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Shanghai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olytechnic),位於上海市,簡稱上海工商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以工科見長,文商兩翼並舉協調發展,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體,同時兼顧成人高等教育和非學歷培訓的市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位於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創建於1993年,是上海市委統戰部下屬上海海外聯誼會、上海市海外交流協會、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委員會等統戰系統的社會團體及民主黨派共同舉辦的公益性學校。學院現有嘉定、青浦兩個校區,占地總面積22.4萬平方米;現有紙質藏書37萬多冊、資料庫數1024GB。學院現設2個二級學院7系1部、招生專業24個。學院曾2次被評為上海市級文明單位;2006年榮獲上海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2013年學院成為全國非盈利性高等學校聯盟成員單位、上海市民辦教育發展基金會發起單位之一;是上海市目前引進並正在使用校園資源計畫(CRP)的高校。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於1992年10月申請籌建,初創於1993年8月,初為上海中華職業大學,幾經易名,2014年8月,上海市政府發文定名為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1992-1994年:上海中華職業大學
1992年10月,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向原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呈送了《關於籌建上海中華職業大學的報告》;
1993年8月,原上海市高教局下達檔案,同意籌辦上海中華職業大學,開辦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大專教育;
1993年9月15日,上海中華職業大學珠寶專業首批招生68人,開學典禮在上海市徐匯區雁盪山路80號的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大樓舉行;首任校長、中華職教社主任陳穗九先生。
1994-1999年:上海中華僑光職業技術學院
1994年3月,原上海市高教局下達滬高教辦(94)121號檔案,同意學校更名為上海中華僑光職業技術學院;原中華職教社理事長孫起孟為學校題寫校名,原名譽理事長費孝通出任名譽校長。
1996年8月,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1996—72號專題會議紀要之要求,1997年9月,學院從雁盪路80號上海中華職教社遷至天等路465號,與上海市機械工業學校(1997年改名為中華新僑中等專業學校)實行兩校一地辦學。
1999-2003年:民辦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
1999年7月,國家教育部組織專家組評估後,下達教發【1999】91號文,批准學院為上海市首批獨立設定、納入國家招生計畫的全日制民辦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定名為民辦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首屆招收高職生773名。原上海市市長汪道涵欣然為學院題寫校名。
2000年7月,經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批准,試辦六年制(3+3)中高職貫通職業技術教育;
2000年9月,舉行學生公寓竣工揭牌儀式,並投入使用;
2001年4月,學院董事會成立;並於同年7月9日召開首屆會議;
2001年11月,經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研究決定成立中共新僑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
2002年9月,嘉定新校區第一期工程完工並投入使用;
2002年3月29日,召開共青團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並產生第一屆團委會;
2002年9月,嘉定新校區第一期工程完工並投入使用。
2003年4月,召開首屆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選舉並產生工會委員;
2003-2014年: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4月11日,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2003]27號檔案和市教委[2003]81號檔案,民辦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新僑學院。
2005年,學院被列入上海市高校依法自主招生院校之一;
2006年3月,嘉定校區公共教學樓和學生公寓落成並投入使用;
2007年10月,經嘉定區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市嘉定區外岡中學整體有償轉讓給學院;
2010年9月,學院《貴金屬首飾手工製作工》鑑定站經上海市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審核批准建立。
2011年11月,根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同意上海工商學院併入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的通知,經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批覆,上海工商學院併入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依法辦理各項手續,理順合併後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至2012年底完成了全部的合併工作,上海工商學院青浦區新鳳北路666號校區成為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青浦校區。(原上海工商學院於1985年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委員會與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主辦,是解放後上海成立的第一所民辦高校,兼招成人大專和普通高職。)
2013年,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徐匯區天等路465號校區取消,與上海市機械工業學校(中華新僑中等專業學校2013年恢復原名)教學分離。
2014年至今: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2014年6月16日,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申請更名為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專家論證會在上海市市教委舉行,周箴代表學院作《關於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申請更名為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論證匯報》。
2014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發文,同意該院更名為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2015年4月23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專科學歷教育高等學校備案名單的函》,將包括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等總計27所專科學歷教育高等學校備案名單予以公布。
2015年11月25日上午9:15分,學院幹部大會在嘉定校區報告廳召開。出席會議的有市教委工作黨委副書記、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市民辦高校黨工委辦公室主任、市民辦教育管理處處長何鵬程,市民辦高校黨工委專職組織員尹福會;學院理事長、原黨委書記楊奇慶,學院黨委書記陳英南,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周箴,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朱莉莉,以及學院領導班子其他成員和全體中層幹部,朱院長主持會議。會上,何鵬程處長宣讀市民辦高校黨工委《關於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任免的決定》。根據市民辦高校黨工委的決定,陳英南擔任黨委書記,楊奇慶不再擔任黨委書記一職。
2016年5月4日上午,在嘉定校區報告廳召開學院中層及以上幹部大會,宣布學院理事會有關決議,理事長楊奇慶同志主持會議。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嚴軍,學院院長周箴、黨委書記陳英南,統戰部幹部處處長劉紅及市民辦高校黨工委辦公室副主任王辛等領導出席會議並主席台就座。會議討論了學院院長周箴同志職務聘任一事。周箴同志於2012年5月被理事會聘為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聘期4年,至今任期已滿。根據上級有關精神及周院長本人意願,理事會決定,鑒於周箴同志任期屆滿,不再聘為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並決定聘任學院黨委書記陳英南同志為學院院長,聘期四年。
2016年5月24日上午在嘉定校區如期舉行理事會換屆工作會議,第一屆理事及第二屆理事推薦人選出席會議;市民辦高校黨工委辦公室何鵬程主任、市委統戰部幹部處劉愛中處長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同意陳敬良同志為學院新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教學科研

