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專

上海美專

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是南京藝術學院的前身。1912年11月23日,上海乍浦路上出現了一所令人矚目的學校——上海美術院(後來改名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這所學校的成立,掀開了中國現代藝術教育史上的第一頁,標誌了具有現代美術教育理念的新型學校的正式誕生,從而構建了一個確立先進的美術教育體系、培養專門的美術人才、造就未來的美術大師的實驗平台。

學校簡介

中國現代第一所私立美術學校,她培養出的藝術名家遍及海內外,在當時就是一所蜚聲海內外的藝術類名校。著名藝術家劉海粟長期任該校校長。1912年11月由烏始光張聿光、劉海粟等創辦,名上海美術學院。1915年改名上海圖畫美術院。1916年稱上海圖畫美術學校。1917年組織校董會,聘請蔡元培梁啓超王震沈恩孚黃炎培等為校董。1920年更名上海美術學校。

專業課設定

設中國畫科、西洋畫科、工藝圖案科、雕塑科、高級師範科、初級師範科。1921年改名為上海美術專門學校。1925年修改體制,分設造型美術院(下分中國畫系、西洋畫系)、師範院(下分圖畫音樂系、圖畫手工系),學制 3年;附設圖音和圖工專修科,學制2年。1930年定名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1932年增設繪畫研究所。其後學制多變,曾一度分設3年制、5年制專科(下分中國畫、西洋畫、圖案、音樂4組),又設3年制藝術教育科(分繪畫、音樂、勞作3組)及研究班。全國藝術院校院系調整後,上海美專與蘇州美專、山東大學藝術系美術和音樂兩科合併成立了華東藝術專科學校,校址在無錫社橋。1958年遷入南京丁家橋,不久後改名為南京藝術學院。她培養出的藝術名家遍及海內外,在當時就是一所蜚聲海內外的藝術類名校。
該校深受蔡元培關於美育和“思想自由,兼容並包”主張的影響,而活躍於現代藝壇。其辦學宗旨言:“我們要發展東方固有的藝術,研究西方藝術的蘊奧;我們要在殘酷無情、乾燥枯寂的社會裡,盡宣傳藝術的責任,並謀中華藝術的復興;我們原沒有什麼學問,我們卻自信有研究和宣傳的誠心。”該校尤在引鑒西方教育方式、教授西畫方面成績顯著,且注重師法自然,尊重學生藝術個性,提倡藝術風格之多樣化。1914年始用人體模特兒作寫生練習,1917年在該校成績展覽會上第1次公開陳列人體寫生素描,即遭攻擊,校長劉海粟同時被罵作“藝術叛徒”。1926年,上海知縣危道豐及軍閥孫傳芳再度出面干預使用人體模特兒,並下令通緝劉海粟。劉海粟據理力爭,終致獲勝,人體模特兒並在其他藝術院校得以推廣使用。幾十年來,該校培養了大批美術人材和藝術師資,曾多次舉辦學生成績展覽會及教師作品展覽,並舉辦多項學術活動,出版有《美術》刊物等,為開拓中國現代美術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

歷史沿革

南京藝術學院復建的上海美專校門南京藝術學院復建的上海美專校門
上海有一流的學院,上海音樂學院與中央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與中央戲劇學院相比,毫不遜色,但是,上海唯獨沒有一流的美術學院,這對於有著一流畫家、一流欣賞家的城市來說,是很可惜的。
其實,早1912年,年僅16歲的劉海粟在乍浦路8號就創辦了近代中國美術家的搖籃——上海美術院(校名幾經變更,後改名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創辦之初的上海美術院雖說條件簡陋,但年輕的劉校長卻以開放的理念、創新的魄力,在當時的中國教育界、藝術界進行了一次狂飆突進式的革命,在四個方面開創了劃時代的先例:一是國內最早男女同校之一,在當時具有很大的社會震撼性。二是最早裸體女模特進行人體寫生之一,倡導了科學的學術教育觀,衝決了封建倫理。三是首創大規模的旅行寫生,開闊師生視野。四是首創中國第一本專業性《美術》雜誌,提倡現代美術觀念和新型美術改革。正是從辦學思想、教學理念到操作方式一系列的大膽舉措,使中國美術藝苑星漢璀璨,群賢畢至
上海美專由劉海粟於1912年11月23日創建於上海乍浦路7號,當時名為“上海美術院”。1915年更名為“上海圖畫美術院”,遷址於上海法租界菜市街,1921年再改名為上海美術專門學校,1930年定名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上海美專建校之初僅有繪畫一科,專攻西洋畫,後改為西洋畫科。1919年成立校董事會,由蔡元培、趙鞠椒、王震、沈恩孚、黃炎培等社會名流組成,同時學校增辦為四個專業和兩個師範科:中國畫科、西洋畫科、工藝圖案科、勞作科、高等師範科和初等師範科,成為設定完善的專門美術學院。同年,該校在中國首次提出“不論男女均可入學”,實行男女同校制。1947年明確設立五年制學校。
1952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院系大調整中,上海美專併入新成立的華東藝術專科學校,遷離上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