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

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由上海張鐵軍實業集團全資打造,項目自2012年12月31日奠基動土,2017年5月開盤。

基本信息

簡介

-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
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由上海張鐵軍實業集團全資打造,總占地面積2759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17840平方米,規劃為地上四層、地下三層。項目自2012年12月31日奠基動土,2017年5月開盤。

項目整體設計由國際著名建築設計機構新加坡藜竹工社的設計大家何世昌先生操刀,打造成10座巴洛克風格樓群,是特大型、多功能、花園式的珠寶文化時尚商貿產業園區。

項目得到閔行區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和關心,是上海市商務委2014-2016年重點工程建設項目、閔行區2014-2015年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上海市工藝美術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16-2018年)重點支持項目。

創始人

上海張鐵軍實業集團董事長、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創始人:張鐵軍

個人履歷

0張鐵軍
1998年7月創立浙江省嵊州市張鐵軍珠寶公司;

2000年3月創立上海張鐵軍珠寶首飾有限公司;

2004年4月組建上海張鐵軍珠寶集團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創立上海張鐵軍翡翠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創立上海泰運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2014年6月創立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有限公司。

2014-2016年任上海市黃浦區人大代表。

擔任職務

上海建橋珠寶學院客座教授

上海黃金飾品協會副會長

上海市寶玉石行業協會副會長

上海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

獲得榮譽

2005年,被評為中國黃金行業優秀企業家

2010年,榮獲“2010年上海零售業十大傑出人物”

2017年,榮獲“2016-2017年中國零售業年度人物”

2000年,投資購置豫園地區珠玉匯市企業

2001年,珠玉匯市企業推出了“三承諾”服務體系,徹底解決了消費者在購買珠寶玉器商品的後顧之憂。“三承諾”服務體系體系2003年獲得中國企業聯合會授予“國內首創”榮譽稱號。

2004年,成立李博生大師原創設計工作室,2005年被上海市經濟委員會認定為11家上海市原創設計工作室之一。

2010年,申請參加世博會被授權指定世博產品生產商和零售商。

2012年,創立上海泰運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獲得核准,開創珠寶行業首家融資擔保企業。

2012年12月,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動土開工,總面積近12萬平方米,總投資20億元,2017年5月開盤。

張鐵軍商標2005-2017年認定為上海市著名商標。

張鐵軍翡翠產品和商業服務2005-2018年認定為上海名牌產品、上海服務名牌。

2015年張鐵軍商標認定為馳名商標。

2018年6月30日截止,張鐵軍翡翠品牌店115家,分布全國37個城市。

2018年8月30日截止,墨西哥、伊朗、義大利、泰國四家國際珠寶藝術品公司和國際商會已與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簽訂“國家館”聯營協定。日本、加拿大、土耳其、美國、法國、緬甸、印度、斯里蘭卡、南非、香港、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與項目積極洽談。

項目地理位置與交通

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地處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北端,緊鄰前灘CBD世界級中央商務區,是無縫對接8號線蘆恆路站的捷運上蓋商業體。從該項目駕車出發,25分鐘可到達浦東機場、虹橋機場和虹橋火車站,15分鐘可到達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豫園。

0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
-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

項目規劃藍圖

0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
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為打造全球珠寶文化產業共生共享的可持續發展平台,以“品牌珠寶旗艦基地、全球高端珠寶藝術品貿易集散地、世界級配套服務綜合體、珠寶文化藝術地標、設計師和玉雕大師孵化園”為藍圖,打造匯聚國內外知名珠寶品牌、珠寶首飾產品設計研發、全球專業珠寶教育培訓、珠寶商務及會議展覽、珠寶金融物流、珠寶文化於一體的國際化、專業化珠寶文化產業服務貿易平台。

項目業態規劃

地上規劃:

博物館+企業總部+高端珠寶旗艦店+銀行+婚禮、藝術會所

現代玉雕博物館:珠寶展示發布會+國際珠寶拍賣會+珠寶文化沙龍

1、2、3、5、6、10號樓:珠寶品牌旗艦店——周大福、張鐵軍翡翠、珠玉匯市

7號樓:金融機構——銀行、典當

8號樓:兒童業態、美容醫療

9號樓:餐飲、酒店

0

地下規劃:

