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以海運、物流及相關臨港產業經濟管理問題為主要教學內容和研究對象。

基本信息

學院定位

學院為全國海運、物流及相關臨港產業提供經濟管理人才支持和相關的智力和決策支持,保持著在海內外同領域學術對話中的話語權。
同時,學院利用寬厚而堅實的商科學科基礎和充裕的商科教學資源,為通用性經濟管理學科提供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和諮詢服務。

簡介

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以海運、物流及相關臨港產業經濟管理問題為主要教學內容和研究對象,立足上海、輻射長江三角洲地區和沿海沿江地區、面向海內外,追求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種功能的協調發展,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和經濟管理問題的重要研究基地,為全國海運、物流及相關臨港產業提供經濟管理人才支持和相關的智力和決策支持,保持著在海內外同領域學術對話中的話語權。 經濟管理學院下設物流經濟系、國際經濟貿易系、財務與會計學系、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學系和一個實驗中心,以及物流經濟與管理研究所、海運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所、第三方物流研究所等研究機構;還設有MBA教育中心,負責國內MBA項目的管理;設有中國—荷蘭教育與研究中心(CHERC),開展國際科研合作並協助MBA教育中心舉辦國際合作MBA項目。
學院擁有經濟學(航運與物流經濟)、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航運金融)、會計學、會計學(國際會計)、會計學(ACCA課程班)、財務管理、工商管理、旅遊管理、管理科學、電子商務等11個本科專業。
學院擁有交通運輸經濟與管理博士點,產業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會計學、國際貿易、企業管理等5個碩士點以及工商管理碩士(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和項目管理工程碩士等專業學位點。學院還與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管理學院聯合舉辦MBA項目。
學院的科學研究重點集中在以下領域: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港口與區域發展、海運產業的政府管制、海運市場研究、海運產業技術經濟研究、國際貿易與海運、海運與金融、自由港與自由貿易區政策、海洋經濟與海洋產業,海洋旅遊研究、海運企業管理創新、國際航運中心研究。目前,學院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
學院已形成了“以臨港產業與國際物流管理教育為主要品牌、兼顧通用型管理教育”的辦學特色。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在商界呈現出令人欣喜的發展勢頭。他們中不少已成為大型企業尤其是海運、港口和物流企業的CEO、CFO、CLO及其他高層管理人員,其中有的取得了“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中國物流十大風雲人物”、“中國MBA十大創業英雄”等榮譽
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所轄系別

物流經濟系

物流經濟系2007年10月成立,為突出海運、港口、物流等特色,從原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中分離出來。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的前身是1956創建的武漢河運學院(1957年改為武漢水運工程學院,後改為武漢交通科技大學,現名為武漢理工大學)水運經濟系,水運經濟系設有水運經濟組織與管理本科專業,年制5年。1960年、1961年、1962年連續三屆招收外國留學生。1962年我校水運經濟系的水運經濟與組織本科專業首屆招生。1963年8月交通部進行部屬院校專業調整,確定上海海事大學以培養水運經濟管理高級專門人才為重點和主要特色,集中力量辦學,遂將武漢水運工程學院的水運經濟系調到上海,合併組建新的水運經濟系,隨之武漢水運工程學院水運經濟組織與管理本科專業併入上海海事大學水運經濟與組織本科專業,專業名稱為水運經濟與組織。文革中該專業停辦。
1978年,上海海事大學的水運經濟管理本科專業恢復招生,屬理工科運輸類,學制4年。1979年,水運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名稱改為水運經濟專業,屬理工科運輸類,學制4年。1986年,根據教育部統一整理調整的專業名稱,水運經濟專業調整為技術經濟專業,屬理工科管理類,學制4年。同年本專業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招收運輸經濟學碩士研究生。
1987年水運經濟系成立。1988年10月,根據國家教委統一專業目錄的要求,技術經濟專業改為運輸經濟專業,屬經濟學類,年制4年。
1993年,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和市場對航運人才的需求,上海海事大學水運經濟系的運輸經濟專業拓寬了外貿運輸的專業方向,改為運輸經濟(外貿運輸經濟)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同年新設國際貿易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至此水運經濟系擁有2個本科專業。
1994年,運輸經濟(外貿運輸經濟)專業調整為運輸經濟(外貿運輸)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同年新設國際金融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至此水運經濟系擁有3個本科專業。
1995年水運經濟系更名為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1997年9月,為適應上海海事大學教學改革中確立的“適應社會需求儘量朝著通才的方向挖掘學生潛力”的培養目標,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對授予經濟學學士的專業開始實施“大類招生”的教育模式。經濟學類學生入學後的前兩年不分專業,一年級和二年級先學習公共必修課和專業基礎課,學生進入三年級,按照學生的志願和“優生優選,選滿為止”的原則,分到經濟學、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3個專業。
2000年,根據教育部專業調整目錄的要求,運輸經濟(外貿運輸)專業改為經濟學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國際貿易專業改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國際金融改為金融學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
2001年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新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至此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擁有4個本科專業,並繼續實行大類招生培養模式。
2006年,根據國家教委專業目錄要求,國際經濟與貿易(電子商務)專業改為電子商務專業,屬管理類,學制4年,劃歸給上海海事大學工商管理系。
2007年,物流經濟系成立。
為適應新的形勢發展,經濟學專業改為經濟學(海運與物流)專業,屬經濟學類,學制4年。目前,經濟學專業是我國普通高校中,最具海運經濟和物流特色的經濟學專業點。

