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教子經典智慧全集

《世界教子經典智慧全集》是2007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書。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世界教子經典智慧全集世界教子經典智慧全集
父母的舉止行為及處事方法,完成了對孩子的早期思想、品德、情感及行為習慣的培養,為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確定了方向並提供動力。本書為來自猶太、德國、韓國、美國、古希臘的經典教子案例及經驗。用通俗淺顯的語言,向讀者講述了世界各民族父母的一個個教育小故事,並言簡意賅地揭示出這些小故事所闡明的道理。讓家長們足不出戶就能汲取到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和民族的特色教育理念。

內容簡介

本書用通俗淺顯的語言,向讀者講述了世界各民族父母的一個個教育小故事,並言簡意賅地揭示出這些小故事所闡明的道理。不同的故事講述了不同的深刻內涵,也揭示了不同的教子方法,讓家長們足不出戶就能汲取到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和民族的特色教育理念——美國教育的自由、獨立、開創;韓國教育的尚禮、重教、愛國;古希臘教育的智識、藝術、美雅;德國教育的責任、嚴謹;猶太教育的智慧、財富、膽識!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智慧、財富、膽識—猶太人的教育

第一章 我學習,我富有 1.別拿智慧不當錢

富翁的遺囑

別人搶不走的財富——智慧

2.媽媽肚子裡的“大學生”

3.舔書的民族

學習像蜂蜜一樣甜美

救命的書

4.問號孩子與“雜學”之子

今天你提問了嗎?

問題與收穫

別讓孩子太“文靜”

5.只為興趣生

我只為畫畫才上課

只為興趣而工作

興趣,從娃娃抓起

6.“死”記”硬”背

背經

猶太人的生活準則——《塔木德)

7.孩子,我在聽你說

為弟弟取名

誰年輕,誰先說

可別小看了你那張“嘴”

說,讓孩子不停地說!

8.超越自我——一個人的比賽

父子間的對話

我的生命在書中

大明星的跳槽史

9.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屋頂上的西勒爾

學習還怕嘲笑?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第二章 笑對生活1.苦難,最好的老師

馬薩達的頑強

節日與記憶

回到歷史中去

2.忍!

忍過之後

動動腦筋,忍一忍

3.流淚也要堅持笑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美麗人生

等著“飛馬騰空”時

4.你還能相信誰?

惟己可信

向父親借學費

5.家如城堡

溫馨親情

先當兵,後上學

分家不分心

6.走!冒險去!

富豪們的賭注

與巨頭掙高低

7.一位父親的遺產——朋友

朋友分等級

8.記住媽媽的話

他不是故意的

向媽媽學

我媽媽說

9.我不自信,誰自信?

一個不受歡迎的演講家

不聽話的“物理學家”

10.一個都不能少

誰都重要

第三章 錢財教育1.人之初,錢幾何?

石油大亨的孩子會記賬

錢為何物

錢如人性

2.鑽石歸誰

誠實的收穫

3.錢=勞動

勤勉習慣從小開始

4.攢錢屍致富?

攢還是賺?

5.節儉VS吝嗇

不浪費,不等於我吝嗇

6.讓孩子長出富人的頭腦

經商是本能

生意與年齡無關

富人頭腦,其實很簡單

7.給乞丐的錢

解困“乞丐”

愛鄰如愛己

8.從零開始

一枚硬幣的天地

9.”聽”來的財富

傾聽後的意外

我聽,故我在

10.時間=秒+秒

對時間過敏的猶太人

難道積極也錯了?