組織機構

黨政機構
黨政辦公室 團委 人事處
財務處 教務處 學生處
招生就業辦公室 實習實訓管理處 後勤保衛處
督導科研處 工會 國際交流處
直屬機構
信息化辦公室 圖書館 繼續教育學院
教學機構
機電工程系 汽車工程系 計算機信息系
珠寶系 藝術設計系 商務與管理系
餐旅服務學院 套用外語系 基礎部

科研成果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目前已獲上海市批准的“精品課程”7門、市級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兩項、院級精品課程10門;歷年來,學院獲得市級以上組織獎、團體獎等各類獎項30多項;師生獲得市級以上各等級獎項113人次,其中教師25人次、學生88人次;教職工共發表學術論文190多篇,其中核心31篇;主編或參編教材22部;累計獲得市級以上科研立項47項;2012年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上海市專業教學優秀團隊。
該院師生參加各項賽事獲獎數居同類院校之首。在全國軟體專業人才創業大賽、高職高專英語類大賽,以及上海創業比賽、上海市職業技能大賽、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等各類技能競賽活動中多次取得優秀成績。如珠寶專業學生獲香港南洋國際第四屆首飾設計大賽銀獎,是上海地區參賽作品中唯一獲獎者;2012年機電工程系張煜同學在全國計算機套用水平大賽中獲得“二維CAD機械設計”項目二等獎;汽車工程系在2011、2012年上海市高職高專院校汽車類、機械類重點專業建設教學設計比賽、汽車行銷技能設計大賽及教師教學能力競賽、汽車維修技能大賽中獲得過個人、團體獎次10多項。

教學資源

學院有嘉定、青浦兩個校區,占地總面積22.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及輔助用房約6.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約5.5萬平方米;現有紙質圖書37萬多冊,資料庫數1024GB,為學生加強專業學習、豐富知識提供便利。
學院建有包括市政府資助的“汽車運用技術實訓基地”、“機電一體化與數控技術實訓基地”、“珠寶首飾工藝及鑑定實訓基地”、“計算機套用技術”等7個具有良好設施和“仿真”職業氛圍的校內實訓基地和56個實驗、實習、實訓基地、54餘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225多萬元,教學用計算機1534台,達到百名學生配備約35台;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座位數4652個;達到百名學生配備約87個。