B1:國際珠寶館+特色餐飲

0

消費者不出國門,既可選購到從全球寶石原產國直銷的貨真價實高品質珠寶、玉石,樂享異國風情下的饕餮美食盛宴。

B2層規劃:國內珠寶館+特色餐飲

0

規劃深圳設計智制館、番禺珠寶原創館、平洲玉器館、四會擺件館、雲南玉器館、東海水晶館、四大名石館、海黃紫檀館、琥珀蜜蠟館、精品白玉館、翡翠原石館等全國知名珠寶產業館,打造全品類珠寶、藝術品殿堂。

B3層規劃:地下停車場、倉儲和地上停車位

地下設近600個車位,並保留部分倉儲空間;地上預留100個VIP車位和20個旅遊大巴車位。

功能規劃

1、博物館功能

0
(1)全世界唯一的翡翠玉佛文化博物館,專門存放李博生大師嚴格按照寺廟文化規矩,精雕細刻15年的近百尊國寶級翡翠玉佛;

(2)舉辦玉器、瓷器、紫砂、書畫等大師級作品展;

(3)舉辦世界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藝術精品展;

(4)舉辦世界各國精品珠寶、文物、藝術品文化交流展;

(5)舉辦品牌珠寶新品發布會、珠寶設計師新品發布會、品鑑會;

(6)舉辦珠寶、文化藝術方面的學術交流、研討、培訓、拍賣會。

2、國粹館功能

讓中國傳統文化精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這座中外交流互鑒的平台昂首走向世界,呈現中華文化的厚重與博大、系統與完整,彰顯中國文化的優勢和魅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3、保稅展示交易平台

作為上海海關特殊監管區外保稅展示交易的試點,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建立了符合海關監管要求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即“進出口通關、保稅倉儲管理、海關賬冊管理”三合一系統。此系統通過數據交換平台或其他計算機網路,可按照海關規定的認證方式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海關監管信息化系統聯網,向海關報送的相關數據能夠滿足海關監管要求。基於此系統和平台的獨特優勢,國際珠寶商戶可在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特殊監管區域內開展保稅展示交易,項目將承擔商戶在保稅展示交易期間的進口關稅稅款擔保。國際珠寶商戶出售珠寶、玉石等珠寶類藝術品,凡在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展示期間發生內銷的,上海張鐵軍進出口有限公司將在規定日期內向主管海關集中辦理進口徵稅手續;國際珠寶商戶出售的珠寶、玉石、藝術品展示完畢或發生不適銷等情況,上海張鐵軍倉儲管理有限公司將通過系統辦理貨物返回保稅區手續,從貨物出區之日起,辦理時間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期限的,國際珠寶商戶可辦理延期手續,延期最多不超過3次,每次延長期限不超過6個月。

4、珠寶融資

上海泰運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5月,由上海張鐵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要發起人出資組建,註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是上海市珠寶行業的專業配套服務企業。

公司團隊憑藉對珠寶產業多年的行業研究、多年的行業金融服務經驗和完善的風控管理水平,致力為上海珠寶行業企業解決融資難、擔保難問題,大力扶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良好發展空間的優秀珠寶企業成長。其核心職能是: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信用保證和融資擔保服務,架起企業與銀行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橋樑。

5、線上珠寶平台——上海國際珠寶商城“我愛珠寶商城”

平台以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為依託,設立翡翠理財板塊、貸款融資、寄售商城、拍賣頻道、私人定製、珠寶自媒體、線上互動等服務體系均可線上操作完成。結合線下線上全渠道行銷模式,打造PC端和移動端互動平台,增強與客戶的交流互動。

項目產生的影響

第一、對珠寶行業的影響

1、匯聚珠寶行業資源,推動珠寶產業高端化、集約化發展。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以“品牌珠寶旗艦基地、全球高端珠寶藝術品貿易集散地、世界級配套服務綜合體、珠寶文化藝術地標、設計師和玉雕大師孵化園”為藍圖,打造匯聚國內外知名珠寶品牌、珠寶首飾產品設計研發、全球專業珠寶教育培訓、珠寶商務及會議展覽、珠寶金融物流、珠寶文化於一體的國際化、專業化珠寶文化產業服務貿易平台。

