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貸款率

不良貸款率

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總貸款餘額的比重。不良貸款是指在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時,把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其中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評價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不良貸款率高,說明金融機構收回貸款的風險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收回貸款的風險小。

基本概念

中文名稱:不良貸款率
計算公式:貸款撥備率/撥備覆蓋率×100%
分為:正常、關注、次級
標準: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本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計算公式如下:

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指標釋義:

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率

貸款五級分類標準按照《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銀髮416號)及《關於推進和完善貸款風險分類工作的通知》(銀監發22號)檔案)及相關法規要求執行。

正常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能夠履行契約,沒有足夠理由懷疑貸款本息不能按時足額償還。關注類貸款定義為儘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次級類貸款定義為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可能會造成一定損失。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

各項貸款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借款人融出貨幣資金形成的資產。主要包括貸款、貿易融資、票據融資、融資租賃、從非金融機構買入返售資產、透支、各項墊款等。

形成原因

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率

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不外乎來自於銀行外部的原發性因素和銀行內部管理的內生性因素。

1.來自由於銀行外部的原發性因素

(1)借款人的因素。借款人可能是內部經營不善、產品市場萎縮,也有可能是借款人借改制之機故意逃廢銀行債務,缺乏還款意識。(2)政策因素。由於巨觀經濟政策缺乏連續性,經濟波動的頻率高、幅度大,使信貸擴張和收縮的壓力相當大,在巨觀緊縮、經濟調整時期,往往形成大量貸款沉澱。(3)行政干預因素。主要表現為地方政府壓,地方財政擠,迫使銀行發放大量指使性貸款、救濟貸款,貸款行為行政化,信貸資金財政化,直接削弱了貸款產生經濟效益的基礎。

2.銀行內部管理的內生性因素

(1)決策失誤。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對借款人的現狀及市場形勢的判斷偏差或失誤引起重大信貸決策上的失敗導致不良貸款的形成。(2)信貸人員素質。部分人員素質不高,難以進行貸款的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違規放貸時有發生;在執行信貸政策方面,有的信貸人員隨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現象。(3)貸款結構不合理。貸款組合結構性失衡,如貸款投向不合理引起貸款過度集中等造成不良貸款的形成。(4)道德因素。信貸人員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金融理論、企業財務管理、法律制度等業務知識外,還必須具有誠實的品格和強烈的責任心。部分信貸員“在其位而不謀其職”工作主動性差,缺乏開拓創新精神,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蓄意營私舞弊、違規違紀、違法犯罪,引起不良貸款的形成。

清收辦法

銀行不良貸款,是中國金融業最大的風險所在。國際通行標準認為,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率警戒線為10%。中國不良貸款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但不良貸款仍然威脅著金融的安全穩定。。如何採取合理的清收辦法化解不良資產一直是銀行業急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1.要有健全的組織管理體系

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率

銀行總行應有管理全行風險貸款的審批決策機構,有專門的職能部門如資產保全部具體管理與辦理;各分行與支行設有風險貸款化解小組,逐級對風險貸款進行管理。

2.要加強對不良企業的管理

信譽不良的企業一般是不能正常還本付息的企業,不能正常還本付息有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所以,應分類管理,對不同的原因實行區別對待的政策,客觀原因主要是在經營上資金周轉出現問題或經營管理不善,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的要求等,導致企業經營難以為繼,無力還款;主觀原因主要是企業利用非正常經營,故意減少資產或增加負債,以實現其不還或少還貸款的目的,對於這種故意逃廢債務行為必須從嚴,按中國人民銀行的有關規定執行。

3.採用法律手段保全資產

以訴訟方式更具有強制力,利用國家機器維護金融機構的合法權利,通過訴訟方式化解風險貸款是否成功的關鍵主要取決於財產保全工作的成效,一旦保全成功,訴訟案件便可以通過和解方式提前結束,全額收回貸款.金融機構在通過訴訟途徑化解風險貸款時,在注重其實體權利的維護是不要忽視了司法程式的規定,導致由於程式上的延遲而喪失了實體權利,即訴訟時效,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有些特殊情況下為1年。

4.實行公開招標拍賣方式

運用拍賣方法是最公證、公平,資產價值得到最大體現的一種方式。以拍賣的方式拍出,盤活了不良資產,回收了資金,資金風險大大降低。

5.政府承擔不良金融資產

從金融不良資產形成原因看有地方政府干預的因素,銀行的貸款曾經支持過企業、地方經濟發展。因此,無論從受益的原則還是從造成損失的原因去追究,債務人和地方政府都應當在這種錯位資源的重新配置過程中承擔相應份額的合理成本。從本質上來說,不良資產處置是對歷史上形成的錯位的社會資源進行重新配置,使其儘可能發揮最大的社會效用。但這種資源重新配置的損失,如果全部由銀行來承擔顯然是不合理的。政府承擔不良金融資產有利於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條件,改善當地的投融資和信用環境,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中國現狀

