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鍋族

不沾鍋族,主要指的是這一類人群,他們過早在街頭小吃攤,午飯在單位食堂吃,晚上在父母家蹭一頓兒。經調查得知,70%的年輕小夫妻承認是“不沾鍋”一族,他們中只有30%每月向父母交生活費,標準從500元——2000元不等。

現象

不沾鍋族不沾鍋族

2013年1月,一位網友發微博稱每天在婆婆家只吃一頓飯,婆婆向其開口要生活費,表示有摳門兒婆婆傷不起。

兒子媳婦婚後不開火,在父母家蹭飯3年,吃完一抹嘴巴走人,父母向“不沾鍋”小夫妻索一伙食費,引發網路爭議。

參與調查討論的2000多名網友中,70%的年輕小夫妻承認是“不沾鍋”一族,他們中只有30%每月向父母交生活費,標準從500元——2000元不等。沒交的原因有的說給了父母不要,有的說自己壓力大沒給。

觀點

不沾鍋族不沾鍋族

該不該給生活費?如果給,該給多少?針對這兩個問題分成三派意見:大多數人認為應該給,理由是如今物價飛漲,不買菜不知道柴米油鹽貴,長期蹭飯不給錢實則是變相“啃老”,會給父母增添負擔;少數人認為,如今年輕人房貸、養伢壓力山大,父母其實也不在乎那點飯錢,給錢傷感情,平時多關心照顧下老人作為回報即可;還有一部分人認為不好直接給錢,得換種方式給。

調查

小調查:你每月給老人多少生活費?小調查:你每月給老人多少生活費?

46%選擇500元——700元/月。

武漢晚報官方微博和QQ群里對“不沾鍋”一族們做了個小調查:你每月給老人多少生活費?A檔:500元以下;B檔:500元-700元;C檔:700元-1000元;D檔:1000元以上。

參與調查的100人中,A檔有15人;B檔有21人;C檔有46人;D檔有18人。

實例

不給生活費 老人傷不起

1、家住惠濟路的黃先生認為,長期在老人家蹭飯必須給生活費。黃先生和妻子工作都忙,每晚都在父母家蹭飯,他每月給老人1000元生活費。“米、油、菜價這兩年節節攀升,老人退休金就那么多,拖家帶口去吃,不給錢老人實在傷不起。”就算老人不提出來要錢,做子女也應該主動給。

2、家住武昌大東門的方女士說,她和老公也是蹭飯一族。每月給公婆2000元生活費,水電若超支,他們得另外支付。“老人要錢也是給我們攢著,不然我們每個月都是‘月光族’。”

3、金銀湖的小林認為,老人其實根本不在乎幾頓飯錢,在乎的是兒女對他們的情意。小林和老婆都是武漢人,父母家住常碼頭,老丈人家距離父母家只一站路。“婚後大多在父母家蹭飯,我們有房貸,老婆又懷孕了壓力大,沒有給父母生活費。”總在一邊蹭也不好意思,所以兩邊輪流蹭,吃了婆家吃娘家,一家吃一周。有時周末,自己也開火做飯。做了什麼好吃的,給父母也送去一點。

4、25歲的小曾是外地媳婦,婚後和公婆都住在復興村航天花園,很少開火常在老人家蹭飯。她提出過給生活費,老人不要,說一家人要錢太不像樣,於是就變著法子贊助公婆。婆婆打麻將時,她給個三五百。想出去旅遊時,她就把團報好,再塞些錢路上花。

每月買菜花掉退休工資一半

家住青山紅鋼城的朱爹爹訴苦:子女都已成家,卻常年回家“蹭飯”,老兩口每月退休費被生活費用“啃”去大半。朱爹爹是武鋼的退休職工,老伴退休前是國小老師,兩人退休費每月共4000元。兒子和媳婦工作都忙,每晚來吃飯,孫子放學也來吃飯,他們還有個女兒沒結婚,本來住在單位宿舍吃食堂,去年嫌食堂菜難吃也回家吃。

每頓飯他和老伴要忙乎大半個小時,每頓飯得做六七個菜,葷素搭配,每天買菜多時要花一百多,少時也要三四十,每個月光菜錢就得將近2000元。有時家裡還得買水果和零食,又得好幾百元。

他和老伴身體不好,每天都得吃藥,實在有些吃不消。子女沒主動說給錢,他們更不可能張口要錢。樓下一對鄰居,退休工資和他們差不多,每年都能攢些錢去旅遊,他倆只有羨慕的份兒。

當然,朱爹爹只是個例,很多老年網友都表示,子女在外面打拚不容易,回家聚下吃頓飯,藉機享受下天倫之樂,他們很知足。

專家建議

家庭和社會教育“缺位”造成

武漢大學社會學教授任敏認為,自獨生子女在中國出現後,親職教育和社會教育都只是讓孩子從小好好讀書,卻把最基本的日常生存本領給忽略了,很多小夫妻根本不會做家務。其實年輕人在組建家庭時,不但可以通過做飯鍛鍊生活技能,同時也能培養雙方感情,增進對生活和家庭的理解。所以,對於那些“不沾鍋”小夫妻們來說,還是應該儘早食些“人間煙火”。

網友評論

@Mr丶Y你看見我的小熊了嘛:今天才知道我還有個名字叫“不沾鍋”啊,蹭了很多年了,還不起了,爸媽,真心對不起。

@何梓臭的麻麻:這么好的婆婆,我交生活費我去你家吃好嗎?一月才500,我家算上我一歲的女兒我交1500,現在物價漲那么厲害,不用自己做飯多省心。

@小瀾的小小世界:從今天起,再也不當“月光族”了,每月給爸媽一伙食費。

@非你莫屬周律:我和老婆也常到父母家蹭飯,屬於“周蹭”型,沒給生活費。蹭飯不能只帶嘴去,還得帶雙手,看到老人家裡缺什麼,有時間買了帶過來,另外幫父母擇菜打下手,吃完收拾下碗筷,坐在一起聊下天。

@眉心所動:小夫妻回家吃飯,父母肯定高興,既吃得放心可口有營養、又能享受天倫之樂,但是要適當給父母一些生活費以表心意。父母收了錢也會攢著留給子女,他們要的不是錢而是孩子的尊重。

@aolifo圖圖:給啊,之前父母心疼子女的錢不願意收,後來就習慣了,我也樂得他們能接受。

@湖北經濟廣播亦菲:我們每月給2000,就是一頓晚飯,還不是每天都去,一個月能去吃個半個月就不錯了。

@玥尐鬼:從結婚開始,就跟老公分工明確了,他負責支付給婆婆一伙食費500元,我負責自己家裡的水,電,煤氣費。我們也是每天只在婆婆家吃一餐。

@Sweetums帆:唉,沒機會蹭飯!作為外地人在武漢的悲催啊!不過五百塊錢一伙食費真不算多!自己經常在家做飯的都知道,現在物價漲得,怎么得一千多了。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3年1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3年1月IN辭彙總 |低配生活 |職業套牢 |預告片陷阱 |微博肥胖 |疲勞綜合徵 |事後幫手 |城市空心人 |睡眠駱駝|被年會 |優活族 |剩爸剩媽 |職業枯竭 |創可貼男友 |拼媽 | 呆坐貓 |婚點 |離線社交 |不沾鍋族 |流時代 |速商 | 微小品|拼友 |淺社交 |年末購物狂 |辦公室同病族 |A活族 | 城市離心力 |年末飯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