11.親愛的,我把錢“給”人了

給孩子的智力做體操

清貧的“貴婦”

名人教育經

12.目標在前方,請不要拐彎

暫時與長久

目標不模糊

漁網不撈魚第二部分自由、獨立、開創—美國人教育第一章 放開的父母,自由的孩子 1.跌倒了,爬起來

2.讓孩子好好玩

老師鼓勵玩毛毛蟲

愛迪生玩什麼

3.為什麼不去試試

4.我的話也不一定對

5.孩子不用太聽話

別讓孩子太聽話

別在人前教子

6.鼓勵孩子交際

小孩子也有名片

交異性朋友,體驗成長過程

7.故飛夢想

到月亮上盪鞦韆

乘一條光線去旅行

帶著孩子走出去

辭彙——想像力的燃料

把水盆看成大海

故事、日記與圖畫

8.興趣更重要

9.在自我約束中長大

自由與責任

從小哨兵到將軍

10.專注,才能做好事情

專注的4種品質

培養孩子專注能力的幾個建議

第二章 平等的父母,獨立的孩子1.蹲著的父母

美國的父母會蹲著和孩子說話

對孩子說聲“我愛你”

美國孩子的父母這樣表達愛意

2.告訴孩子道德標準

3.學做家務

美早期教育專家的幾個建議

教孩子使用工具

4.不重知識重能力

美國的“奧數”競賽

美國學生愛動手

餅乾賣得多也能上大學

5.個個都是好孩子

走出失意的陰影

少批評多讚美

6.自立,從童年開始

自立,從吃飯開始

鼓勵孩子的自助行為

做家務換零花錢

大學學費自己負責

搬出父母家

少年創業的戴爾

7.”競爭”成為一種習慣

8.從小做課題

9.從國小習民主方式

美國家庭民主的教育方式

在美國當總統

生活初體驗——理想城

第三章 學生活,學做人1.交給孩子生活的鑰匙

2.好奇心是一筆財富

3.多一點幽默

幽默感是天生的?

薰陶出來的幽默感

4.樂觀讓人生更精彩

樂觀是成功的一大要訣

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

儘量地“放任”

不要因小事呵斥孩子

5.做個行事大方的孩子

移情訓練

交換也是一種分享

親人間的分享是最基本的

6.不拖延、馬虎

你馬虎,你吃虧

不僅是一種做事的習慣

向別人學習

父母的言傳身教

7.要成功,就台作

天堂與地獄之別

十個手指的功勞

8.不睡懶覺

勤奮的成功者

通過勞動促使孩子勤奮

我就是船長——用立志激勵孩子勤奮

9.要做寬容的人

這說明你很尊重我

父親的寬容挽救了我

惱怒的孩子

10.像朋友一樣與孩子談性

第三部分 哲學、責任、嚴謹—德國人的教育

第一章 智慧與哲學

1.觀察生活,培養哲學幼苗

2.教孩子在思考與提問中尋找答窯

3.給孩子認識世界的權利

4.鼓勵孩子去嘗試

5.在玩中創造“奇蹟”

6.珍貴的好奇心

7.沒計畫好的事情,不能做!

8.學會自我管理

比沒考上大學還嚴重的事情

9.要做有責任感的人

10.孩子的幸福比成績更重要

第二章 性格與品德

1.給孩子一個真實的世界

體驗“痛苦”

尊重現實

2.“放任”孩子的錯誤

撿回來再扔

答應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3.讚美孩子

4.戰勝恐懼

膽小鬼瑪莎

鬼故事

5.最重要的是誠信

6.反省是為了避免下一個錯誤

不要讓自己陷入不良思想的陷阱

勇敢承擔自己的錯誤

7.最要緊的是堅持到底

8.謙虛是終身的學問

一個大圓和一個小圓

驕傲不能等同於自信

終身的學問

9.耐心——優秀的素質

父母首先要沉得住氣

孩子總是跟你學

第三章 生活與秩序

1.乾淨,要表里如

醫生將看到什麼

2.節儉的小女孩

3.德國孩子的愛情

小孩子的真愛

“早戀”竟然是好事情

4.適應新環境

5.教孩子正確使用零花錢

6.永遠的玩具

7.不遵守時間是不能容忍的

8.近乎繁瑣的嚴謹

9.環保教育

10.禮儀的啟蒙

不打斷別人說話

“對不起”

寫“回謝卡”

