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八大姓

上古八大姓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所以中國的許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為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誌符號,如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上古八大姓是指依即殷(古讀衣燕穎古音依)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另一說:姬、姜、姒、嬴、妘、媯、姚、妊。

基本信息

起源

黃帝故里的中華姓氏樹黃帝故里的中華姓氏樹

姓,源於母系社會, 同一個姓表示同一個母系的血緣關係。伏羲時期風姓依姓等,上古八大姓,都從“女”旁,表示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傳下的氏族人群 。同時這些姓氏在經過漫長的世襲與演變過程中而變化,尤其是在周朝周天子分封諸侯國後,許多貴族為紀念封地而改姓,就因此演變成了更多的姓氏,可以說,中國如今的大多數姓氏都是由此八姓演化而來的。

上古八大姓上古八大姓

姬、姞同源,起源於黃帝軒轅氏。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語》中胥臣解釋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後來的五帝少昊、顓頊、嚳、堯、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農神后稷等,都是黃帝的後代。后稷承繼姬姓,他的後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發大封諸侯時,其中姬姓國53個。姬姓位於《百家姓》第297位,由姬姓演支出411個姓,占《百家姓》總姓504姓的82%,再演化出來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了,所以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

姜起源於炎帝神農氏。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姜姓還是今天中國的許多姓氏如呂姓、謝姓、齊姓、高姓、盧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當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國百家姓氏中居於第60位。

妘起源於帝嚳高辛氏。

嬴起源於少昊金天氏。

姚 、媯同源,都是起源於帝舜。

姒起源於大禹。

此外,部落首領之子亦可得姓。黃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屬二姓。祝融之後,為己、董、彭、禿、妘、曹、斟、羋等八姓,史稱祝融八姓。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生了。

政權

上古八大姓上古八大姓

姬姓——周王室和吳、魯、晉、魏、韓、鄭、衛、燕、虞、虢、隨、巴等諸侯國。

姜姓——齊、申、呂、許等國。

嬴姓——秦、趙、徐等國。

羋姓——楚國。

姒姓——夏、夏人後裔的杞國、越國。

媯姓——帝舜後

裔的陳國以及戰國齊國。

子姓——商朝以及周朝時期的宋國。

史書記載

上古八大姓,皆從“女子”出《中新網》2013年1月17日。

《史記.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吳回生陸終。”

《世本》雲:“逼陽,妘姓,祝融之孫,陸終第四子求言之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