(1)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的背景:

中國自實行貸款五級分類以來,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商業銀行上級行對下級行的資產質量考核為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的雙下降即所謂的“雙降”,特別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上市的三個主要條件之一是不良貸款率必須低於10.6%。面對處置不良貸款諸多不利金融生態環境,有些商業銀行“想方設法”擴大貸款規模,“稀釋”大量不良貸款,從而實現快速降低不良貸款率目的。特別是2003年中國商業銀行通過擴大貸款規模,“稀釋”不良貸款效應十分明顯,以至於二次突破央行宣布金融機構信貸規模,全年新增貸款2.99萬億元,比年初央行確定的規模高出1.1萬億元,不良貸款率比年初大幅度下降。商業銀行大量放貸的結果是助推中國經濟過熱,也可能導致商業銀行產生大量不良貸款,倒逼中央政府採取巨觀調控。據初步測算,2003年中國商業銀行因盲目放貸將新增1000億元不良貸款。為了合理考核商業銀行資產質量,避免商業銀行為降低不良貸款率而盲目擴大貸款規模,有必要正確測算不良貸款率下降中分子與分母的真實貢獻,即不良貸款和貸款變化對不良貸款率的影響。

(2)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的因素:

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率

經因素分解,2005年上半年,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主要來源於分子因素即不良貸款減少的影響,分母因素即貸款稀釋效應較少。其中,不良貸款減少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3.79個百分點,貢獻率為91.5%;貸款增加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0.35個百分點,貢獻率為8.5%。

從銀行機構來看,城市商業銀行貸款增加導致不良貸款率下降1.06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減少導致不良貨款率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貸款擴張對不良貸款率下降的貢獻率為84.1%。股份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減少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0.22個百分點,貸款增加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0.08個百分點,其中,不良貸款的減少對不良貸款率下降的貢獻率為73.3%。若不考慮中國工商銀行因股份制改革,6195億元不良貸款的政策性剝離和財務重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主要來源於分子因素即不良貸款下降,其中,不良貸款減少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5.61個百分點,而貸款減少導致不良貸款率上升0.16個百分點。若剔除工行剝離和財務重組因素的影響,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加拉動不良貸款率上升0.44個百分點,貸款增加稀釋不良貸款,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0.62個百分點,兩者合計使不良貸款率下降0.18個百分點。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加拉動不良貸款率上升0.58個百分點,貸款增加拉動不良貸款率下降0.52個百分點,兩者合計使不良貸款率上升0.06個百分點。

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一季度呈上升趨勢

根據銀行業的一季報顯示,除中、農、工、建、交五家大型銀行外,其他銀行一季度的不良貸款餘額均呈上升趨勢。此次不良貸款也延續了去年第四季度的上升趨勢,而這種連續兩個季度上升的趨勢,自2006年以來還是首次出現。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來看不良貸款率仍在可控範圍內。

值得注意的是,除不良貸款餘額上升外,關注類貸款的餘額也在繼續反彈。關注類貸款是指儘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償還產生不利影響因素的貸款。這說明目前整個貸款中的潛在風險也在緩慢積累。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當前,銀行業面臨的風險因素較多,因此不良貸款出現一定程度的上升是在預期之內的。年初,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也警告說,要警惕銀行業資產質量出現下滑。尤其要關注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和房地產貸款的風險防控工作。此外,受國外市場萎縮、國內投資減速、綜合經營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製造型行業的經營壓力加大。如鋼鐵、電力、石油加工、交通運輸、機械製造等行業開始出現虧損或利潤大幅減少的情況,相關的不良貸款和關注類貸款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升。這些都將成為年內可能繼續影響銀行資產質量的因素。

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總體來看,這種程度的不良貸款反彈尚不至於對銀行業形成較大風險,因而市場也不需要對此過於擔心。由於近年來銀行業的財務狀況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同時提取了大量的撥備,且不良貸款率仍然保持在1%以下的低位,這些都使得銀行業不良貸款大規模集中爆發的現象不會出現。

相關報導

銀監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1.64%,商業銀行不良率1.29%,商業銀行撥備復蓋率保持在230.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