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出國同樣出色

不用出國同樣出色

《不用出國同樣出色》一書的出版社是中國青年出版社,作者是閻靜,出版時間是2008-7-1。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封面封面
作 者: 閻靜 著

出 版 社: 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7-1

字 數: 230000

版 次: 1

頁 數: 242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I S B N : 9787500681267

分類: 圖書 >> 親職教育 >> 家教方法

定價:¥29.00要

編輯推薦

盧勤:這是一本讓人拿得起放不下的書。它會吸引著你從第一頁,一直看到最後一頁。

她,在家中從來都可以胡思亂想,胡言亂語,胡作非為。

她,課堂上常給老師出難題,並對此得意無比。

她,沒上過任何輔導班,但多次獲全國英語大賽最高獎。

她,能上北大卻不去,就選自己愛去的某大學專業。

她,剛上大學就不“安心學習”,成為陸川導演的得力助手。

……

這一切的一切,均緣於一位普通父母不普通的教育方法!

塗人生最佳底色——精彩人生從這裡開始。

——明天幼稚集團總院長鄭佳珍

讀完這本書,我心中充滿了對生命的感動

——知心姐姐 盧勤勤

尊重個性的體現,素質教育的典範。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劉彭芝

本書的經驗表明:溝通是成功教育的鑰匙。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馮忠良

由宓走在北京現代化的前沿,這代表了中國的和她自己的夢想。

——德國二台ZDF對由宓的報導

如果你也是一位母親,請讀一讀這部《不用出國,同樣出色——一位成功母親的18年家教心得》吧!這位對孩子充滿摯愛的母親,用自己生命記錄了一個幼小生命成長的歷程,也記錄了一個偉大母親的情懷。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她不僅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而且一步步引導孩子長大成人;她不僅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最愛,捨得為孩子付出愛,更是讓孩子懂得如何去愛別人;她不僅關心今天能夠做什麼,更關心明天孩子能用什麼;她不僅希望孩子耳聰目明,更希望孩子的生命充滿陽光。這就是母親的形象。

內容簡介

一個普通孩子,在一位普通母親的“設計”下,沒有跟著高考指揮棒轉,也沒有被家長送到國外進行“素質”教育(儘管家裡有充足條件可以這樣做),而是在同樣的普通環境中,隨性發展,任何輔導班沒上過,英文卻能奪得全國大賽第一名;高考中成績突出,但是北大不去,就上自己喜愛的某大學某專業,剛上大一就被陸川導演看中,點名收為助手…本書詳細介紹了這位傳奇女孩的成長過程,尤其是女孩母親的18年教子心得,共93篇,方法簡便,人人可學。

作者簡介

閻靜,大凡寫作者簡介,一般都要介紹一下自己的身份,或學術成就。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炫耀的。但之所以還要出來說說,就是要想告訴廣大家長朋友,我就是一個最普普通通的人。因此,我能做到的事情,你也一定能做到,而且很可能比我做得還好……

圖書目錄

序一:生命的感動

序二:一切為了學生髮展

前言

1. 抓周,人生選擇中的第一次預演

2. 孩子撕書有原因

3. 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4. 孩子的要求總會得寸進尺

5. 自己動手做玩具

6. 小塗鴉,大秘密

7. 鼓勵女兒在遊戲中再創造

8. 多說入耳的話

9. 用身體語言與孩子溝通

10. 一旦許諾。就要兌現

11. 女兒不會看電視

12. 動詞就是兒童的代名詞

13. 彆強化孩子不喜歡的食物

14. 孩子不愛吃菜怎么辦

15. 允許在家中“胡鬧”