項目為全球珠寶企業發展提供國際化“硬環境”和“軟環境”、完善的運營體系,充分發揮上海張鐵軍實業集團龍頭企業的引領集聚作用,吸引了一批具有行業號召力、品牌影響力和高市場占有率的珠寶企業進駐。優質的產業生態體系可確保入駐企業紮根發展,吸引更多國內外珠寶企業進駐,鼓勵方興未艾的優秀企業創品牌、增規模,推動珠寶產業高端化、集約化發展。

2、塑造項目整體形象,為珠寶企業、設計師實現價值升華。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以張鐵軍翡翠、周大福等珠寶行業龍頭企業為引領,全球珠寶藝術品公司為支撐,形成強有力的品牌聯盟,打造集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為一體的世界珠寶藝術品商貿平台品牌形象。這將有助於為入駐珠寶企業、設計師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

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依託主樓博物館中1600平多功能廳,為珠寶企業、新銳設計師承辦新品發布會、珠寶藝術品沙龍、設計師論壇、設計比賽等活動,擴大品牌影響力,拓展銷售渠道,提高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價值。

3、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鼓勵企業探索“文化+旅遊”模式。歐式巴洛克風格建築樓宇融合中華傳統文化景觀,充分體現了“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的設計思想,彰顯出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恰如其分的人文氣韻。項目以博物館、國粹藝術宮、珠寶首飾加工製造主題基地為載體,為中外遊客帶來一場全球珠寶文化旅遊體驗。為弘揚中華傳統工藝、契合各國重大節日主題,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常年舉辦中華傳統工藝展、全球珠寶嘉年華等國內外珠寶藝術品展銷活動,積極探索行業與珠寶文化、旅遊休閒相結合的商業模式。這將助推珠寶產業轉型升級與高端旅遊、時尚消費、文化創意等特色產業深度結合,鼓勵企業以“文化+旅遊”創新更多發展模式。

第二、對文化產業的貢獻

1、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平台,促進珠寶藝術品產業結構升級。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以國際化大格局,打造全球珠寶文化產業共同發展的強大平台。項目主樓是一座博物館,一部分打造成中國現代玉雕博物館,館藏中國玉文化發展歷程及各階段藝術珍品;另一部分依託1600平多功能廳,常年舉辦國內外高端文化藝術沙龍、典藏級珠寶藝術品品鑑會、文化知識培訓、國際拍賣活動、品牌新品發布會等,為全球藝術家、鑑賞家、收藏者搭建鑑賞、鑑定、收藏、學術討論等互學互鑒活動的橋樑,助力提升行業藝術品位,建立上海良好有序的文化藝術商貿環境,培養大眾珠寶藝術品消費習慣,促進珠寶藝術品交易、文化商貿交流,推動珠寶藝術品產業結構升級。

2、區外保稅吸引全球客商,推動珠寶文化產業合作與變革。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通過上海海關批覆,成為上海海關特殊監管區外保稅展示交易試點。基於此獨特優勢,國際珠寶藝術品客商可在項目建築面積20000平的B1層開展“區外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將承擔商戶在保稅展示交易期間的進口關稅稅款擔保。同時,為發揮進博會輻射功能及承接“溢出效應”,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已做好落實博覽會實施“6+365”一站式交易服務平台舉措的準備,旨在以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水準,打造國際購物“硬環境”和“軟環境”,對標全球“泛珠寶”文化產業客商,成為進口博覽會線下體驗空間。

搶抓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機遇的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匯集了墨西哥、伊朗、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土耳其、美國、法國、泰國、緬甸、印度、斯里蘭卡、南非、香港、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流珠寶品牌和先進業態客商。項目以建設“國際珠寶文化樞紐”為契機,建立全球珠寶文化經貿聯絡機制,為世界珠寶客商創造更多利益契合點、增長點,開發國內外珠寶藝術品貿易雙向交易,推動新一輪珠寶文化產業大合作、大變革。

0
3、續歷史文脈承傳統工藝,在全世界範圍傳播好中國故事。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連綿不絕的文明史。在這塊歷史的畫布上,聖賢燦若星河,英雄俯拾皆是。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綜合中國近千年的文化歷史,以40位歷史人物為原型,塑造了一組名人雕像,其歷史跨度從中國遠古到現代,涉及政治、軍事、文學、教育、藝術、科技和宗教等領域。這是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在全世界範圍傳播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講好和而不同的世界觀、天人合一的自然觀、修齊治平的人生觀、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觀、知行合一的實踐觀等傳統文化精髓。

