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水層

不透水層,是指土體中極難透過水的土層。

不同地質情況,不透水層的深度不同,一般講,黃土高原的不透水層深一些,其他地方的淺一些。

香港中文大學近日通過一項衛星遙感技術探測發現,九龍和港島的大部分城區的不透水層高達60%以上,而郊野區域則低於40%。不透水層的增加會導致地表下沉和水源污染以及熱島現象,造成城市排水和防洪壓力加大。
《大公報》訊息,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使得城市出現生態、地質環境問題。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資訊科學研究所利用衛星遙感技術,開展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環境綜合調查,為城市環境評估和減災防災提供重要的訊息。

中文大學利用多源衛星遙感資料,在珠三角地區開展包括城市不透水層現狀調查、城市擴展監測、近海油污和水質監測、城市水災以及地面沉降災害監測等城市環境綜合調查。這些遙感資料結合城市其他基礎訊息,可以提取城市生態環境參數,為城市環境評估和減災防災提供重要的訊息。從衛星遙感監測得到的圖像表明,在1979-2000年間,該地區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以東莞市為例,城鎮面積增長了近三倍,城市化比例由1979年的13%增長到2000年的51%,城鎮迅速擴展,給城市自然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帶來巨大壓力。

2003年10月18日獲取的香港維多利亞港兩岸城區不透水層百分比資料,位於九龍和港島的大部分城區具有很高的不透水層百分比,基本在60%以上,而郊野區域則低於40%。這些具有高不透水層百分比的城市地區,人居環境品質、城市排污以及防洪泄洪將受到嚴重影響。

珠三角地區近二十餘年城市擴展、人口劇增以及工業企業快速增長,使其面臨著水資源狀況惡化、土地資源退化、不透水層增加與城市熱島效應、洪澇災害、鹹潮、以及地面沉降等問題,制約著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而其中尤以城市不透水層與地面沉降問題日益突出。

不透水層的增加會造成城市排水和防洪壓力加大,導致城市地表下沉和水源污染,以及城市熱島現象更為普遍。而地面沉降一旦形成,就難以恢復,會給城市發展帶來巨大的危害並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