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匯中學

上海市南匯中學

現在的校園是2004年9月才建成的。占地380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擁有一流的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幽雅寧靜的學習環境,全上海最大的現代化寄宿制重點高中。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上海市南匯中學上海市南匯中學

南匯中學是2003年有上海市政府和南匯區政府投資2.7億,占地面積360多畝,異地擴建的一所幅員寬廣、建築宏偉、環境優美、設施齊備的全市規模最大的現代化寄宿制高中。學校地處南匯區科教園區大學城,上海浦東國際航空港和國際深水港的交匯處,臨近高速公路遠東大道,出浦東機場15分鐘可到達。從學校通過高速交通幹道45分鐘可到達市中心,是靜心讀書學習的好地方。便利的交通又為學生參加區、市的各種活動提供了方便。

學校規模

62個班級,近3000名學生;教職工250名,專職教師200多名。中高級教師占60%以上。

校園文化

校風:團結、奮鬥、求實、進取

教風:敬業、愛生、嚴謹、求真

學風:尊師、好學、刻苦、創新

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形成的。

中學校史

初創階段(1927——1949年)

上海市南匯中學上海市南匯中學

學校創建於1927年。明年就將建校80周年。原校址在現在的南匯一中所在地。

1927年,當時中國正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狀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很多有識之士以天下為己任紛紛以教育救中國,當時南匯的一位社會知名人士,實業家趙心梅,出於對國家、對家鄉的熱愛,捐資在當時惠南老城文昌宮舊址興建了“南匯女子初級中學”,南匯中學最早的校名。首任校長就是趙心梅本人。在國家貧困落後、動盪不安的年代辦教育是很艱難的。

學校最初規模不大。到1936年有教師10餘名,學生111名。37年日本侵略軍占領南匯,學校停辦。38年春轉移到上海法租界以浦東中學的名義繼續辦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淪陷,學校再次停辦。抗日戰爭勝利後的1946年秋天回到南匯女子中學舊址復校,更名為“南匯縣簡易師範學校”。

成長階段:(1949——1966年)

解放後人民教育迅速發展,學校獲得新生。當時學校分為國中部和簡易師範部。國中部有3個年級,簡易師範部有2個年級。當時有學生200多,教師20多。那時國中畢業生滿腔熱情回響黨的號召,參加解放軍、參加南下服務團,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作出貢獻。國中部不斷擴大,52年政府將學校易名“南匯縣初級中學”,54年當時的周浦中學有高二高三兩個年級合併過來,學校開始招收高中學生,學校成為完全中學,定名“南匯縣中學”。58年祝橋、泥城等地的高中班又併入,學校規模進一步擴大。到1962年學校已占地100多畝,有40多個班級,定為縣重點中學。

發展階段:(1978——2004年)

上海市南匯中學上海市南匯中學

1978年國家邁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教育日益受到重視,南匯中學在新的歷史時期得到迅速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高。1993年開始停辦國中,成為縣重點高級中學。

為適應社會發展和本地人民民眾的要求,南匯縣委縣政府從1996年開始對南匯中學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建設了科技樓、藝術教育樓、400米標準跑道等。香港同胞王佰生也給於學校很大幫助,完成學校大門南遷的工作,1997年學校新大門落成,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提寫了‘上海南匯中學’的校名,從此學校正式啟用了現在“上海南匯中學”的校名。

在進入21世紀後,知識經濟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南匯地區的社會經濟文化也向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化邁進。浦東機場、洋山深水港、臨港新城、工業園區發展,產業結構變化,人口文化素質提高,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經過幾年的準備,2000年9月學校向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正式提交了創建上海市實驗性師範性高級中學的規劃,並開始全面推進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教學改革。

上海市南匯中學上海市南匯中學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會學習、能發展,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為改革的主題。進行了德育、課程、課堂教學三個方面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創新。德育——構建高中學生序列化德育體系;課程改革——建設了以“天地人”為主題的校本課程;課堂教學——開展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科教學特色。全體師生奮力拚搏,展開了多方位的教育教學實驗,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受到專家和社會的認可。改革推動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上了新的台階。四年的創建工作使學校的素質教育得到深化、教師學生的科學和人文素養顯著提高,學校獲得了能夠證明整體發展水平的多項榮譽: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上海市行為規範示範學校、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上海市健康促進學校、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先進集體等。我們的升學多年來不斷上升,現在基本保持在一本率50%上下。二本率86%上下。