16. 讓孩子多思多想

17. 讓孩子學會亮出自己

18. 從小事中培養“規矩”意識

19. 孩子不是坐不住

20. 幼童不該提前登上國小快車

21. 自信心必須從小建立

22. 諷刺是自信的殺手

23. 習慣是學習的同義詞

24.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25. 學習別人的,不忘記自己的

26. 分享是獨生子女必修課

27. 玩耍中對知識的體驗會更深

28. 讓孩子再玩幾分鐘吧

29. 文明是表現給孩子看的

30. 不要總想著改變孩子

31. 女兒教我不傷害動物

32. 女兒喜歡這樣的老師

33. 孩子為何遠離快樂

34. 做一個“聽話”的家長

35. 懶媽媽帶出勤孩子

36. 家是孩子壞情緒的資源回收筒

37. 不要輕易地舉起你的手

38I示範公開課的思考

39. 看世界。學英語,一舉兩得

40. 一堂別開生面的課

41. 質疑永遠比答案重要

42. 好成績是“睡”出來的

43. 明確學什麼,不在乎考咋樣

44. 孩子成長中的性與愛

45. 儘量減少“陪讀”的時間

46. 教科書不是真正的“書”

47. 家教真的有必要嗎

48. 熱愛生活,學會自理

49. 給孩子搭把手就行了

50. 別讓孩子的創意沉睡

51. 捍衛孩子的學習興趣

52. 女兒從沒得到過物質獎賞

53. 別拿自己孩子與他人做比較

54. 讓孩子有說話的份兒

55. 生活充滿否定。孩子將會怎樣

56. 孩子需要媽媽。也離不開爸爸

57. 愛得越深,傷害越大

58. 情感需求高於物質需求

59. 女兒不願意讓我變老

60. 母親——一個多變的角色

61. 了解智商加減法

62. 先根深,後葉茂

63.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可以雙贏

64. 尊重個性。成就人才

65. 有“野心”不是壞事情

66. 培養成熟的人格

67. 女兒有了男朋友

68. 鍛鍊需要時間和空間

69. 參加社會活動比課堂學習更重要

70. 分數雖可貴,能力價更高

71. 不去最好的學府。要讀最適合的專業

72. 女兒是個有目標的人

73. 尊重孩子的選擇吧

74. 做自覺學習的一朵奇葩

75. 做個不聽話的好孩子

76. 發揚個性的光輝

77. 不僅看得慣。還要跟得上

78. 發揮天賦是成功的秘訣

79. 尋找孩子的貴人

80. 微笑出魔力

81. 感恩之心不可無

82. 需要說聲“對不起”

83. 儘早培養工作經驗

84. 創業與就業。哪個更適合你的孩子

85. 明白問題出在哪兒

86. 樹立四個“萬”字目標

87. 養兒育女。別圖回報

88. 營造祥和與溫馨的家庭

89. 在不滿意與知足之間

90. 快樂總在放棄後

91. 做合格媽媽的五種能力

92. 常問自己幾個問題

93. 我與女兒一起成長

附錄一:正是因為媽媽愛你——說給女兒的話

附錄二:童年的記憶——寫在明天幼稚集團成立十周年

附錄三:由宓簡歷及主要經歷

後記:把偉大的母愛變成偉大的課題

章節摘錄

1. 抓周,人生選擇中的第一次預演

明天就是女兒周歲生日了,怎么過?還是奶奶提議,除了慶祝一下,還得舉辦一個抓周儀式。

住平房就這點好,誰家要是有點高興事,街坊四鄰都願湊個熱鬧。第二天一大早家人開始忙活起來,街坊也聞訊擠進我們並不寬敞的屋裡,滿滿當當的,好不熱鬧。

那時抓周都需要準備些什麼我也不清楚,不像現在,想找個什麼只要在電腦上敲一個關鍵字,五花八門的信息就可供你參考。

奶奶說:“這些東西家裡差不多都有。如最先抓取的是筆和書,就預示著孩子將來有文才;印章代表當官、錢代表富有、蔥代表聰明、大蒜代表會計算、和醫學有關的代表當醫生,還有……還是先把大床騰出來慢慢想著擺吧。”

“那我得先把這小東西支走,不然她會把你剛擺好的東西弄得亂七八糟的。”