國際經濟貿易系

國際經濟貿易系的前身是1956年創建於中南交通學院(現武漢理工大學)的水運經濟系,該繫於1963年遷入我校。1993年,為了適應改革開放及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要,水運經濟系對原有專業進行改造、拓寬後,更名為國際經濟貿易系。2007年10月經濟管理學院再次進行學科與專業資源整合,組建成立新的國際經濟貿易系。
國際經濟貿易系現設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海運金融)兩個本科專業和國際貿易學一個碩士學位點。
國際經濟貿易系有一支高水平的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及講師和助教若干人。近年來,除了正常的教學培養任務外,該系教師還完成了大量的省、部級和企事業單位的科研項目,取得了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並多次獲得市、部級和全國性行業協會的科技成果獎。目前該系教師正參與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上海市“908項目”等多項重大科研項目。
1995年,為了加強基礎,拓寬知識面,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海運金融)兩個本科專業率先被列入經濟學類專業大類培養教學計畫。從1997年開始,又進一步實行了大類招生、大類培養的方案。

財務與會計學系

財務與會計學系成立於1994年5月,其前身為1963年創建的“水運財務會計”專業,是當時交通部所屬院校中唯一設定的會計本科專業,也是當時上海僅有的兩個會計學本科專業之一,主要培養交通運輸部門的高級財務管理和會計人才。1993年以後,為了適應我國改革開放、與國際交流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由原來的水運企業財務會計知識結構,拓展為通用會計知識結構與水運行業財會業務相結合的特徵,形成了通用性與行業性兼備的專業特色。
財務與會計學系目前開設有“會計學”、“會計學(國際會計)”、“會計學(ACCA方向)”、“財務管理”四個本科專業方向。從1995年開始曾培養了5屆“審計學”專業本科生,後因國家教育部統一專業設定而停止招生。
財務與會計學系自1980年代就開始培養碩士研究生,1996年正式取得會計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工商與公共管理系

整個80年代,上海海事大學承擔了中國港航企業、水運旅遊企業及其它跨國企業的工商管理及旅遊企業培訓項目,為航運及相關企業輸送了大量的企業管理人才的同時,培養了工商管理和旅遊管理教學的專門師資力量。在此基礎上,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我院師資優勢及教學條件,於1993年創辦交通運輸管理(國際企業管理)本科專業,學制4年,以及旅遊管理專科專業,學制3年。1994年交通運輸管理(國際企業管理)專業改名為國際企業管理專業,2000年教育部專業目錄調整,更名為工商管理專業。1997年旅遊管理專科改為本科,學制轉為4年,兩專業隸屬於管理學院。在本科生教學的基礎上,1996年創建企業管理碩士點、管理科學和工程碩士點。2002年1月,經濟管理學院成立,組建工商管理系,包括工商管理專業和旅遊管理專業。2003年9月開始招收管理科學本科專業,2004年4月行政管理本科專業歸入我系,系名更名為工商與公共管理系。

