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卜系綿拳

綿拳,就是5種功夫融會貫通,形成的新的拳術。 所以,綿拳成為明朝禁軍和錦衣衛的秘密武器、殺手鐧。 綿拳的老祖宗是錦衣衛,這點是值得綿拳門人自豪的。

起源

雲遊東南亞,五派合一拳
明朝初年,有位佛門僧人李清明,擅長中國傳統武術——陰柔拳。
李清明酷愛武術,還俗後遊歷東南亞各國18年,在陰柔拳的基礎上,學習了古印度瑜伽(一種氣功)和奔藍拳術;古緬甸的緬拳;古暹羅國的泰拳。李清明把五門功夫融會貫通,創造了震撼武林、威力驚人的奇門功夫——陰陽元拳。
陰陽元拳 = 陰柔拳+古緬甸拳+古泰拳+古印度奔藍拳+古印度瑜伽(元拳為綿拳舊稱)
綿拳,就是5種功夫融會貫通,形成的新的拳術。

發展

明朝禁軍、錦衣衛必修課
李清明遊歷東南亞各國,創造了陰陽元拳(綿拳舊稱),之後回國授藝。一個偶然的機會,李清明的功夫被明朝官方賞識。於是朝廷把李清明請進宮廷,任命為禁軍教頭,相當於現在的特種部隊格鬥教官。
陰陽元拳(綿拳舊稱)改造筋骨的作用很神奇,李清明在禁軍中培養出了一大批武林高手。由於教學成果優秀,不久之後李清明又被朝廷任命為特務組織——錦衣衛的武術教練,相當於現代特工機構的格鬥教官。
所以,綿拳成為明朝禁軍和錦衣衛的秘密武器、殺手鐧。李清明則成為相當於現代特種部隊和特工的雙料格鬥教官。
綿拳的老祖宗是錦衣衛,這點是值得綿拳門人自豪的。

低谷期

戰亂紛飛,散落民間
明朝末年,李自成進軍北京城,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大批擅長綿拳的錦衣衛武士隨桂王遷移到南方。之後桂王遭到殺害,手下幾名錦衣衛落髮為僧。至此,綿拳被帶到南方。
此時,還有一些禁軍、錦衣衛留在北方。但這些綿拳並沒有完好的保留下來,跟當地的武術結合,大多改換門庭,河南綿拳、河北綿拳。
而流傳在南方的綿拳,則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本色。這些落髮為僧的錦衣衛,將綿拳在民間武林秘密流傳。一直到乾隆年間,由武當山清風真人傳入湖南民間,

綿拳的復興

傳入青幫,威震上海灘
 
清朝末年,河北滄州有孟家以鏢局為業(或說孟家在山東境內,離滄州僅僅數里之遙)。
孟家鏢師精通翻子拳,攜其子孟廣裕赴湖南押鏢。不幸的是,孟家鏢師遭到水匪(跟海盜異曲同工)伏擊,父子二人落水。這時,有位還俗僧人陳師父路過,赤手空拳就擊敗手持兇器的水匪,並把孟家父子救上岸。
這位陳姓師父正是綿拳傳人!
此時,陰陽元拳已經正式改名為綿拳!陳師父的大弟子在江蘇揚州和泰州一帶傳授綿拳。
回頭再說孟廣裕,他很佩服陳師父的武藝,而陳師傅也喜歡孟廣裕善良淳樸的本性,遂收為徒。
經過十多年的刻苦學習,孟廣裕進得師父真傳。學成後回到家鄉看望父母,在滄州這個武術之鄉四處比武,未嘗一敗。
有了豐富的比武實戰經驗,孟廣裕更加刻苦的修煉綿拳,並通過面壁坐禪的方式悟出拳術真理!!至此,技藝爐火純青。期間,孟廣裕傳授其外甥王家駒(王小辮子)綿拳基本功。
又過了10年,孟廣裕外出闖蕩,帶他的外甥王家駒到了上海,並與青幫大字輩的李瑞九先生相識。李瑞九是李鴻章的侄子,富商,在青幫和洪門的地位都很高。
用現代話講,李瑞九就是有深厚家庭背景的成功的商界精英、黑白兩道通吃的黑社會教父!李瑞九很欣賞孟廣裕的武藝,將其聘為家庭武術教練,並把自己的門徒孫福海也推薦習武。
由此,李瑞九為大弟子、孫福海為二弟子。但李瑞九是位資深票友,對京劇的興趣遠遠超過武術,花在武術上的精力很少。因此,李瑞九其實是掛名弟子,孟廣裕門下真正的大弟子是孫福海。
孫福海將綿拳帶入青幫,成為青幫鎮幫之寶!清末民初,青幫一般的打手是沒有資格學綿拳的!能得此藝,只有幫會輩份很高的骨幹精英。
此後,綿拳威震上海灘一百餘年!!

現代綿拳

在國際上的影響
20世紀30年代,大批猶太人僑居上海提籃橋一代。一些猶太人為防身,或處於對格鬥的興趣,結識了幾位綿拳傳人。富裕的猶太人不惜用大把的美金,求的綿拳神奇的技藝。
抗戰開始,這些猶太人就把綿拳帶回了以色列。因緣際會,二戰後綿拳竟然被傳入以色列執法機關,成為軍警搏擊術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以色列軍警搏擊術,跟綿拳有很深的淵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