提升階段;2004年9月開始

2003年春節後,上海市委作出了再建四所寄宿制重點高中的決定;2005年5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專家組來我校進行創建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總結性評審,獲得全票通過。學校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南匯中學發展打開了新的一頁。

八十年來,學校風雨兼程,舊貌換新顏;八十年來,代代學子,生生不息,後浪推前浪。老校區的大成殿、古城牆是搬不過來了,但是歷經幾代師生凝聚起來的人文精神和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將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流,在這裡全體老師同學,揮灑出育人成材的新篇章。

發展目標

辦學理念

上海市南匯中學上海市南匯中學

在一期規劃堅持“以人的發展為本”的基礎上,結合本校規模擴大快,年輕教師多,生源層次複雜的辦學實際,進行第二輪發展規劃設計,我們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辦學理念,以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校園為指針,努力促進教師的發展,著力打造名師隊伍,重視對學生的科學陶冶,人格薰陶,品位提升,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

“如何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這是全部教育的智慧之魂。”《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出:各學科課程要服務於中華民族的復興和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著眼於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這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和課程改革的總趨勢。其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辦學理念,必須:

⒈以德育為核心。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願望和能力,對千差萬別的學生,教師應公正,耐心的給他們創設證明自

上海市南匯中學上海市南匯中學

身價值的機會。對那些容易被冷落的學困生,教師更應精心呵護他們敏感的心靈,幫助他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從最細微處做到關注他們,尊重他們,進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真正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⒉以教學為中心。教師面對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們的家庭背景、原有基礎、認知水平、學習狀態和心理發展程度等各方面參差不齊,他們是在不斷發展的,教師不能用相同尺度去度量他們,去要求他們。我們的教育要喚起學生髮展的力量,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這樣就能有效地增進學生的發展。

⑴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通過一期規劃的實施和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化,大力營造學習型學校,努力關注各種層次的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和學習心理,使得他們都能建立新型的學習方式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善於進行學習的自我評價和調控;能駕馭母語、一門外語和基本的信息技術及設施;具備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

⑵關注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以培養出具有強健體魄、健康心理、堅強意志、昂揚精神和生動活潑發展的新一代學生作為培養目標。重視體育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加強體育課程建設,重視制度建設,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促使全校學生擁有強壯的體魄、健康的心理,把我校的素質教育推向一個全新層面。

(3)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需求,關注學生的尊嚴,各種水平層次的學生都具備自我可持續發展的態度和能力;具備再生性強的知識、知識結構及對知識開放性、多維性的認識能力;具有以批判眼光進行學習與理解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行為能力;具有以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孕育而成的人文精神,以創新精神進行探究、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

上海市南匯中學上海市南匯中學

⒊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關注考試科目的成績與關注考試外的學習;關注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關注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與能力;關注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從關注教材轉向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現代教育的特徵就是發展人的主體性,追求人的全面發展,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激發學生參與意識,把主動權歸還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發展,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給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學習的舞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為了適應未來的生活而努力準備、不斷拼搏的優良品質。

辦學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辦學理念,強化“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辦學宗旨,形成鮮明辦學特色,立足於激活每個學生,構建學校管理人本化,教育教學生本化,課程改革校本化,後勤服務社會化,教育資源優質化的學校發展戰略,走內涵式、多元化發展之路,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以及課程、科研、信息工程建設,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校園。

堅持“鞏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持續發展”的方針,使南匯中學在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寄宿制高級中學中取得應有的地位,成為南匯區基礎教育的龍頭學校和排頭兵,實現南匯區委、區政府“十一五”規劃對南中工作的定位和目標,努力把上海南匯中學辦成一所“教育優質、科研領先、管理科學、特色鮮明、條件優異、上海先進、國內知名”的現代學校。

發展目標

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建設一所具有先進與科學的教育理念、具有不斷創新與持續示範性的教育實踐、具有和諧校園與進取活力的學校氛圍、具有持續發展的優質教育資源的“上海先進、國內知名”的現代學校。