國際交流

對外合作交流處致力於為全校同學開拓出國深造途徑,推進學校教育國際化進程,是新僑學生走向世界各國的橋樑。2012年9月至今,先後接待了來自英國、德國西班牙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日本、紐西蘭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代表團,現已順利開展多個對外合作項目。對外合作交流的成功開展為提高社會知名度,拓寬學生的深造途徑,加強各學科的專業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今後,對外合作交流處將繼續積極開展工作,為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技能人才而努力。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系部設定如下表:

校區 系部 專業
嘉定校區 機電工程系 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
珠寶系 珠寶首飾工藝及鑑定、寶玉石鑑定與加工技術
汽車工程系 汽車運用技術、汽車電子技術 汽車電子技術(新能源汽車方向) 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汽車定損與評估
計算機信息系 計算機套用技術(移動網際網路套用軟體開發) 計算機網路技術、通訊技術(移動通訊)
藝術設計系 套用藝術設計(視覺傳達) 套用藝術設計(室內與展示設計) 套用藝術設計(數碼藝術) 套用藝術設計(少兒藝術)
青浦校區 餐旅學院 旅遊管理(餐飲)、酒店管理 旅遊管理(餐飲方向)(滬台合作)
套用外語系 套用英語(商務英語)、套用英語(少兒英語) 文秘專業、套用日語
商務與管理系 物流管理、國際商務、電子商務、會計 報關與國際貨運、會展策劃與管理
基礎部 思想政治理論 基礎教研 體育教研 大學外語教研
繼續教育學院 成人教育 網路教育 外語培訓

學科建設

學校擁有7門市級精品課程,建設院級精品課程10門,合計17門精品課程。
市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 立項年份 課程負責人
iOS圖形界面開發 2014年 錢宏
汽車動力系統拆裝與維修 2014年 周雲
汽車市場行銷及實務 2013年 郭文軍
基於Java的Web套用開發 2013年 趙霞
Linux基礎及套用 2011年 王秀英
液壓與氣動技術 2010年 閻慶華
寶石學基礎Ⅱ 2007年 唐元駿
校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 立項年份 課程負責人
手繪首飾設計 2013年 王繼青
汽車構造 2008年 周雲
計算機網路技術 2008年 王秀英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 2013年 夏月琴
機電一體化套用技術 2013年 安全
珠寶市場行銷學 2013年 李居佳
國際商務單證 2013年 華春革
現代物流概論 2013年 貴婷
汽車市場行銷及實務 2013年 陸耀良
無線網路設備維護 2013年 程熙熙

師資力量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具有完備的教學中心、實訓中心、室內外運動場和生活園區和規範的管理機制。現有全日制在校生5612名、教職工338人;擁有一批由資深的教授、副教授組成的專兼職師資隊伍,專任教師177人。其中,45歲以下占74%以上、碩士以上占56%以上、高級職稱占20%以上、中級職稱占34%以上、雙師素質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57%;歷年來學院已為國家和社會培養近2萬名高技能人才。
2014年3月,上海市人大代表、全國優秀志願者、上海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柏萬青老師應邀來作以“樹文明新形象,揚志願者精神”為主題的報告。同日,柏萬青同志被聘為“德育名師”,會上周院長為其頒發了聘書;周院長和柏萬青還為“柏萬青德育工作室”成立揭牌。
2015年6月,經上海市教委專家評審,聘請的義大利珠寶設計師MaurizoPalmiscinao(中文名:毛立秋帕爾米夏諾)先生獲得2015年上海市“海外名師”稱號。上海市“海外名師項目”旨在通過“地方高校內涵建設”支持和資助本市市屬高校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教學和研究人員來上海任教和開展合作科研,使學校學生能夠得到海外名師的直接指導,促進學校提高人才培養和教學、科研水平,促進內涵發展。“海外名師項目”所聘請的名師是在某一學科或者專業領域具有國際公認、較高造詣的外籍專家學者。
2015年上半年,市教委委託上海市民辦高校教師專業發展中心舉辦了“第二屆民辦高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本次大賽以推進民辦高校教學改革、展示教師的課堂教學技能、選拔與培育優秀民辦高校教師為宗旨,著重關注民辦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能力與實訓教學技能的提升,突出強調了“重實踐、重教學”的比賽原則。本市16所民辦高校的81名骨幹教師和青年教師參加了比賽。經校內預選、初賽選拔、集體培訓及最終複賽等多項環節獲得優秀組織獎,四名參賽教師全部獲獎:藝術設計系黃立程榮獲骨幹組教師一等獎、汽車工程系張璐嘉榮獲青年組教師一等獎、機電系萬麗雯榮獲青年組教師三等獎、珠寶系毛媛炯榮獲青年組教師優勝獎。
2015年9月24日,第二屆上海市民辦高校教師教學技能大賽頒獎典禮在上海杉達學院謝希德堂隆重舉行。周箴院長攜獲獎教師、教務處處長鬍家秀、人事處副處長王蘭、新教師代表總計22人參加了大賽頒獎典禮,作為優秀組織單位代表,周箴院長對民辦教育的發展,民辦教師的期望做出重要講話。
本次大賽頒獎典禮上,獲獎教師代表張璐嘉就《汽車地盤構造與維修》課程,進行了教學展示,得到了上海師範大學謝利民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徐國慶教授等專家的稱讚,在上海市教委領導及各大民辦高校面前,展現了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老師的教學水平。

