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九章:中國奇蹟的歷史場景與未來宏圖

上海人/余秋雨 上海的女性/王安憶 上海的茶樓/郁達夫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1日)
外文書名: Shanghai Imagination
平裝: 44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1783504
條形碼: 9787561783504
尺寸: 24.6 x 18.6 x 2.6 cm
重量: 780 g

內容簡介

《上海九章:中國奇蹟的歷史場景與未來宏圖》由黃樹森主編,主要內容是:上海,曾經並依然是一個各式話語集聚疊加的輿論場。
這一切,皆因其由1843年開埠至1949年百年間所創造的炫目歷史記憶而起,因1990年代以來由浦東開發而急速變遷的城市風景線而起,因2010年世博會的舉辦及2020年上海將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國家戰略的想像而起……
《上海九章:中國奇蹟的歷史場景與未來宏圖》適合上海發展關注者閱讀。

媒體評論

欲富華民,必興商務。欲興商務。必開會場。欲籌賽會之區,必自上海始。
——鄭觀應
在香港朋友的眼裡,過了深圳,那邊是廣州省城,再以北韶關、南雄就是極邊。再往北。便屬於“上海國”了。
——曹聚仁
上海人始終是中國近代史開始以來最尷尬的一群。剖視上海人的尷尬,是當代中國文化研究的一個沉重課題。
——余秋雨
上海人最可貴的,不是紳士風度,而是理性精神。
——易中天
“大城市不會偶然地出現,它們不會為一時的狂想所毀滅。地理上的事實曾經創立了上海;一旦和平在東亞恢復,這些事實將會使上海在未來的歲月里繁榮昌盛。”
——羅茲·墨菲自由、容忍、比較開放、實用和多元多樣如果真能成為上海人的核心價值(當然並不表示狡詐、浮華機靈和軟弱的積習即可一掃而空)。那么上海成為中華民族騰飛的龍頭便有歷史意義。
——(美)杜維明

目錄

上海的可能(代前言)/熊月之
章一 諍論:愛恨與認知的糾結
論“海派”/沈從文
上海之歌/林語堂
上海氣/周作人
魯迅和上海的故事/錢理群
“上海味”和“北京味”/王安憶
傾斜的天平:上海文化失憶症/張閎
上海文化的反思(節選)/許紀霖
章二 城事:鎮邑與邦國的想像
上海國?上海市?上海縣?/曹聚仁
上海之夢/穆時英
烏泥涇的興衰——“紀念上海建城七百年”上的演講/樊樹志
上海,一個正在崛起的江南港口城市(1683-1840)(節選)/[美]林達·詹森
被上海了——上海與日本/劉建輝
世界名人眼中的老上海/邢建榕
時空的漫遊——訪問上海/也斯
章三 “活法”:務實與浪漫的融通
住一樓一底房者的悲哀/梁實秋
只認衣衫不認人/木心
上海人/余秋雨
啊,上海男人!/龍應台
上海的女性/王安憶
北京人與上海人/易中天
章四 風骨:雲間與海上的傳奇
晉書·陸機、陸雲傳
陳子龍及其時代/朱東潤
明史·陳子龍傳
“道婆異流輩,不肯崖州老”/樊樹志
《明史》上海先賢列傳
少年愛國奇人夏完淳/郭沫若
中國需要這樣的思想家/吳敬璉
施蟄存:逝去的風度/徐百柯
章五 風物:故事與世故的演繹
華亭十詠並序/(北宋)唐詢
松江鱸魚美/劉義慶
浦喻/(明)陸深
上海城隍廟/曹聚仁
外國人眼中的城隍廟/胡道靜
泥佛頭/王季思
上海的茶樓/郁達夫
海蜃景(節選)/許江
開埠初期上海的建築/金斯密
上海里弄的興衰/巴斯卡爾·安富
章六 風情:商業與文化的共舞
新松江社落成小言/施蟄存
文學的上海——1931/王德威
論作為中國現代文學中心的上海/朱壽桐
海派京劇:中國近百年文化宏篇大作/張澤綱
早期上海電影業/汪朝光
“海上畫派”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邵琦
章七 鏡鑒:“雙城”與“雙城”的竟合
到上海去/熊月之宋鑽友
雙城記/李歐梵
文化雙城記:上海和香港/李天綱
上海人:推動香港工業化進程/黃紹倫
全球金融中心向東方轉移/傑弗里·加滕
章八 世博:城市與生活的交響
一切始於世博會——寫在上海世博會倒數一周年之際/任仲平
賽會/(清)鄭觀應
近代“實業救國”的先驅/劉敬文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創作構思/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中國館
創作設計團隊
世博精神與上海的城市文化(節選)/陳燮君
章九 願景:當下與未來的宏圖
上海——現代中國的鑰匙/羅茲·墨菲
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上海/白吉爾
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關鍵何在/黃亞生
全球化與上海價值/杜維明
重建文化之都/李天綱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