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黃河風景區

三門峽黃河風景區

三門峽黃河風景區位於三門峽市區東北約15公里處,主要景點有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中流砥柱、黃河古棧道、三門峽湖、張公島等。

三門峽黃河風景區

●景區概述

三門峽市區東北約15公里處。三門峽相傳是大禹治水時鑿成的三條泄水狹谷,稱為神門、鬼門、人門。鬼門居南,水流湍急,不可渡;神門居中,狹不容舟;僅有在北的人門可流船。切割水流的三島也叫鬼島、人島、神島。三島之下的河水中還有三島,叫煉丹爐、梳妝檯中流砥柱。六島都有優美的民間傳說,加上峽谷景色優美,自古留下許多詩篇和佳話。鐫刻在峽谷石島上的題刻詩文多達70餘處,最為著名的是刻在獅子頭上的“峭壁雄流鬼斧神工”八大字,系明代萬曆年間所刻。1957年興建三門峽大壩時,鬼島、神島、人島、和梳妝檯被炸掉,只有煉丹爐和中流砥柱依然屹立於黃河中心。現存主要景點有: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中流砥柱、黃河古棧道、三門峽湖、張公島等。
------------------------------------------------------------------------------------------------------

黃河三門峽大壩風景區

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區東北部。它北鄰山西省,西鄰陝西省,被人們稱為豫西“金三角”。距市區30km的三門峽大壩,誕生於1957年,是我國在黃河幹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主壩為混凝土重力壩,裝機容量40萬kw,全長875.2m,最大壩高106m,巍然屹立於黃河三門峽谷之間。這裡峽谷險峻,景色秀美,大壩巍峨,水域遼闊,古蹟眾多,流傳著許多古老而動人的傳說,是風景名勝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景區。相傳大禹治水時疏浚河道,“斧劈三門”,形成神門島、鬼門島、人門島,故名三門峽;被喻為中華民族精神象徵的“中流砥柱”,巍然屹立於驚濤駭浪之中;還有研究古代漕運的遺蹟“黃河古棧道”,以及張公島、梳妝檯等眾多名勝古蹟,均蘊藏著不少美麗的傳說。與其交相輝映的是景色秀美的大禹公園,金碧輝煌的迎賓閣和中西合璧的黃河三門峽展覽館,集春華秋實於一體的中日友好果園等十幾處景點。她們都以雄偉的三門峽大壩為依託,形成了黃河古文化特色的整體,具有獨特的觀賞品位。特別是冬春蓄水季節,高峽平湖,碧波蕩漾;夏日泄洪期間,濁浪滔天,一瀉千里。水庫所呈現出的冬、夏兩季截然不同的獨特景觀,引來無數遊人讚嘆,堪稱人們參觀、旅遊、休閒、避暑的理想勝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