辦學特色

學院堅持“高等職業教育方向,以內涵建設為主線,以重點特色專業建設為主導、以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為核心,堅持“穩定數量、提高質量、不求做大、但求做精”的辦學定位;以“建設成若干專業成為市級重點、若干專業特色鮮明的面向企業、面向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上海市示範性特色民辦高職院校”為目標;堅持公益辦學,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產學交融”的高職辦學之路,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辦學方針;秉承“誠信辦校、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特色強校”的辦學理念。
學院已經形成“以工為主,文商兩翼““一體兩翼”的專業布局,全力打造珠寶首飾工藝及鑑定、汽車電子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旅遊管理等五個重點特色專業。
為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知識有特點、技術能力有特長、人文修養有品位、終身發展有潛力”的新型人才,學院積極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形成高職教育國際化的辦學特色。先後與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以及台灣地區的十幾所院校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開展多項師生交流。已有47名教師和管理幹部赴海外培訓考察、32名學生到國外參加專升本、“三明治”培養等學習和實習;學院已獲得聘請海外教師的資格,並已聘請了海外名師來學院任教。
學院按照“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高職辦學要求,不斷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理實一體、工學交替”的高職辦學模式。與上汽集團、央企大唐集團、上海大眾汽車公司、思科公司、上海海派玉雕協會、上海美術家協會、上海會展協會、北京國際會展中心等知名企業和行業加強校企合作,以培養學生的學業與未來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同時,學院充分利用地處上海市嘉定區的優勢,加強與嘉定職教集團和嘉定區內上百家企業合作,在提升學院為嘉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同時,也為學生實習就業提供大量的機會,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在課程設定上,不僅注重理論課與實習實訓課的交替,而且還加強了自然科學課程與人文課程的融合。學院開設了各類職業技能(資格證書)考證課程,供學生自由選修,不斷幫助學生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和擇業競爭能力。

學生成績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2002年珠寶專業學生張允清獲香港南洋國際第四屆首飾設計大賽銀獎,是上海地區參賽作品中唯一獲獎者,不僅為學院而且為上海贏得榮譽。
2003年上海市灰領職業技能大賽中,學院學生獲得兩項特等獎(全市共九項),七項一至三等獎。
2004年上海市職業技能大賽中,學院學生獲得全市團體總分第二名(高校第一名)和優秀組織獎。
2003-2006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3名學生獲上海賽區乙組一等獎,9名學生獲上海賽區乙組二等獎,12名學生獲上海賽區乙組三等獎。
2006年2月學院榮獲“上海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11名學生在全國計算機大賽中獲“中國大陸區決賽百強獎”,學院獲“中國大陸區總決賽優勝學校獎”(全國前40強)。此外還獲得了2006年上海市職業技能競賽優秀組織獎。
2011年6月,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T081級學生秦傑煒通過國際網路認證考試獲得CCIE證書。
2012年機電工程系張煜同學在全國計算機套用水平大賽中獲得“二維CAD機械設計”項目二等獎。
2013年5月,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學生獲由教育部旅遊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浙江省會展學會聯合舉辦的第四屆“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杯”全國會展院校技能大賽二等獎殊榮。此次大賽吸引了全國三十餘所本科和高職會展院校參加。