⒈以創新為動力,最佳化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教師資源,以適應南匯區“兩港一區”建設發展、適應“實驗性、示範性高級中學”建設發展為出發點,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建設數量足夠、層次較高、結構合理、集聚力強、效能高的師資隊伍,培養一定數量的市內知名教師。

⒉以德育為核心,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最佳化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德育資源,以學生自主發展為根

上海市南匯中學上海市南匯中學

本,以認知、情意、行為各領域目標的實現為基礎,以“誠信意識、公共秩序、愛護環境、文明禮貌”諸方面獲得顯著進展為重要標誌,把南匯中學的學生培養為富有本校特色的“道德高尚、行為高雅、心理健康”的小公民,實現學校作為市級重點寄宿制高中在學生行為規範方面的對外輻射作用。

⒊以課程教材改革為重點,最佳化和諧發展的課程資源,創造性實施二期課改和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提供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的課程體系,打造系列化校本課程精品。

⒋以現代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為準繩,最佳化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教學資源,深化“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策略和模式研究,探索有效教學策略,努力培育特色學科,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完善,以優質的教學獲得一流的教學質量。

⒌以學校管理制度改革為紐帶,最佳化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管理資源,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和高品位校園文化建設,爭創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高效能”學校。

實驗項目

以“十一五”課題《示範性高中現代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為示範項目,以“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辦學目標開展研究,主要目標有:

⒈構建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高中階段現代教學質量基本概念體系。

⒉編制與“目標1”相適應的既具一般意義又具校本特點的現代教學質量管理標準序列。

⒊建設以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為基本組織形式的現代教學質量人力資源保障實踐操作體系。

⒋追求“科學與人文相融合”的辦學特色,力求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諸方面全面體現這一特色。既重視“以社會文化對人的塑造”,又重視“人的潛能的充分開發”;既重視“教育內容科學的、系統的構成”,又重視

上海市南匯中學上海市南匯中學

“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內在條件的認識與洞察”;既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智力與能力的培養,又注重非智力因素、健康個性和人格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使其具有較強社會適應性和創造性。

⒌“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突出“人文性”,共建師生精神家園,促進學生全面、和諧、主動地發展。

⑴倡導師生員工相互“尊重、支持、合作、發展”。教師和學生對學校有家園般的皈依感,家長把子女放到我校有一種安全感、成就感和滿足感。

⑵關注、尊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造就讓學生終身敬仰和受益的有學識、有個性、責任性強、善於吸納新知識、新觀念、富有愛心和創新精神的好教師。

⑶“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差異,充分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要求。善於發現學生的智慧型優勢,提供適合學生特點和發展需要的、讓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教育條件和機會。

⒍“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追求“成長性”,創造適合讓學生成長進步,讓教師成名成家的良好環境。

⑴學生是成長中的學生。教職工全員全程用心智“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注重學生心路歷程的過程參與,讓學生願學、樂學、會學、善學。

⑵教師是成長中的教師。加大特級教師、市名師、學科帶頭人、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培養力度,從制度上引導教職工加強學習、實踐和研究,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

上海市南匯中學上海市南匯中學

⑶學校是成長中的學校。以教育的國際化、信息化、現代化為辦學方向,營造學生滿意的安全校園、學生滿意的和諧校園、學生滿意的教師、學生滿意的班級、學生滿意的課堂、學生滿意的教育和教學。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科學發展觀,謀求學校長遠的可持續發展。

⒎體現“實驗性和示範性”。在優質教育和優質服務、二期課改、教育科研、信息化校園建設、科技教育、藝術教育、德育工作和學校管理等方面,在區、市起一定示範和輻射作用。特別是我校較具特色的科技、藝術教育力爭建設成為全區乃至全市的品牌特色學科。

⑴以二期課改課程體系作為依託,以“天、地、人”為主題的校本課程體系為抓手,以天文課、“星之旅”社團作為科技教育的突破口,把我校的科技學科建設成為上海市一流的特色學科。

⑵把藝術教育作為提升學生藝術修養的必要途徑,通過基礎課、拓展課、研究課等課程體系和社團的建設,把我校的藝術學科建設成為以“合唱”、“禮儀”為特色項目的特色學科,力爭做到區內一流、全市聞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