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

WANO組織通過WANO成員利用其制定國際上通用的性能指標,進行統一管理和協調,有利於加強核電技術、經驗和事故情報的交流,從而不斷提高世界核電站的安全可靠性。WANO組織至今已成功運作十多年,為核電站的安全可靠運行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根據WANO指標的實際套用情況和積累的經驗反饋,WANO組織決定更新最初制定的指標體系,從而進一步地提高核電站的安全可靠性。為促進WANO內部信息的自由交流,每個會員只有在得到信息提供國授權的情況下才能向WANO以外發布。

機構發展

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orld Association of Nuclear OPerators,WANO)。
1973年3月28日的美國三里島事故,特別是1986年4月26日的前蘇聯車諾比災難性事故,嚴重扭曲了核電的形象,動搖了公眾對核電的信任感。有識之士一致認為核事故的影響是沒有國界的。因此,無論是哪家核電站,都有責任保證其核電站安全可靠的運行,而整個核電界則有共同的責任來不斷地改善核電站的安全可靠性。
在美國核動力運行研究所(INPO)和國際電力生產和配電者協會(UNIPEDE)的大力支持下,由英國中央電力管理局主席馬歇爾爵士倡議,於1989年5月15日在莫斯科成立了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這一世界性組織。

機構職能

WANO組織通過WANO成員利用其制定國際上通用的性能指標,進行統一管理和協調,有利於加強核電技術、經驗和事故情報的交流,從而不斷提高世界核電站的安全可靠性。WANO組織至今已成功運作十多年,為核電站的安全可靠運行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根據WANO指標的實際套用情況和積累的經驗反饋,WANO組織決定更新最初制定的指標體系,從而進一步地提高核電站的安全可靠性。為促進WANO內部信息的自由交流,每個會員只有在得到信息提供國授權的情況下才能向WANO以外發布。

組織章程

任何核電廠營運者只要遵從WANO的使命並向WANO作出承諾就可以加入WANO。每個WANO會員都有權指定一名正式代表和若干名觀察員參加大會。大會每年召開一次年度大會,每兩年選舉一位WANO會長為雙年度大會服務。WANO理事會管理WANO的活動,由八到九名有表決權的理事組成。協調中心必須接受WANO理事會的領導。協調中心的主要職能是在工作協調和高效聯繫方面幫助地區中心完成WANO的使命。理事會必須為地區中心任命一名主任。主任是理事會的無表決權的理事。為了實現WANO的使命,每個地區中心必須保持與協調中心和其他地區中心的密切聯繫。地區中心還必須促進地區會員之間的有效聯繫。

組織目標

WANO理事會制定了長期目標,即:加強WANO的運行經驗計畫,使它成為WANO會員之間運行經驗信息和服務的主要來源;作為提高核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促進和發展WANO同行審議計畫;制訂和管理WANO業績指標,使核電廠能夠確定有意義的目標和衡量進展;發展分享最佳實踐的手段和為會員解決已知業績問題提供幫助;支持核電廠工作人員的專業和技術發展;提高WANO內部的聯繫能力,以加強核電廠之間關於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信息交流;加強每個地區實現上述目標的能力和資源。

性能指標

WANO組織成立後,立即制定了以下幾個指標供各成員電站使用:
1. 機組能力因子(UCF)
2. 非計畫能力損失因子(UCL)
3. 7000小時反應堆臨界時非計畫自動緊急停堆數(UA7)
4. 安全系統性能(SPx),包括高壓安注系統性能(SP1)、輔助給水系統性能(SP2)和應急交流電系統性能(SP5)
5. 熱性能(TPI),現已被取消
6. 燃料可靠性(FRI)
7. 化學指標(CPI)
8. 集體輻射照射(CRE)
9. 放射性固體廢物體積(RWV),現已被取消
10. 工業安全事故率(ISA)

主持活動

該組織每兩年頒發一次"卓越貢獻獎",以表彰各國在和平利用核能(商運核電站)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此前,獲得表彰的主要是歐美國家核電界人士。中廣核集團原董事長昝雲龍在2010年世界核電營運者協會(WANO)雙年會上,獲頒"卓越貢獻獎",成為我國首個獲該殊榮的核電工作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