學校校區

校區總述

學院坐落於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全日制在校生約6000人,占地面積22.4萬平方米,校區依山傍水,綠樹花草掩映,環境幽雅。建有教學辦公、實驗實訓、生活服務、生態景觀等設施齊全的功能區域,設有多媒體教室、計算機信息中心、語音室、電子閱覽室、多功能教室及實驗、實訓室運動場學生公寓、食堂等現代化教學生活設施,可同時滿足學生的學習、實驗實訓及生產生活需要。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市設有2個校區,分別在嘉定區和青浦區,徐匯校區在2013年已經撤離。

嘉定校區

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外岡鎮岡峰公路68號,郵政編碼:201806。

青浦校區

位於上海市青浦區華新鎮新鳳北路565號,郵政編碼:201708。

交通路線

嘉定校區公交線路和開車主要線路

主要公交線路

1.軌道交通11號線嘉定新城站下,步行至招呼站乘坐53路至外錢公路外青松公路站下車,步行至新僑學院嘉定校區。
2.軌道交通11號線嘉定北站下,沿平城路走140米,左轉進入城北路走100米到達招呼站,乘坐嘉牛專線至外錢公路外青松公路站下車,步行至新僑學院嘉定校區。
3.軌道交通11號線嘉定北站下,沿平城路走140米,左轉進入城北路走100米到達招呼站,乘坐嘉葛線至岡南橋站下車,步行至新僑學院嘉定校區。
4.成都北路南京西路站乘坐滬嘉專線至南門公交站(終點站)下車,南門公交站內乘坐嘉安線至新僑學院站下車,步行至新僑學院嘉定校區。
開車主要線路
1、人民廣場南北高架中環路滬嘉高速上海繞城高速公路安亭方向(G1501)嘉松北路出口下(左轉)嘉松北路(左轉)岡峰公路68號
2、徐家匯滬閔高架中環路滬嘉高速上海繞城高速公路安亭方向(G1501)嘉松北路出口下(左轉)嘉松北路(左轉)岡峰公路68號
3、中山公園天山路中環路滬嘉高速上海繞城高速公路安亭方向(G1501)嘉松北路出口下(左轉)嘉松北路(左轉)岡峰公路68號
青浦校區交通線路與開車線路
主要公交線路
1、人民廣場捷運2號線→徐涇東站→轉乘白徐線至華新鎮下車。既新鳳北路口
2、上海火車站1號、3號或4號捷運→延安西路凱鏇路站→轉乘74路A線→紀王終點站→轉乘青紀線至華新鎮下車,既新鳳北路口。或轉乘74路(往華新方向)→終點的前二站華新公園站下車(約走15分鐘到校)
3、上海虹橋火車站2號線→徐涇東站→轉乘白徐線至華新鎮下車。既新鳳北路口
4、捷運2號線→徐涇東站→轉乘白徐線至華新鎮下車。既新鳳北路口
5、上海南站(鐵路上海南站)公交803路→紀翟路北翟路站→轉乘197路至新鳳北路華強街下(約走10分鐘到校)
6、談家渡路曹陽路乘坐860路到黃渡轉乘青黃線到華新鎮下車,下車後沿新鳳北路走100米左右即可到達青浦校區。
7、嘉定或松江乘坐嘉松線到紀鶴路嘉松中路下車(約走15分鐘到校)。
開車主要線路
1、人民廣場(上)延安路高架(G50)高速公路趙巷出口(右轉)嘉松公路(右轉)紀鶴公路(左轉)新鳳北路565號。
2、人民廣場(上)南北高架中環線(G2)滬寧高速嘉松中路出口下(左轉)嘉松中路(左轉)紀鶴公路(左轉)新鳳北路565號
3、徐家匯(上)內環線高架延安路高架(S20)外環線(G2)滬寧高速嘉松中路出口下(左轉)嘉松中路(左轉)紀鶴公路(左轉)新鳳北路565號
4、中山公園長寧路天山路哈密路(上)中環線(G2)滬寧高速嘉松中路出口下(左轉)嘉松中路(左轉)紀鶴公路(左轉)新鳳北路565號