首先要尊重孩子

第四部分 智識、藝術、美雅古希臘人的教育

第一章 家庭,親情與友情

1.家與親情永遠是第一位的

我們都有一個家

孝敬老人

2.別給孩子致命的愛

過度的“愛”就是“害”

迷信會害了孩子

3.學會禮儀,做個有教養的人

好孩子不挑食

儀表一定要得體

做個有教養的人

4.用熱情與寬容贏得朋友

選擇高尚的人做朋友

學會寬容

5.別讓孩子心想事成

不妨讓孩子吃些苦頭

別讓孩子總是“心想事成”

6.膽小愛哭的孩子不會成為勇士

孩子,不哭

別做膽小鬼

7.我為你驕傲

賞識教育

父親的禮物

8.獨立與責任

責任與長大

孩子,你要獨立

第二章 點燃孩子思想的火把

1.讀書和思考讓孩子變得聰明

讀書,什麼時候都不晚

學習+思索=智者

2.如果好奇你就問

思維始自驚異和疑問

世界因好奇而不同

3.引導孩子的思想和行為

父母要學會循循善誘

品德和學識同樣重要

成功往往源於堅持

4.相信自己,沒有什麼可以打敗你

認識你自己

相信自己

5.用藝術賦予孩子一顆純美的心

蕩滌心靈的天籟之音

舞出鮮活的生命力

用繪畫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

6.讓神話與史詩為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

在神話中學會生活

史詩里的快樂童年

第三章 健美,古希臘的生存法則

1.我健康,我美麗

打造美麗的身體

2.天使身材,出自魔鬼集訓

女生≠弱者

第五部分 尚禮、重教、愛國韓國人的教育

第十章 品質,蘊於舉手投足問

1.彬彬有禮

有心媽媽的以身作則

幼稚園的耳濡且染

學校將禮儀教育進行到底

2.孝心依舊

孝從小起

不孝的懲罰

孝道的言傳身教

3.有錢又怎樣

一點一滴地節儉

我的零錢我來掙

4.永不放棄

強調精神是足球根本

沒有人可以讓我放棄

第二章 成長,由你自己做主

1.愛你才放手

自立才能長大

學會面對

2.孩子,快點!

快,才有效率

急不可待

教子惜時

3.付出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想要玩具得有付出

玩也理直氣壯

4.與夥伴快樂成長

給你找個“乾哥哥”

好朋友,手拉手

5.伴著善良去長大

青蛙腿的教育

保姆病了

6.走向大自然

自己的路自己走

7.你的興趣,我的選擇

幼稚園也講主題

逼著孩子學習不如讓他會玩

我的說法也正確

我的天地,我做主

第三章 走人社會,擁抱生活

1.環保,給你一顆綠色的心

媽媽的綠色餐桌

2.對垃圾也“用心”

我是環保小衛士

垃圾袋也要錢

3.與補習學院有個約會

夜裡不回家

4.團結就是力量

讓我們一起吶喊

“我們”的含義

5.我是一隻小小鳥,卻想要飛得高

小小留學生

6.就是要愛國

國旗國旗,我愛你

國貨,讓我為你買單

線上試讀

馬薩達的頑強 公元70年,羅馬人占領了耶路撒冷,對猶太人大肆殺戮,倖存下來的猶太人紛紛攜帶家眷,投奔猶太人所據有的最後一座城池——馬薩達。(後來有人把它叫做悲劇之城。) 馬薩達城易守難攻,後備充足,儘管已是最後的孤城,但沒有什麼能夠動搖猶太人抵抗的決心。

就這樣,羅馬人足足圍攻了3年,這個時間足以讓羅馬人氣餒千萬次,因為與他們那上萬大軍相對峙的居然只是一支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967人的 “雜牌軍”。在毫無辦法之下羅馬人甚至選擇了一個最笨的方法,在城旁堆一座與城牆同高、巨大無比的土堆,可惜仍未見到多大戰績。最終,羅馬人終於醒悟過來,重兵切斷水源,才使堅守3年的要塞被攻陷。