我抱著女兒屋裡屋外地到處找著可以用來抓周的道具。首先想到的當然是多放點書啦,“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我希望女兒將來能幹個跟文化藝術沾邊的事。於是光書就找了好幾種:低幼的圖畫書、小人書,又從書櫃裡搬出了一本線裝書。知道嗎?錢鍾書抓周時抓取的就是一本書,因名“鍾書”。當個畫家或其他與文字設計有關的事也不錯,於是我找出了各種筆:毛筆、蠟筆、彩色畫筆、原子筆、鉛筆,都擺上了,回頭看見丈夫中山裝口袋別著的鋼筆順手也讓他貢獻出來了。嗯,能當個醫生也不錯,以後一家人的身體有保障了,沒有聽診器怎么辦?鄰居拿來了血壓計代替也行。印章就用在書市上讓人家剛給刻的吧,起碼預示著將來能官運亨通,至少有管理方面的才能也好。玩具嘛也不能少啊,畢竟是孩子的所愛。百元大鈔也少不了,不是說了嘛,有錢能使鬼推磨。放個桌球拍吧,不管練什麼,賺個好身體比什麼都強。胭脂口紅也得擺呀,早知道《紅樓夢》第二回中就有關於寶玉“抓周”的記述:“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玩弄。”寶玉抓取“脂粉釵環”,令其父賈政大為不滿。畢竟咱是個女孩,看慣了我出門化妝,要是選上這個也沒的說。什麼大蔥、蒜頭也上來了,畢竟它們代表了聰明、會計算,管它好聞不好聞。芹菜代表勤勞,純粹是採用了諧音,話說回來了,誰不希望孩子將來勤勞致富。再放點兒好吃的東西,抓著可能會被認為沒多大出息,是個吃貨,可誰離得開吃呢……鬧了半天只要大人期望的編個說詞統統都可以搬上來呀。

看女兒過生日,最興奮、最開心的要算是大人了。我抱著胖嘟嘟的她一遍又一遍錄磁帶,生日歌就沒停地在嘴裡哼唱著。女兒看著大人們都那么高興,自然也莫名其妙跟著咿咿呀呀、咯咯傻笑。

“照這么找還有完嗎,有幾樣代表不就行了。”一旁幫不上手的丈夫發話了。“嘿,你這不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嗎?好了好了,差不多了,儀式馬上開始。”

舞台的道具都準備好了,真正的主角登場才能稱得上是一台戲。我抱著女兒站在眾多的物品面前,她睜大了眼,先瞄了一下這些花花綠綠的東西,迫不及待扭著勁兒地讓我靠近它們。我把女兒放到了預留出的位置,本想著她會斯斯文文拿拿這個、摸摸那個,結果屁股還沒坐穩就沖向自己的左手邊,抓起那支灰不溜秋的鋼筆看著我笑,真奇怪,那么多好玩的、好看的東西,她單單選那支最不起眼的鋼筆,我心中暗喜。“小女孩兒長大當醫生多好”、“當作家好,你們家就是書香門第”,鄰居大媽們爭先恐後地說著。

那好,為了驗證一下,再讓女兒重新抓一次吧!我們打亂了這些道具原有的秩序,這次我把那支筆放到離女兒最遠的角落,還用別的東西把筆帽稍微遮擋了一點兒。女兒又一次回到了床上,她不顧平時喜愛的玩具,穿過漂亮的書本,不在乎愛吃的東西,百元大鈔也沒看在眼裡,直奔目標,啊,又是它!她又一次舉起了這支筆,向我炫耀。周圍的人都笑了,我更是打心眼裡高興,孩子抓周,倒成了逗著大人樂了。

據說豐子愷兒時就對筆情有獨鍾。他非常喜歡抓家人案頭的毛筆玩耍,可總是遭到拒絕。“抓周”時,毛筆就在面前,任他隨意抓取,他當然舍其他而取毛筆了。呵,還想和名人攀“筆”呢。

其實,這不過是和孩子玩的一場帶有取樂性質的遊戲,大可不必當真。對於一個剛滿一周歲的孩子而言,眼前擺放的這些道具和與之所承載的預示意義不過是大人們所賦予的,是大人們夢想與企盼的體現,也是望子成龍、盼女成風最初的體驗。抓周只不過是孩子人生諸多選擇中的一次預演而已,孩子今後需要選擇的路還很多,我想我至少不會用大人的手抓著孩子的手去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