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南極洲一般說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在高山之巔和極地區域。但在南北半球和不同地區也不盡相同。寒冷的南極亞洲最冷的地方,既不在北極點,也不在北極圈內,而是在西伯利亞東部的奧伊米亞康,位於北緯63°16.2′。那裡,在1885年2月以-67.7℃的正式記錄獲得北半球“冷極”的稱號,1964年1月又以-71℃的低溫打破了原有的紀錄。

基本內容

半球的“冷極”為何不在極點上,而在其南側約27個緯度的地方呢?這是因為奧伊米亞康是西伯利亞冷高壓長期盤踞的地方,周圍的地形又屬盆地,促進了冷空氣的聚積和輻射冷卻。而北極圈內為北冰洋,儘管它上面有海冰復蓋,但仍有熱量從冰下傳向冰上的低層空氣,致使氣溫反倒比不上奧伊米亞康低。

在北美洲,由於陸地面積不如歐亞大,加上山脈呈南北走向,因此那裡的冷高壓不如亞洲強盛,並且它可以無阻擋地向南伸展,致使北美冬天的寒冷程度稍遜於亞洲。同時,由於北冰洋對氣候的調節作用,最冷的地方也像亞洲一樣,不在緯度更高的北冰洋沿岸,而在稍南的內陸冷空氣易堆積的谷地。例如,育空谷地的極端最低氣溫為-63℃。

在歐洲,最冷的地方自然是格陵蘭島。那裡緯度高,地勢高,地面為冰原復蓋,氣候終年嚴寒,其中埃斯密特地區的極端最低氣溫達-65℃。

從全球來看,最冷的地方並不是在北半球,而是在南半球的南極洲。那裡終年被厚厚的冰雪復蓋著,其平均積雪厚度為1700米,太陽射來的能量3/4被反射回空中,地面的溫度很低。1983年7月21日,測得的氣溫為-89.2℃。可見,地球上的“冷極”應在南極大陸就拿風來說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級颱風的風速也不過是32.6米每秒,但10級以上的大風就足以使牆傾屋毀、地動山搖,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使人類的生命財產遭受巨大損失。而在南極,風速卻常常可以達到55.6米每秒,有時甚至可達三百多千米每小時!因此,人們把南極叫做“暴風雪之家”,或者稱之為“風極”。這樣的風速對於人類的生存來說,無疑是一種嚴重的威脅。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隊員福島,走出基地樓房沒有幾步,便被咆哮而來的大風席捲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後,人們才在很遠的地方發現了他的屍體。 ②大風的直接後果是導致了極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蘇聯人在他們設在東南極中心地區的東方站里,觀測到了—88.3℃的極低溫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東方站又記錄到了—89.6℃的溫度;同年7月,紐西蘭人在他們的萬達站也記到了同樣的溫度。這還不是最低溫度。據說,1967年初,挪威人在極點站曾經記錄到—94.5℃的最低溫度。在這樣的氣溫之中,一塊鋼板掉在地上,就會摔得粉碎,一杯熱水潑在空中,落下來就變成了冰雹。在這種條件下,人類的生存將會受到多大的威脅和考驗就可想而知了。 ③南極的氣候不僅表現在狂風和嚴寒上,而且表現在它的變幻莫測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勝防。例如,1970年,有6架美國海軍的運輸機,滿載著準備越冬的人員和物資,從紐西蘭飛往麥克默多基地,前面5架飛機都平安地抵達機場。而當第6架飛機只剩下最後40分鐘的路程時,突然颳起特大的暴風,駕駛員被迫緊急著陸。結果,巨大的C—130運輸機被狂風吹得飄飄搖搖,失去了控制,折斷了一個翅膀,撞壞了著陸架,經過幾個小時的奮戰,才把機上人員搶救出來。值得慶幸的是,8名人員全部脫險。實際上,在南極活動中,像這樣的例子是很多的。

名作《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主要內容

《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主要講述了:當今,南極有一座房子,叫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室內暖融融的,無論夏冬,人們都可以在那兒生活、工作。飛機毫不費力地便能飛抵或是飛離南極站。從這兒到世界其他地方,要不了多少小時。但是從南極站出來走上500米,那兒的南極洲便再次成為地球上最寒冷、

最空曠的地區。

在1911年,當時的南極既沒見過飛機也沒建有住房。除了茫茫大雪、冰封天地與凜凜寒風外,一無所有。沒有英國國旗,沒有挪威國旗。但是,有幾個人緩慢地向南走著,橫穿冰封大地。斯科特率領的人配備了小馬,而阿蒙森率領的人配備了狗與滑雪板。當時的溫度為-30℃或者更糟。這些人忍受著疲倦、飢餓和寒冷……他們中誰將是到達南極的第一人呢?

目前,在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內牆上寫著一些字,是斯科特隊長於 1912年寫在日記里的一句話: “天啊,這地方太可怕了!”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 維卡里 (Vicary.T.) 譯者:羅順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