文化傳統

校名校標

學院校名(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簡稱上海新僑學院)為1999年7月,國家教育部組織專家組評估後,下達批文,批准學院為上海市首批獨立設定、納入國家招生計畫的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定名為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時,由原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市長汪道涵題寫的校名。
根據2014年7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批覆》(滬府〔2014〕51號)和2014年8月6日《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轉發<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更名為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批覆>的通知》((滬教委發〔2014〕123號)等檔案批示,新僑學院經批准正式更名為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力爭建成“嘉定領先、上海一流、全國知名”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高等職業學院,為上海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學校校訓

團結,勤奮,務實,創新。
團結:Solidarity
勤奮:Industrious
創新:Creative
務實:Practical

學校社團

社團是學生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的共同願望,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盈利性民眾組織。大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學校第二課堂的引領者。每年各社團以其具有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多樣性的社團生活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
學院社團有職規社、跆拳道社、話劇社、桌遊社、足球社舞蹈社體育部、文藝部、宣傳部、廣播台、心理協會等。開展了“攜手共建綠色校園”植樹活動、畢業晚會、迎新生晚會、易班社團遊園會、社團晚會、青春美化校園-播種向日葵、集體舞大賽、迎新年晚會、“白樺林”校園歌手比賽、心理培訓等活動。各大社團一般每年新生開學季前後都會有納新。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位 姓名
理事長 楊奇慶
黨委書記 陳英南
院長、黨委副書記、法人代表 周箴
副院長 吳建蓉
副院長 朱莉莉
副院長 陳廷雨

領導簡介

學院理事長楊奇慶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楊奇慶,男,1947年10月生,回族,江蘇南京人,在職大專畢業,1966年5月入黨,1968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理事長。
1968年8月—79年3月,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戰士,歷任宣傳幹事、連指導員、營副政治教導員、副場長。1979年3月—82年12月,上海黃浦區四川南路街道集體事業生產組工人、副組長,任黨總支副書記。1982年12月—84年4月,任黃浦區四川南路街道黨委委員(1980年9月—83年7月,在閘北區業餘大學企業管理專業學習)。1985年5月—86年7月,任黃浦區集體事業管理局黨委副書記。1985年5月—86年7月,任黃浦區區長助理。1986年7月—87年4月,任黃浦區區長助理、區計畫經濟委員會主任。1987年4月—87年8月,任黃浦區計畫經濟委員會主任。1987年8月—90年2月,任黃浦區人事局局長。1990年2月—93年2月,任中共黃浦區委常委、組織部長。1993年2月—97年7月,任中共黃浦區委副書記。1997年7月—98年3月,任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書記。1998年3月—2000年4月,任市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2000年4月—2001年9月任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黨委副書記、主任。2001年9月—2003年12月,任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2004年1月—2008年1月,任十屆市政協秘書長、黨組成員。2008年1月—2011年1月,任十一屆市政協常委、市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主任。
楊奇慶同志是第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是市第六、七、八、九屆黨代會代表。
學院黨委書記陳英南
陳英南,男,1953年11月生,漢族。1970年3月參加工作,1978年華東理工大學無機化工專業畢業,大學學歷,副教授。1987年6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96年1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歷任華東理工大學工會兼職副主席、校教務長辦公室主任、學校辦公室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中共華東理工大學委員會常委、校工會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華東理工大學委員會主委。
長期從事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化工原理的一線教學、科研和學校管理工作,發表科研、教學研究論文多篇,主編的《常用化工單元設備設計》獲上海市優秀教材三等獎。
曾獲首批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華東理工大學教學名師、寶鋼獎、上海市教育工會工會工作積極分子、支持工會工作的好領導等稱號。
學院院長周箴
周箴,男,1948年8月生,安徽蕪湖人,博士,中共黨員。曾任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委第五巡視組組長,兼任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科專業是公共管理,具體研究方向是人力資源的管理和開發。現任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1978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在同濟大學物理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1978年7月畢業留校工作,1997年至2003年,在職攻讀研究生,並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
在同濟大學工作期間,歷任物理系教師、黨總支副書記、書記、系副主任,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校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等職務。期間,1990年7月至1992年9月,由國家教委派往中國駐美國使館教育處任二等秘書,負責美國高校的聯繫及中國留學生事務。
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擔任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上海市海外聯誼會副會長、上海市人大代表或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現代領導》理事會副會長、上海安徽經濟、文化、教育促進會副會長等職。2008年底至2012年2月,擔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五巡視組組長、上海市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專委會常務副主任、上海海外聯誼會副會長、上海《現代領導》理事會副會長、上海東方華文教育發展中心理事長等職。
專業領域主要從事公共管理學科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方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並承擔該學科領域的碩士、博士導師。為企業、公共管理方向的本科生、碩士生及博士生講授公共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等課程,主持和參與過深圳三九集團、河南邦傑(集團)、上海汽車銷售總公司、上海采爾浮轉向軸有限公司等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和上海市社科院、中央統戰部等單位公共管理及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課題。自大學畢業以來曾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出版專業書《在華跨國公司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一本。獲專利二項,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七屆國家級二等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獎、上海社科院、全國統戰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或三等獎等近十項獎項。