管理科學系

管理科學繫於2007年10月由原工商管理系中的管理科學和電子商務兩個本科專業組建成立,具有管理科學和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早在1993年,我校就開設了管理科學輔修專業,主要招收由各系(管理系除外)推薦的優秀本科生。我校的管理科學輔修專業一直延續到2000年,一共開設了八屆,招收學生193人,結業112人,該專業按照管理類學科體系講課,知識結構比較系統化,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在1998年,我校就建立了“管理科學與工程”的碩士點,主要培養一些高端型人才,參與企業部門管理、政府部門規劃的決策諮詢工作。該碩士點的研究生畢業後受到社會的好評,畢業生大多擔任企業的骨幹。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外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上海經濟的高速發展,上海需要更多的這種管理人才。因此,我校依靠辦碩士點的成功經驗,加上開辦過幾年管理科學輔修班,對課程設定進行過調查與多次修改, 於2003年被批准設立了管理科學本科專業,隸屬於工商管理系,並於2003年9月開始招收本科學生,年招生規模30人左右。2007年10月,調整為管理科學系的一個獨立專業。電子商務專業於2001年開始招生,最初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下設的一個專業方向。從2001年至2005年,電子商務專業每屆招生約40人。2005年底,電子商務專業正式獲得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為獨立的本科專業。同時,電子商務專業又成為上海市“海關物流”人才教育高地重點建設的專業之一,這對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又提供了極好的契機。2006年秋季,作為工商管理系的一個獨立專業。2007年下半年,調整為管理科學系的一個獨立專業。

院訓

誠信為本
正己安人
以義統利
持之以恆

開設專業

本科專業

1. 物流經濟系
a. 經濟學(海運與物流經濟)
2. 國際經濟貿易系
a. 國際經濟與貿易
b. 金融學(航運金融)
3. 財務與會計學系
a. 會計學
b. 會計學(國際會計)
c. 會計學(ACCA課程班)
d. 財務管理
4. 工商與公共管理系
a. 工商管理
b. 旅遊管理
c. 行政管理
5. 管理科學系
a. 管理科學
b. 電子商務

碩士專業

1. 產業經濟學
2. 國際貿易學
3. 管理科學與工程
4. 會計學
5. 企業管理
6. 管理科學與工程
7. 工商管理碩士(MBA)
8.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 )
9. 項目管理工程

博士專業

1. 交通運輸經濟與管理
2. 物流管理與工程
3. 交通運輸規劃與工程

教學團隊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16名,其中專任教師88名。教師中博士學位獲得者43名、在讀博士18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4名、副教授35名、講師39名,本科生2380餘人,研究生680餘人。
物流經濟系:
教授:
曲林遲餘思勤張麗娟駱溫平李序穎
副教授:
陳雪玫王曉惠,柯蓉,於軍
講師/博士:
徐曉燕,蔣迪娜,陳麗江侯劍,袁象,黃順泉張勤張秋菊李國棟張錦
國際經貿系:
教授:
潘國陵孟玉紅
副教授:
梁慎剛錢建娣蘇豫甘愛平姚秉琪黃雅卓
講師/博士:
裘高翔,趙燕俞路陳磊劉士寧,高霏
財務與會計學系:
教授:
張川
副教授:
田建芳史英明金麗玉巫珊玲錢美發唐玉蓮,曾秋根,李丹肖康元章雁
講師/博士:
楊吉榮,勞知雷,鄭衛茂李青王朝陽袁亞麗,甘昌盛,高季萍,趙耀忠,歐陽勵勵,郭志英

重點學科

上海市重點學科(特色學科)——物流管理工程
交通部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