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情

基本信息

詞目:下情
拼音:xia qing
基本解釋:
1. [situation at the lower levels]∶下面的情況
下情上達
2. [feelings or wishes of the masses]∶民眾的情緒或意願
詳細解釋:

1. 指下級或民眾的情況或心意。
《管子·明法》:“臣有擅主者,則主令不得行,而下情不上通。” 漢 班固 《兩都賦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 唐 劉禹錫 《上淮南李相公啟》:“古之所以導下情而通比興者,必文其言以表之。” 明 劉基 《唱和集序》:“先王采而陳之,以觀民風,達下情。” 毛澤東 《<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卻在那裡擔負指導工作,這是異常危險的現象。”
2. 謙詞。指自己的心情或情況。
《晉書·陸納傳》:“ 納 後伺 溫 ( 桓溫 )閒,謂 溫 曰:‘外有微禮,方守遠郡,欲與公一醉,以展下情。’” 唐 韓愈 《答魏博田僕射書》:“比所與 楊書記 書,蓋緣久闕附狀,求因間粗述下情。” 宋 王安石 《謝孫龍圖啟》:“瞻望門闌,下情無任。”
3. 屈服順從;迎合奉承。
王勃 《春思賦》:“未嘗下情於公侯,屈色於流俗。” 明 高明 《琵琶記·義倉賑濟》:“到官府百般下情,下鄉村十分豪興。”
4. 猶言歉意,不是。
元 施惠 《幽閨記·彼此親依》:“眼見錯,十分定。無事可奈,只得陪些下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