學校發展

發展定位

實施“依法治校、改革興校、特色鑄校、人才強校、質量立校”的發展戰略,按照辦學方針,堅持技術套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積極探索適合技術套用型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以和衷共濟,追求卓越,共創一流的精神,加強內涵建設,堅持改革創新,培育和發展特色,把學院建成辦學有特色、專業有特點、發展有活力,立足嘉定、服務上海、輻射全國的上海市示範性特色高職院校。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依法治校,崇尚文明,追求卓越。積極調整和最佳化專業結構,通過重點專業建設,帶動專業群建設;重點支持辦好若干特色專業形成品牌。力爭在同類高職院校中辦學達到一流的基礎上,爭取部分優勢專業達到本科辦學條件,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層次。

發展目標

2014年下半年新學期開學,為研究部署新學期各項工作,加快爭創上海市非營利示範校進程,8月27日,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工作務虛會在嘉定校區行政北樓報告廳舉行。出席會議的人員有學院領導、各系(部)、處(辦、館)支部書記、正副主任及助理,學院黨委書記楊奇慶主持會議。在工作務虛會上,周院長作《立德樹人、公益辦學》的報告,報告指出要堅持“立德樹人、公益辦學”的理念,堅持和完善“以工為主、文商兩翼”發展的專業布局,努力將建設成為一所高質量高水平的民辦高校;明確指出下一階段的兩個目標:2017年力爭把學院建成上海市非營利民辦高校示範校;到2020年把建設成為若干重點專業具有套用型本科水平,有特色鮮明的示範性民辦高職院校。
在現代職業教育大行其道的時代、在學院迎來美好發展的戰略機遇期。2014年9月5日下午在嘉定校區大多媒體會議室召開第三十個教師節慶祝大會,學院領導以及全體教職工出席會議,副院長朱莉莉主持會議。學院理事長、黨委書記楊奇慶上台致詞,代表學院黨政領導班子向默默耕耘、辛勤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的廣大教師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地慰問!向為生存和發展嘔心瀝血、恪盡職守的每一位員工表示最衷心地感謝!楊書記在致詞中指出,2014年是跨越發展、充滿信心、擁有美好未來的一年!黨的十八大對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做出戰略部署,上海市已經投身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在這一社會大背景下,在廣大教職員工的參與下,學院黨政領導班子高瞻遠矚加快學院的頂層設計與發展規劃:6月20日申報創建上海市非營利民辦高校示範校,9月份市教委將對進行評審;在7月7日舉行的第二次教代會、第一屆工代會上審議通過了《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2014——2020年發展規劃》;8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市教委批覆同意更名為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到2017年力爭把學院建成上海市非營利民辦高校示範校;到2020年,把學院建設成為若干重點專業具有套用技術型本科水平,若干特色專業優質高效,規模適度、辦學規範、特色鮮明的示範性民辦高職院校;根據2014年八月份教育部對高校調研的基本要求,學院黨政班子經過多次研究,也已經初步勾畫出發展的遠景目標:到2030年,把學院建成彰顯公益辦學區域特質、體現專業群鮮明特色、具備職業技術特長的套用技術技能型高職本科院校。