為傳承中國民間藝術,推動傳統工藝發展,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通過跨界合作、場景打造、IP植入、文化加持,以藝術、展覽、創意活動等形式,讓傳統民間工藝做到藝術化、生活化、市場化。同時,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大背景下,項目積極推動傳統文化與人工智慧等高科技形態融合與滲透,通過VR等虛擬現實技術,把“有意義”的故事變成“有意思”的體驗,讓中外遊客在審美體驗與情感互動中了解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發展,實現從文化傳播到交易消費,增強民間藝術品消費需求。

4、文旅融合打造金字招牌,實現文化傳播與產業發展倍增。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堅持“文旅融合、共促發展”的模式,推動珠寶文化產業與高端旅遊、文化創意等特色產業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旅遊的內涵,以旅遊擴大珠寶文化的傳播和消費。項目以恢弘的巴洛克風格建築、蘊含底蘊的人文景觀為旅遊景點,依託開展傳統手工藝品、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美食、重大節日等活動,有效帶動民俗工藝品、非遺產品、餐飲等產業發展。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以“文化+旅遊”的模式,打造了一張文旅融合的金字招牌,它將有力促進城市文化與旅遊產業的戰略升級,推動上海從“旅遊名片”向“文化客廳”轉變,擦亮上海旅遊文化新名片。

第三、社會影響力

1、雙重身份深度參與進博會。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的全資子公司國際翡翠珠寶聯合會,匯集日本、伊朗、斯里蘭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共30多家企業,以聯盟體的形式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更是以“服務商”與“採購商”的雙重身份,深度參與進博會。這反映出以張鐵軍為首的上海張鐵軍實業集團,用實際行動支持中國開放戰略,支持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為國家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力量。

2、激活上海營商與貿易稟賦。作為“一帶一路”珠寶經濟橋頭堡、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線下珠寶文化展示體驗空間,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直接激活了上海沉寂已久的營商稟賦與貿易“基因”,承載起中國逐步擴大的珠寶進口貿易需求,成為中國智慧對全球珠寶行業發展的一大貢獻。

2、項目產出或將創最高紀錄。珠寶產業是21世紀後物慾時代的朝陽產業,也是當下投資回報率較高的文化產業。據估算,這個集“加工、鑑定、諮詢、交易、展示、貿易、信息發布”為一體的珠寶產業鏈投入正式運行後,年交易總額將達到15000億元人民幣,年創產值有望突破1000個億,可實現稅利500個億,GDP和利稅\畝產水平極有可能突破上海市和閔行區政府所規定的最高紀錄。

3、集聚全球各領域專業人才。實踐證明,人才就是企業發展的生命和生產力。此項目投入運行後,將承載4000-5000名各類經營管理和相關服務人員。其中,具備行業高級職稱和專業技能的高級人才約占平台總人數85%。這些來自全球各領域的專業人才,既是推動此項目上水平、上效益的核心力量,也是最佳化上海人口結構、知識結構、資本結構,推動上海銳意改革、轉型創新的主力軍。

4、推動上海大都市圈一體化。如同房地產拉動鋼鐵、水泥、家電生產,網際網路拉動信息、網購、物流發展,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作為國際化、集約化、全天候運營體,對內,將有效拓寬拉長珠寶產業鏈;對外,將強力帶動上海乃至長三角地區的餐飲、房產、運輸、貿易等相關產業迅猛發展。這體現了項目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上海大都市圈一體化、實現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

5、品牌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作為消費者認識、認知和接受的特殊符號,品牌的影響力與品牌消費率具有很高的依存度。實踐證明,品牌的影響力越大、覆蓋面越廣,品牌消費率越高,反之越低。

伴隨上海打造“四大品牌”的深入推進,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這個品牌必將成長為倍受尊重的國家民族品牌。無論從哪個維度看,它不僅為中國“一帶一路”建設和上海打造全球科創中心增光添彩,更將不斷滋養上海人文情懷、提升城市溫度,切實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