎帝族的交往
第二節 奪取炎地“九隅
第三節 涿鹿大戰
第四節 敗退南歸
第三章 建立“三苗”國
第一節 “三苗”國疆域
第二節 堯征“三苗”
第三節 舜征“三苗”
第四節 禹滅“三苗”
第四章 “荊蠻"興起
第一節 “荊蠻”疆域
第二節 商、周征“蠻荊
第三節 秦滅楚
第五章 遷居武陵
第一節 “武陵蠻”盛
第二節 遷徙“五溪”
第三節 “兵剿”與“安撫”
第六章 散居雲貴高原
第一節 “生苗”與“熟苗”
第二節 三次大起義
第三節 貴州大本營
第四節 三大方言區
第七章 漫入中南亞半島
第一節 遷入越南
第二節 遷入寮國
第三節 遷人泰國
第四節 遷入緬甸
第八章 移民世界各地
第一節 寮國“秘密戰爭
第二節 “巴特寮”接管政權
第三節 泰國“難民營”
第四節 移民美國
第五節 苗族定居四大洲十多個國家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神州“土著”
1.土著江淮2.北進中原3.一統“九黎”
研究世界苗族遷徙史,首先要遇到苗族的來源問題,即苗族的祖源故土在哪裡?
關於苗族的來源,國內外向來有“西來說”、“北來說”、“南來說”和“神州土著說”。前三者認為苗族約7000年前由外部進入中國,後者認為苗族是中國最古老的土著民族。
根據史學家的研究及考古發現,苗族的祖源故土就在中國,即苗族為“神州”之土著。神州,即中國。《史記》日:“中國名日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所謂禹之序“九州”,就是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揚州、雍州、梁州,也就是中國本部,位於長江黃河流域,富有人類生存優越條件的地帶。苗族這個人們的共同體,發祥於中國長江、淮河流域,曾北渡黃河挺進中原腹部,並形成名日“九黎”的部落聯盟。“九黎”集團率先開發了“神州”本部。
在中華文明序列中,“九黎”族曾經處於領先的位置。他們率先進入定居的農耕生活,率先發明了刑法、武器和宗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