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質科普館

上海地質科普館

上海地質科普館又名月亮灣寶石城,坐落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後花園的浦東凌空農藝大觀園內,科普館主廳3600平方米,次廳1000多平方米,室外奇石展面積500畝。館內分為地球廳、地球構造廳、礦物岩石廳、古生物廳、地質地貌廳、國土資源廳、寶石廳、關懷廳、奇石館9個廳館。

基本信息

概況

上海地質科普館 上海地質科普館

“上海地質科普館”位於東海之濱的占地面積達1000餘畝的浦東地質科普園內,她南依浦東國際機場,北接機場迎賓大道,東臨上海磁懸浮列車浦東國際機場站台,是本市唯一的一家以民營資本運作的集奇石展覽和地質科普為一體的科普基地。地質科普館有3600平方米的室內展廳,作為上海市政府科普實事工程,與上海市天文博物館等一齊被列為上海市十大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該館於2004年12月正式對外開放,館內收藏著由著名收藏家呂煥皋先生幾十年孜孜不倦、嘔心瀝血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數萬塊珍稀奇石、礦石晶體、古生物化石及各類寶石。科普館以獨特的石類展覽和地質科普為載體,從地球的地質構造、地貌概況出發,演繹了岩石進化各階段、各層次的發展過程,以龐大的氣魄和博、精、巨、奇的姿態全方位、全形度地揭示了地球的內涵奧秘和大自然的神奇態勢,為豐富上海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上海城市精神,普及市民特別是中小學生的地球歷史和地質科學知識,提高保護地球環境意識等方面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也得到市區相關政府部門及領導的好評。

上海地質科普館 上海地質科普館

“上海地質科普館”按布展區域分為地球廳、地球構造廳、礦物岩石廳、古生物廳、地質地貌廳、國土資源廳、寶石廳和關懷廳八個廳。地球廳是該館的序廳,展示地球在太陽系中的空間位置和地球特殊地理位置,參觀者可以看到天空飛來的隕石和來自地球南極、北極、喜馬拉雅山頂和大洋底部的岩石等珍品;地球構造廳從巨觀和微觀層面介紹地球與地殼運動,通過地球構造、地殼運動的發展演變史,參觀者會在不經意間就了解地殼運動的時空關係;礦物岩石廳通過系統展示和主題展示相結合的展示手段,介紹組成地球的基本物質——元素、礦物與岩石的相互關係,包括礦物的分類、岩石的分類及我國的優勢礦產品資源及礦物識別知識的內容;古生物廳通過實物標本的展示,再現了從原始生命、生物大爆發、恐龍時代、人類出現的劃時代的生命紀元;地質地貌廳介紹地表水、地下水、風、冰川及海浪等外力地質作用的類型和基本的地貌景觀的成因,如峽谷、喀斯特地貌、沙漠、戈壁、黃土、冰川、海崖等,通過互動展示,提供觀眾從不同角度看自然景觀的機會;國土資源廳是從上海地質環境演化,說明現代上海地質環境的獨特性和脆弱性,通過上海面臨的地質環境危機,激發觀眾珍惜地質資源、保護地質環境的意識;寶石廳展出了寶石的原生狀態,使參觀者在驚嘆寶石的瑰麗之餘,了解寶石生長的條件、環境和各種寶石的特性和產地以及真假寶石的鑑別等知識;關懷廳呈現了許多中央、地方黨政領導熱情關心地球環境和地質資源的感人鏡頭,歷史性地再現了政府重視環境保護和地質保護的積極態度和身體力行的實際行動。

館藏特色

艷粉紅色方解石 艷粉紅色方解石

岩石是大自然的風骨,是地殼的骨架,也是地質科普館的主體;晶體是岩石的精粹,是岩體的升華,又是地質科普館的靈魂。在琳琅滿目、千姿百態、美輪美奐的珍稀奇石、礦石晶體、古生物化石及各類寶石中, “富貴吉祥”、“冰山焰火”被眾多展品襯托相映,顯得尤為絢麗奪目,人們觀後都驚嘆大自然竟有如此美麗和珍貴的聚山川大地之靈氣的結合物,折服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奧妙。 “富貴吉祥”為一尊紅色巨型方解石礦物晶體,重達3.5噸,長2米,采自世界著名有色金屬之鄉湖南梆州的地下1200米深的溶洞中。這尊國寶級的巨型晶體,通體呈粉紅色,由直徑二十公分左右的圓型花朵堆磊而成,似一圈一圈圓型雲朵升騰而起,絲絲紅暈自內而外層滲出,晶體白中透紅,紅中透亮,粉紅如仙桃,如美女芙蓉出水,象徵著富貴吉祥;“冰山焰火”為一方晶瑩剔透的石膏晶柱,在透明石膏晶柱的“底座”上,堆壘出折射著赤色光澤的紅色晶體,如暉如霞,如火如荼。她冰清玉潔而又熱情似火的身姿,迷住眾多遊客的眼球。為從雲貴高原的深山老林里取得這塊巨大的石膏晶柱,館長呂煥皋先生單是修建50公里的山路就花費了一百多萬元的巨資。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智者樂石”。上海地質科普館以其豐富的館內藏品和廣博的地質知識,吸引了眾多各類石類愛好者及求學的莘莘學子等紛至沓來。一年多來,展館以高遠的志向,博大的胸懷,一年365天每天開館,為促進了科普事業發展貢獻了綿薄之力。