學校榮譽

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學院教學成果豐碩,是上海民辦高校學生參加各項賽事獲獎最多的學校。
2005年上海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團體銀獎;在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中,學院《準確定位、把握特點——新僑學院高職人才培養的改革創新》項目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是同類高職院校中取得的最高教育成果獎項之一。
2006年學院5個代表隊參加競賽,有4個代表隊獲獎,獲獎率達80%。
2007年學院組團參加全國數模競賽中,獲得全國二等獎1項;上海賽區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獲獎率達到100%,同時學院獲得了2007年高職高專院校唯一的優秀組織獎。
汽車工程系在2011、2012年上海市高職高專院校汽車類、機械類重點專業建設教學設計比賽、汽車行銷技能設計大賽及教師教學能力競賽、汽車維修技能大賽中獲得過個人、團體獎次10多項。
學院教師先後獲得過上海市“精品課程”獎項、上海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項目二等獎等各類獎項。
學院獲得市級以上組織獎、團體獎等各類獎項16項,其中;2006年3月29日榮獲“2006年上海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6年10月榮獲“2003—2005年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園”的獎牌;嘉定校區被嘉定區人民政府授予2005——2006年度文明單位;2010年學院的珠寶專業貴金屬首飾製作(國家職業資格四級)被市職業技能鑑定中心授予上海市職業技能鑑定單位。
2013年9月,第六屆中國玉(石)雕神工獎在上海展覽中心成功舉辦,多名學生參與志願者工作,在工作中認真負責,微笑服務的優秀表現受到組委會的認可,授予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2013第六屆中國玉(石)雕神工獎’優秀志願者團隊稱號”。
2013年,該院(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躋身全國民辦大學100強,位居第95位。
近幾年來,學生畢業就業率和簽約率年平均均達到98%以上。2013屆畢業生的就業率和簽約率分別為99.75%與99.12%,位於同類民辦院校的前列。學院重視就業指導工作,發揮學院優勢,幫助學生理性規劃未來,把握就業機遇,為此,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門曾專刊作過介紹。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繼續加大力度,舉辦了多場大學生創業競賽活動,在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大賽中榮獲一等獎、在全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中學生榮獲上海賽區第一名的優異成績。
2015年11月20日下午13:00,由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市教委主辦,第四屆上海高校輔導員團隊拓展比賽,在同濟大學拉開帷幕。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出席活動開幕式。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朱莉莉的帶領下,院長助理、國際交流處處長張揚以及參賽高校的校領導、學工部長出席開幕式。
來自上海市47所高校的近千名輔導員代表參加了這次活動,上海市教委德育處李興華處長主持活動開幕式。本次團隊拓展活動項目分為記分項目和對抗項目兩類,憑藉著良好的默契和團隊協作能力,代表隊在“一鼓作氣”、“大腳板”、“鏇風跑”等環節中充分發揮優勢,取得了好成績。在最後“萬眾一心”拔河項目中,他們更是竭盡全力,經過層層比賽,最終獲得拔河項目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
綜合各項得分,代表隊的總分名列全部47支隊伍中的第6名,最終榮獲二等獎以及最佳團隊獎,也是這項活動開辦以來取得的最好成績。
2016年4月1日上午,由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及楊浦區人民政府指導,同濟大學、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聯合主辦的“校園創享+”創業博覽會暨上海市首批高校創業指導站授牌儀式在同濟大學舉行。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郭為祿、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長張嵐出席會議。
會上,學院與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12所院校被授予“上海市高校創業指導站”銅牌。院長助理王中強代表參加授牌儀式,並簽訂了合作推進大學生創業工作備忘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