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報業考察記

世界報業考察記

《世界報業考察記》是由商務印書館2017年10月出版一部書籍。

基本信息

書籍背景

《世界報業考察記》手稿《世界報業考察記》手稿
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我國著名新聞記者戈公振出國考察,曾訪問《泰晤士報》、《紐約時報》,並將一路見聞與心得詳細記錄於《世界報業考察記》。該書稿原本要由商務印書館印行出版,然而1932年,日軍轟炸上海,在商務印書館等待出版的《世界報業考察記》與數十萬記錄中華文明的善本古籍從此下落不明。
《世界報業考察記》的完整手稿竟在上海圖書館被意外發現。經戈氏後人同意,《世界報業考察記》再次交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在商務印書館成立120周年之際,這部塵封86年的新聞史遺珠得以重現。

作者簡介

戈公振(1890—1935),原名紹發,字春霆,號公振,江蘇東台人。中國現代著名新聞學家、愛國新聞記者、中國新聞史研究的開創者。在《時報》和《申報》先後工作近二十年。1920年首創《圖畫時報》,1921年任新成立的“上海新聞記者聯合會”會長。曾以記者身份赴法國、瑞士、德國、義大利、英國、美國、日本等國考察新聞業。1927年受國聯邀請出席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新聞專家會議。“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並以記者身份隨國聯調查團赴東北調查日軍侵華真相。著有《中國報學史》《世界報業考察記》《東北到庶聯》《新聞學》等。

新書發布

2017年10月20日,戈公振《世界報業考察記》新書發布會暨出版座談會於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中心舉辦。

書籍評論

《世界報業考察記》儘管不是長篇宏論,依然是中國新聞史上的珍貴文獻。對這個文獻的解讀,要放到當時的歷史發展背景去看。中國近現代新聞事業真正開始發展、向現代過渡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以上海為代表,很多新聞單位、報館開始走企業化的道路。這個階段正是中國近現代新聞成長的階段,新聞生產的方式、人才培養、經濟運作基本都是向西方學習,所以可以從《世界報業考察記》看當年新聞界的前輩是如何觀察西方發達的新聞事業?他們想學習什麼東西?

獲得榮譽

2017年11月2日,商務印書館評選出人文社科“2017十大好書”——《世界報業考察記》入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