就在羅馬人即將入侵的前一夜,馬薩達城內民眾決定集體自殺。他們先抽籤選出10名勇士作為自殺的執行者,所有人緊抱妻兒,躺在地上,自願接受親密戰友的一劍。留一名勇士處死其他殺手,最後放火燒毀城池後自盡。在殉難前夕,猶太人領袖愛力阿沙爾發表了後來以色列人人盡知的著名演說。

他說:“我們是最先起來反抗羅馬,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感謝上帝給了我們這個機會,當我們從容就義時,我們是自由人! 明天拂曉我們的抵抗將終止。不論敵人多么希望把我們生俘,但是他們沒有辦法阻止我們自由地選擇和心愛的人一起死去。可惜!我們未能打敗他們。

讓我們的妻子不受凌辱而死吧!讓孩子們不受奴役而死吧!讓我們把所有的財物連同整個城堡一起燒毀,但不要燒毀糧食,讓它告訴敵人:我們的死並不是因為缺糧,而是自始至終,我們寧可為自由而死,不願做奴隸而生!” 第二天清晨,攻入城內的羅馬人驚訝地發現他們沒有遇到任何抵抗。

但是,他們很快發現,這死一般的寂靜比遭遇抵抗更為可怕:他們歷經數年攻下的,不過是一座屍骸遍地的死城。

也就是從那時起,猶太人失去了家園,成了一個沒有國家的民族,開始了在世界各地到處流散,到處受迫害、歧視、劫掠和殘殺的苦難歷程。

諸如,中世紀十字軍東征對猶太人的劫掠、歐洲各國對猶太人的歧視壓抑、到二次大戰期間這一民族的悲慘發展到了頂峰——納粹集中營數百萬的猶太人被殘殺。直到2000年後的1948年才重新建立起以色列國。

節日與記憶 這就是為什麼猶太人試圖要將教育定義為“痛苦的教育”的原因。他們靠著“記憶”將這些繼承下來,並告訴子孫過去所發生的一切。不但告訴孩子們人生有喜悅和幸福,更告訴他們人生會有黑暗和失意。

所以,每年猶太人都要過很多用以懷念歷史的節日,比如逾越節—— 這可能是猶太節期中最大而且歷史最悠久的一個節日。

據猶太歷史記載:猶太人早期的時候曾在埃及做奴隸,過著很悲慘的生活。上帝命令摩西把猶太人帶出埃及,但法老不準猶太人離開埃及。為此,上帝決定予以懲罰,殺死埃及家庭的所有長子和頭生牲畜。為避免誤傷猶太人。上帝吩咐摩西通知所有的猶太人,在自家門框上塗上羊血,上帝見到羊血時便“逾越而過”。法老迫於上帝的威力,只好同意猶太人離開埃及。於是猶太人在摩西的率領之下,越過沙漠,由於來不及準備吃的,他們只有吃那些沒有發酵的麵餅和路途上的野菜,最終千里迢迢、千辛萬苦地回到以色列。為了感謝上帝的恩德,猶太人把每年猶太年曆尼散月 14日起的7天定為“逾越節”,以示紀念。這件事距離現在已經有3500多年了,可是時至今日,猶太人仍然在紀念那段苦難的日子,讓自己不要忘記苦難和屈辱。

逢到此日,如同中國人過春節一樣,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都會以家庭聚會的形式來紀念。他們會早早準備好精美的食品、華麗的服飾,與家人一起快樂地度過這個讓整個猶太民族得以重生的美好節日。

但是在享樂的同時,猶太人規定每個人必須要吃一種很粗的麵包,還有一種很苦的野菜葉,因為這些代表著屈辱和失敗。

此外,還另有一些有意思的活動值得一提——繁雜的晚宴儀式。

猶太人在慶祝逾越節時吃的第一頓晚宴,於尼散月15日舉行。對猶太教教徒和世俗的以色列人而言,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晚宴。正統猶太人都備有一套逾越節晚宴專用的餐具。