鎮館四寶

冰山焰火 冰山焰火 冰山焰火:石膏為單斜晶系,晶體一般呈板狀,少量為柱狀,常見燕尾狀雙晶和箭頭狀雙晶。此石膏晶體發育完好,晶瑩剔透的晶型猶如閃耀的冰棱,潔白晶瑩,具極高觀賞價值。此石膏標本形成於低溫熱液礦床的晚期,產地為雲南大理。
春回大地 春回大地 綠螢石又名“大地回春”,艷綠色透明螢石的表面生長著雪白的大片狀蝴蝶雙晶方解石,兩種礦物共生於一體,如玉似水,艷麗多姿。這尊重達1.5噸的世界一絕,形成於古生代二疊紀(距今約2.5億年)地層中。
哈密黃鐘乳石 哈密黃鐘乳石 哈密黃鐘乳石產自新疆哈密江柳河一帶、附生錳礦。由於哈密久遠地質年代變化,江柳河一帶多地下封閉溶洞。此石形如串球體壘砌,其中一部分呈菜花狀,俗名“菜花石”。由於硫化物含量高,鍾乳多呈黃色,晶瑩剔透。
艷粉紅色方解石 艷粉紅色方解石 艷粉紅色方解石:表面生長著層層堆積像錢幣狀的圓型晶體,寓意著財源滾滾,石來運轉。色彩瑰麗多姿,華光閃爍,特別是獨特艷粉紅色彩和較強的寶石光澤,晶瑩亮麗,並透出溫存蕩漾的祥瑞喜悅之情。此寶石重達4噸,長2米,賦存於古生代二疊紀地層,距今有2.5億年,形成於中生代燕山運動期。產地為湖南郴州。

精華八廳

上海地質科普館位於上海浦東機場的後花園——上海浦東凌空農藝大觀園內。她是上海市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民營企業家呂煥皋先生在二十多年來跑遍大江南北、行走崇山峻岭,親自收集大量精美的巨型礦物晶體、晶簇,古生物化石標本的基礎上籌建的。她得到國土資源部、上海市房屋土地資源管理局、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大力幫助,她更得到上海市政府和市科委的首肯與支持,列入2004年上海市科普教育十大實事工程,所以她是新建的一座民營地質博物館。 上海地質科普館展品內容十分豐富多彩。

室內展廳分成若干部分,主要包括下列八個方面內容:

地球廳

上海地質科普館 上海地質科普館

繁星密布的是宇宙中的銀河系、其中太陽系的九大行星環繞太陽在旋轉,而直徑2.2米的巨型地球儀在不停地自轉,其旁有天外來客鐵鎳隕石,和來自地球最北、最南 、最高、最低的四極岩石標本,均是我國科學家親自考察採集的。

礦物岩石廳

大量晶瑩剔透、千姿百態、精美無比的礦物晶體、晶簇,如塊體巨大、晶形完美、微帶紅色的透石膏與潔白無瑕的雪花狀石膏共生晶簇,長達3米多、直徑85厘米的巨型透石膏晶體,綠色螢石晶體與白色方解石晶體共生的巨型晶簇(重達1.5噸),不同晶形的方解石晶體、晶簇,球形片狀鏡鐵礦晶體與石英柱狀晶體構成的共生晶簇,巨大的柱狀輝銻礦晶體和柱狀輝銻礦晶簇等。許多礦物晶體之大、形態之美、塊體之巨,實屬國內罕見;還有構成地殼三大岩石類型的典型標本

地球構造廳

展示地球圈層構造:地核、地幔和地殼特徵,岩石圈板塊理論的形成、發展和創立,劇烈的構造運動表現為強烈的地震、火山和岩石變形產生褶皺和斷裂構造

地質地貌廳

介紹雕塑大地面貌的外力地質作用,通過流水、冰川、風沙等介質對地面高處的岩石進行風化、剝蝕,然後搬運到低洼地帶,重新堆積下來形成新的沉積岩。同時形成各種地貌景觀,並使大地面貌高處降低,低處填平,逐漸趨向夷平

古生物廳

上海地質科普館 上海地質科普館

展示古代生物化石及生物演化史,從十多億年前藻類疊層石的大量發育;進入寒武紀早期距今5.3億年前發生了全球生物群大爆發,幾乎所有現生動物的門類和許多已滅絕的生物,其祖先型的生物都突髮式地出現,澄江動物群包括節肢動物狀生物奇蝦、三葉蟲,脊索動物類的雲南蟲等;到中生代時爬行動物稱王稱霸:天上飛的爬行動物翼龍、陸地上的恐龍有祿豐龍(草食類:7米多長)、鸚鵡嘴龍(草食龍,長約1米)和永川龍(肉食類,長約9米)、海底的爬行動物魚龍(最長10米有餘)、幻龍和巨型海龜化石(長80多厘米),到了新生代大象、馬、犀牛、熊貓等眾多哺乳動物相繼出現,最後出現主宰全球的人類;

二樓寶石廳

珠光寶氣、琳琅滿目:粗大的祖母綠柱狀晶體、15克拉的金剛石晶體標本、造型精美的海蘭寶石晶簇和15厘米粗大的海蘭寶石柱狀晶體;大量翡翠原石及其精美的翡翠藝術雕件和高檔首飾,真讓人目不暇接,留連往返

上海國土資源廳

介紹上海基本地質、地貌背景及其演化歷史;上海工程地質概況和上海地下水資源及其過量開採引發的地質災害——地面沉降;圖示世界與全國地面沉降城市的分布概況

關懷廳

圖片展示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地質事業、地質博物館事業的關懷。在大廳之外,尚有一條長達100多米的矽化木長廊,大道兩側數十根粗壯的矽化木林立,似乎為遠古時代的“林蔭大道”。尤其一根來自新疆的矽化木直徑約1米、長達38米,稱得上世界之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