晚宴上,每人要喝4杯酒,以紀念猶太祖先在埃及受的苦難,以及在上帝指引下,擺脫奴役,回到迦南地這一歷史事件。

晚宴開始時,家長身穿白色亞麻布長袍(據說它代表喜慶、歡樂、神聖和寬容),舉杯為節日祝福,這時全家人喝晚宴的第一杯酒。喝完後,洗一次手。主人把生苦菜蘸了醋或鹽水後分給大家,並端出象徵古代逾越節供品羔羊的羊脛骨(現代以色列人用烤羊脛骨代替宰殺羔羊,以此感恩上帝以羔羊的被殺保證了以色列人的平安)和雞蛋,人人誦讀禱文,並斟滿第二杯酒。

這時家中最小的孩子,就節日禮儀分別提出4個問題,即:今晚為什麼不同於其他夜晚?為什麼只吃無酵餅?為什麼要吃蘸鹽水的苦菜?為什麼今晚要倚著椅背吃?問題提出後,全家人依次誦讀《哈加達》和《出埃及記》,就這些問題作出回答,回答完畢喝第二杯酒。隨後全家人再次洗手,分食無酵餅和蘸有釀果醬的苦菜及主菜。主菜用畢,年幼的孩子找出事先藏好的半塊無酵餅分給大家,這半塊餅象徵古代在家宴上要吃的逾越節羔羊肉。

此後,大家斟滿第三杯酒,舉杯感謝上帝的恩惠,全家在齊誦《頌讚詩篇》聲中,將酒一飲而盡。接下來斟上晚宴的最後一杯酒(第四杯),並將桌上以利亞(以色列著名先知)的酒杯斟滿,打開家門,誦讀歡迎先知以利亞光臨的禱詞,據猶太傳說,先知以利亞有可能在逾越節晚宴舉行時突然出現,預報救世主彌賽亞的降臨。晚宴在飲完第四杯酒,在“明年相聚在耶路撒冷”的祝詞中結束。

回到歷史中去 為了培養年輕一代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尊心,無論是世俗學校,還是宗教學校,抑或是官方學校,還包括社會的各個群體,他們都非常重視歷史教育。教育部要求以色列青年在上大學之前,至少要進大屠殺紀念館參觀3次。所以在以色列,即使沒有文化的人,其對自己民族的歷史遭遇都記得一清二楚。

此外,猶太人的歷史教科書也很特別,書中不會單純記錄猶太人怎樣遭法西斯屠殺,而是提出了一系列的設問句:如果你自己在當時的情況下會怎樣應對?學生們會被要求參考先人寫的各種關於集中營生活的文章,把自己想像成受害者。根據情況不同,有的人如果有從集中營中倖存下來親戚朋友,可以與他們進行座談,聽一下最真實的體驗。這樣可以更直觀地認識歷史,從中進行反省和看到未來的方向。

以色列全國有120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所以學校便時常把學生拉到“ 野外課堂”去接受歷史教育,去親眼感受當年的歷史古蹟。以色列入在國內旅遊所看到的也幾乎全是歷史。“以色列人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以色列不記住歷史,他們還會落到其祖先那樣的下場。” 現在的孩子們“運氣好”,家庭的物質生活條件較過去好得多。因此,許多家長捨不得讓孩子吃一點點苦,經受一點點磨難。在生活和學習上,孩子遇到一點點困難,家長就心疼得不得了,並趕快替他排除。有的甚至上學送,放學接,中間還送牛奶。做完作業不願意收拾書包,家長趕忙替他們整理。幫孩子洗臉、穿衣服,更認為是家長“理所當然”的事。颳風怕吹著,下雨怕淋著,冬天怕凍著,夏天怕熱著,就像溫室里養花一樣,從不讓孩子經風雨,見世面,受鍛鍊。

中國有句古話:“庭院裡馴不出千里馬。”為了孩子成為千里馬,家長千萬別把“小馬駒”“圈”在“庭院”保守地“飼養”,而要讓他們衝出“庭院”,到艱苦的環境去修好另外一門“必修課”——吃苦受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